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芍药花的栽培

芍药花的栽培

公选课论文——经济类生物技术芍药的栽培管理芍药,是中国传统的名花,中国曾以此为荣被誉为世界“芍药之母”。

在千千万万的花卉中,能与国色天香的花王——牡丹媲美而称花相者,惟独也只有芍药。

芍药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帝相元年,芍药就在皇家御苑开始栽培,迄今已有5900多年。

古往今来,人们喜爱芍药,不仅因为它花冠硕大、花色艳丽、花型丰富、花姿优美,而且也缘于她是吉祥和平的象征。

芍药在中国的分布极广,遍植大江南北,品种达400余个。

“孤根苦可用,非真爱华滋”(唐·张九龄)。

芍药不仅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而且也是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植物。

其根入药,温和性平,具有解痉、抗菌、消炎、利水、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消化道溃疡等功能。

“多情芍药待君看,浓浓晓妆新意态”(宋·韩元吉)。

古人钟爱芍药,咏叹芍药那不与百花争笼而甘愿殿春开放的高雅风格和逊让精神。

芍药,是和平的象征,是友谊的使者,是属于全人类的花卉,它不仅盎开在中国,也盛开在世界各地。

【品种介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P.albiflora)别名: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红药科属:芍药科,芍药属我国产的芍药组植物有八种和六个变种,其中通常直称为芍药的,是近代芍药品种群的主要原种。

八种芍药分别是:草芍药、美丽芍药、芍药、多花芍药、白花芍药、川赤药、新疆芍药和窄叶芍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右。

具纺锤形的块根,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

初出叶红色,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复叶二回三出,小叶矩形或披针形,枝梢的渐小或成单叶。

花大且美,有芳香,花生枝顶或生于叶腋;而牡丹花只生于枝顶,这是牡丹与芍药的区别之一。

芍药花瓣白、粉、红、紫或红色,花期4~5月。

【生长习性】芍药性耐寒,在我国北方都可以露地越冬,土质以深厚的壤土最适宜,以湿润土壤生长最好,但排水必须良好。

积水尤其是冬季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所以低洼地、盐碱地均不宜栽培。

芍药性喜肥,圃地要深翻并施入充分的腐熟厩肥,在阳光充足处生长最好。

【芍药栽培管理】1.栽培芍药耐旱忌湿,喜光厌热,宜以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中栽培,芍药根系深,为肉质根,栽植地应选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地势高燥之处。

栽植前深耕并施足基肥,如厩肥、骨粉及少量杀虫剂,再深翻1次,免烧伤根系。

株行距,在花坛为90cm×75cm,切花为60cm×45cm。

栽植不可过深或过浅,一般从芽上覆土厚约3~4cm为好。

覆土后,压实,浇透水。

2.管理入冬前,叶枯黄后,剪去地上部分,在栽植穴上培约20cm厚土防寒。

翌春解冻后,嫩芽出土前,将堆土扒除,平整。

春季萌发时,即行施肥浇水,中耕除草保墒。

整个生长季至少除草10次以上。

芍药喜肥,除栽植前施足基肥外,还应注意生长过程中施肥。

花前施肥:展蕾现叶后,进入营养和生殖生长旺盛期,需肥量大;花后施肥:这次施肥有利于孕育新芽,是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肥最迫切时期,如肥料跟不上,直接影响翌年生长和开花。

