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复习教案)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复习教案)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复习教案) (一)本章知识网络(二)重点难点突破本章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入门篇”,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对这一部分的教学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活动,了解物理学是研究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通过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手段。

对于长度的测量,可以让学生从实验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测量工具的认识,单位的换算,可以由长度单位的进率推算出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进率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长度单位进率的平方,如:m2到din2的进率为102;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长度单位进率的立方,如:m3到din3的进率为103,注意培养学生对长度和时间的估测能力主要建立在对长度和时间单位的感性认识上。

整合拓展创新类型之一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利用长度单位换算公式:系数×进率(结果单位)=最后结果进行单位换算。

完成下列长度单位换算:(1)万里长城全长6.7×103km,合多少米?(2)人头发的直径约70pm,合多少米?【解析】在长度单位换算中,不论是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还是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都要用数字乘以进率。

【答案】∵1km=103m ∴6.7×103km=6.7×103×103m=6.7×106m ∵1pm=10-6m ∴70尸m=70×10-6m=7.O×10─5m【注意】要记住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换算列式时,应保持数值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

在把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时,不要把应该用分数表示的进率,错误地用倍数来表示。

变式题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1.3 cm=21.3 cm×10 mm=213 mmB.21.3cm=21.3cm×10=213 mmC.21.3 cm=21.3+100cm=0.213 mmD.21.3 cm=21.3×0.01m=0.213 m 【答案】D类型之二长度单位的测量测量的最后结果应该有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三者缺一不可。

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宽度,四次测量记录如下,其中错误的一次记录是()A.161.5 mm B.16.19 cm C.0.1638m D.1.617 dm【解析】本题要求找出“错误的一次记录”,可用比较法,但是四次记录单位都不一致,不便比较,所以应该先统一单位。

161.5 mm=0.1615 m,16.19 crn=0.1619 m,0.1638 m,1.617 dm= 0.1617 m,根据有效数字的规定,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各次记录可能不同;而其余各位都是准确数字,各次记录应该相同,观察发现0.1638 m与众不同,是错误记录。

【答案】C【点评】遇到此类问题应首先把单位统一,然后比较准确值。

变式题1 小宇同学用一把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物理课本长度分别是26.62cm、26.61 cm、25.98cm、25.99cm,其中有一次测量记录是错误的。

问:哪个数据是错误的?该课本的长度应记为多少?【解析】由于观察者的原因,读数有可能偏大或偏小,但不会相差很多,所以四次测量中,每一次测量结果应该是接近的。

因此,26.61 cm这个结果是错误的。

那么,物理课本的长度应该是另外三个测量值的平均值,即L= 【答案】26.61 cm错误,物理课本长度为 26.00 cm。

变式题2 某同学测得一物体的长度的正确结果为5.4 231m,该学生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如果用厘米作单位,结果应写成_______厘米。

如果用厘米刻度尺来测量该物体的长度,结果应为_________厘米。

【解析】长度测量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所以在记录数据时,最后一位“1”是估计的,倒数第二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分度值是毫米。

如果用厘米作单位,应保持原来的准确程度,结果是 542.31 cm,如果是用厘米度尺来测量,则毫米位为估计值,结果为 542.3 cm。

【答案】毫米542.31 cm 542.3 cm类型之三科学探究要素科学探究包括七个环节,要注意对每个环节的理解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应用。

下列各种说法都与科学探究要素有关,请你判断是对还是错(对的打√错的打×)(1)学习物理既要学习物理知识,又要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2)要学会提问,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猜想与假设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乱想。

()(4)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有周密的计划,否则就是盲目的活动。

()(5)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这说明收集证据特别重要。

()l(6)要重视交流与合作,因为这是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同时也是向别人学习、修正或放弃自己观点的机会。

()【解析】解答本题要根据科学探究的内容和目的去分析解答。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1)是对的。

科学探究的第一个要素是提出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也就没有科学探究,所以学会提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2)是对的。

猜想与假设要以事实为依据,如果没有事实为依据就是幻想,幻想的东西怎么能去探究呢?科学探究解决的是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因此(3)是对的。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一定要有周密的计划,没有周密的计划,就是盲目的活动,盲目的活动是探究不出结果的,所以(4)是对的。

科学探究要尊重事实,所以(5)是对的。

科学探究要重视交流与合作,这是因为科学探究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因此需要交流,需要同别人合作,所以(6)是对的。

