《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关系条约。
它不但象征了三十年战争结束,并奠基了国际关系的基础和国际法则的形式,可以说是现今国际关系的启蒙点。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是:(一)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三个主教区——梅斯、土耳和凡尔登归他所有;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二)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从政治上分裂了帝国。
(三)瑞士和荷兰的独立的缔约国的承认。
(四)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
三十年战争是一场涉及了整个欧洲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主要势力分为两方,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
而另一方为法国为首,包括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
双方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代表三十年战争结束。
和约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并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被作为近代国际关系开端。
签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重大意义包括第
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鸣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第四,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第五,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之后,为了解决各国之间的矛盾和争端,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世界秩序,在和约的基础上,人们又签订了许多和约、条约,建立了各种体系和国际组织,包括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等,并建立了联合国。
但是这些体系和国际组织的基本原则,都没有超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的国家主权和平等的范围。
因此,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并没有超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原则的内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奠基石,完全适应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从全球角度看,最初的国际秩序应该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始,因为从那时起才有了主权国家的概念,有了主权国家才能有所谓国际秩序。
我不是欧洲中心论者,但我同意目前世界的主导秩序源于欧洲的看法。
1648年以前的世界,
是个分裂的世界,像中国、埃及、玛雅这样的文明古国都只有地区性影响,因而不可能产生全球性的秩序。
30年战争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把王权和神权的边界确定下来,独立的王国成了主权国家。
欧洲便开始了全球性扩张,同时也就把主权国家的概念带到全世界。
这是欧洲主导着世界秩序的阶段。
基于国家主权的世界秩序亦由此开始。
尽管说,所谓国际秩序从来都是世界上强权国家设计和推行的秩序,其本质是丛林法则,但有秩序与无秩序相比还是一种历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