结合堆土施冬肥,为来年开花打下物质基础。

无论哪一次施肥都应注意三要素的配合。

注意:芍药怕涝,但喜土壤湿润,因此要注意旱浇涝排。

现蕾后及时摘除侧蕾,以便养分集中于顶蕾,使开花肥硕丰满。

对于开花易倒伏的品种,应设支柱。

立支柱有两种形式:①单杆式:以扶持花特大而秆又软的品种;②圈套式:用于一般品种,将松散植株用塑料圈围起来,使花秆相互依附而立,切忌缚扎茎秆。

盆栽可在秋季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结合分株繁殖进行栽种。

选用口径25厘米大小的盆,盆底盖上瓦片以利排水,铺入适量的基肥,基肥不能与芍药根直接接触,以免烧灼而死。

然而加入栽培土,盆栽土可按园土、沙土和腐叶土各1份的比例配制。

芍药栽种深度一般以芽离表土3厘米左右为宜,过深第2年芽出土慢、生长弱;过浅根茎露于土面遭日晒,同样影响生长发育。

栽种后浇透水置于室外,以后盆栽土以保持稍润湿状况为宜。

待翌年4月份展叶后生长迅速,现蕾后每10天施1次液肥;雨季要注意排水;为使主蕾花大色艳,应去掉侧蕾。

花谢后,需及时剪去花梗,以促孕育新芽,仍需每10天追施液肥1次。

秋冬之际,地上部分枯死,予以剪去,集中处理掉,结合松土施最后1次肥料,为第2年开花打下基础。

【芍药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为主,亦可根插和播种繁殖1.分株繁殖时间以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宜。

此时气温高,有利于分株后根系伤口愈合及萌发新根,并可在冬季来临之前使根系有一段恢复生长的时间,增强抗寒能力,对翌春生长开花有利。

分株过早,易秋发芽,影响翌年生育;过迟则新根弱或不发新根,来年新株衰弱。

我国有“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之农谚。

(1)分株方法:先将3年以上的株根掘起,震落泥土,阴干稍蔫后,顺自然纹理可分离之处分开或用刀劈开,每丛带有3~5个芽,剪除腐根,注意不要碰伤芽嘴;伤口最好涂以草木灰或硫黄粉以免病菌侵入。

药用栽培时,通常于芽下5~6cm处,将粗根切下加工入药,将根丛栽植。

(2)分株年限:以栽培目的不同而异。

作花坛栽植或切花栽培时,6~7年进行分株1次;作药用栽培以采根为目的,则应3~5年分株1次。

2.根插繁殖在秋季分株时,收集断根,切成5~lOcm长的小段,扦插于整好的深10~15cm的沟中,覆盖5~lOcm厚的碎土,浇1次透水即可。

3.播种繁殖仅用于培育新品种。

播种地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为好。

播种可采用条播和穴播。

条播:行距40cm左右,播深6~7cm,粒距3~4cm,播后覆土。

穴播:穴距20~30cm,每穴播种4~5粒。

播种后当年秋季生根,次年春暖后新芽出土。

幼苗生长缓慢,第一年只生1~2片叶,苗高3~4cm,以后生长加快,3~5年可开花。

【芍药病虫防治】芍药炭疽病症状:叶、叶柄及茎上均可受感染。

叶部病斑初为长圆形,后略呈下陷;数日后扩大成不整形的黑褐色不规则的大型病斑。

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出现粉红色发粘的孢子堆,为病菌分生孢子和胶质的混合物。

严重时病叶下垂,叶面密生病菌的孢子堆。

茎上病斑与叶上产生的相似,严重时会引起折倒。

病原:牡丹炭疽病病原菌为Gloeosporiumsp.,属腔孢纲、黑盘孢目、盘长孢属。

分生孢子盘圆盘状,初埋生于寄主表面下,后外露。

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圆柱形。

传染途径:以菌丝体在病叶或病茎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盘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危害。

8~9月份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

盆栽放置过密,浇水不当,如晚间浇水,水分容易在叶面滞留,有利病菌分生孢子融化和萌发侵入,易病重。

防治方法1、清除病源:病害流行期及时摘除病叶,防止再次侵染为害。

秋冬彻底清除地面病残体连同遗留枝叶,集中高温腐沤,减少次年初侵染源。

2、药剂防治:喷药最好在发病初期,常用药剂可选: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500~800倍液;365甲基托布津浮剂5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等。