【答案】(1)√(2)√(3)√(4)√(5)√(6)√变式题烧开一壶水所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猜想: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取两种不同的燃料,如:液化气和炭,分别给质量相同、初温也相同的两壶水,同时加热至沸腾。

比较加热的时间。

进行实验:把两种燃料分别点燃,并使它们的火焰大小相等。

再把两壶水分别放在火焰上加热至沸腾,比较它们加热的时间。

分析与论证:放在液化气的水先烧开,说明烧开一壶水的时间与所用燃料的种类有关。

交流与评估:(1)烧开一壶水的时间与水的初温可能有关;(2)与周围的环境的温度也有关系;(3)在这个实验中火苗的大小很难控制,给实验带来了一定的误差。

中考名题欣赏1.【北京】第46届世乒赛已在日本大阪闭幕,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的首次高水平较量。

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A.2umB.2mmC.2cmD.2dm【答案】B【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的运用能力,学生心目中应对长度单位具体化,根据题意乒乓球的直径应增加了2mm。

A答案中2um大小不能体现变化,C中2cm 增加的太大了,D同理。

2.【吉林】如图1一*一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_____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_________厘米。

【答案】B 3.38~3.41之间均可【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3.【北京】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

纳米(urn)是很小的长度单位,Inm=10-9m。

若一个原子的直径为10-10m,把个原子一个挨一个地排列起来,长度是Inm。

【答案】10【点评】应熟练掌握长度单位换算。

原子个数.4.【河南】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毫米、25.2毫米、25.1毫米、27.2毫米、25.3毫米。

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

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_。

【答案】27.2毫米 25.2毫米【点评】27.2毫米是错误记录。

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所以这一物体的长度为正确测量结果的平均值25.2毫米。

5.【黄冈】洪亚买了一种叫做“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

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同桌的郑梅猜想: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于是她设计并科学地实施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2)对此问题,请你另外提出一种猜想:___________.(3)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答案】(1)相同条件下,管子直径越大,越难产生气泡。

(2)液体浓度、液体种类、吹泡泡用力的大小、液体的温度、蘸有液体的多少等,任何合理的猜想均可。

(3)以液体浓度为猜想的设计方案:①往盛有相同多水的两杯中分别加入少许和较多的洗衣粉并搅拌均匀;②用一根管子在其中一只杯中蘸一下,用力吹气,观察气泡产生情况;③用相同办管子,在另一杯中蘸同样多的液体,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观察气泡产生情况【点评】本题是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在具体实验中的应用能力。

要能验证猜想,叙述清楚,有控制变量的思想。

6.【黄冈】大家都有过玩弹弓的经历,它能把“弹丸”弹出去。

弹弓弹射的距离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1)你的猜想是________[本题(3)中猜想除外] (2)写出能验证你的猜想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3)评估交流若两同学猜想“弹弓弹射的距离与弹丸的质量大小有关”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弹弓斜向上弹出质量较小弹丸,测出弹射距离S1;②用弹弓斜向上弹出质量较大弹丸,测出弹射距离S2;③用弹弓斜向上弹出质量最大弹丸,测出弹射距离S3;④比较S1、S2、S3的大小就能得出弹弓弹射的距离是否与弹丸质量大小有关。

请你对该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弹弓射出的距离可能与弹丸的质量、弹弓形变的大小、拉弹弓的力等有关。

(2)如验证弹弓射出的距离与拉弹弓力有关的方案:①用同一个弹弓把同一个纸弹用大小不同的力射出;②比较射出距离的大小。

(3)只要说的有道理都对。

【点评】大多数学生都有玩弹弓这种经历,本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思考起来相对容易一点。

章内专题阅读如何区别热鸡蛋与生鸡蛋?一个煮熟的鸡蛋和一篮生鸡蛋混在一起了,不打破蛋壳,你能把这枚熟鸡蛋挑出来吗?只要把鸡蛋转一下就能分出生熟了。

煮熟的蛋里面是固体,转起来容易些。

生蛋里面是液体,把生蛋转动时,蛋壳中的液体转得不如蛋壳快,在蛋壳内壁和蛋清表面之间形成一个阻力,这个阻力使生蛋旋转速度很快变慢而停下来。

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有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一个空着,一个灌满了水,同时从相同的高度落到地面上,哪个瓶子容易被?一般说重的瓶子容易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