每七八天喷一次,连喷二三次,喷药遇雨后补喷。

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效果比单一使用好。

【应用价值】◆药用价值: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

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

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

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

一般都用芍药栽培种的根作白芍,因其根肥大而平直,加工后的成品质量好。

野生的芍药因其根瘦小,仅作赤芍出售。

中药的赤芍为草芍药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泻肝火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痰滞腹痛、关节肿痛、胸痛、肋痛等症。

古方以白芍为主要药物的数以百计,如“桂枝汤”用芍药和肌表之荣卫;“黄芩汤”用芍药和腹中之荣气;“炙甘草汤”用芍药补血脉之阴液。

在妇产科临床上,芍药更是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白芍配熟地──肝肾并补。

于血气亏虚之症,可少女发育偏迟,月经推迟,经量少而淡者,用“四物汤”,取芍、地为主药。

常用熟地30克(脾胃功能不佳者改用炭熟地),炒白芍12克,大补阴血,益肾生精。

白芍配当归──补血和营,兼以安胎。

临床对于血气不足,气血失调,经常二药等量相配,养血补血,和血敛肝,使营血充盈。

对气血不足所引起的胎动不安,我们也常取当归10克,配白芍10克而用之、每能取得满意效果。

芍药配柴胡──最得力于“逍遥散”这一古方。

古人认为妇女以血为本,常不足于血而有余之气,若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柔和,则肝气横逆,胁痛寒热等症最为多见。

“逍遥散”以白芍养血以涵其肝体,配柴胡辛散以顺肝之胜。

临床上,我们还常以此二药配香附、八月扎、郁金、乌拉草、桔叶等用于经前乳胀、乳房小叶增生及肝郁乳汁不行等,都甚应手。

◆观赏价值:芍药花大艳丽,品种丰富,在园林中常成片种植,花开时十分壮观,是近代公园中或花坛上的主要花卉。

或沿着小径、路旁作带形栽植,或在林地边缘栽培,并配以矮生、匍匐性花卉。

有时单株或二、三株栽植以欣赏其特殊品型花色。

更有完全以芍药构成专类花园称芍药园。

芍药又是重要的切花,或插瓶,或作花篮。

如在花蕾待放时切下,放置冷窖内,可储存数月之久。

作切花用的主要为重瓣品种;单瓣的插瓶,几天就辨落花谢。

古人评花:芍药第一,牡丹第二,谓牡丹自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因为它开花较迟,故又称为“殿春”。

◆其他:芍药的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掺合油漆作涂料用。

根和叶富有鞣质,可提制栲胶,也可用作土农药,可以杀大豆蚜虫和防治小麦秆锈病等。

【自治花肥方法】将猪排骨、羊排骨、牛排骨吃完剩下的骨头装入高压锅,上火蒸30分钟后,捣碎成粉末,按一份骨头屑3份河沙的比例拌匀,做花卉基肥,垫在花盆底部3厘米,上垫一层土,然后栽植花卉,这种骨头屑是氮磷钾含量充分的完全复合肥,有利花卉生长开花。

将鸡蛋壳内的蛋清洗净,在太阳下晒干,捣碎,再放入碾钵中碾成粉末,即可按1份鸡蛋壳粉3份盆土的比例混合拌匀,上盆栽培花卉,它也是一种长效的磷肥,一般在栽植后的浇水过程中,有效成分就会析出,被花卉生长吸收利用。

鸡蛋壳粉在栽植花卉后,开出的花大色艳,结出的果大饱满,是一种完全的有机磷肥。

将摘下来的菜叶、吃剩下的水果皮、以及鱼头和鸡毛之类的废料,可在园地中挖一个坑一层废料一层土的填埋好后,浇一次透水,再盖上土,蒙上塑料膜,经过半年的腐熟发酵后,各类菌群相继繁殖完后,将其挖出后装塑料袋中密封保存留用。

使用时,将腐熟的有机肥一份,和三份园田土掺匀后栽植花木,效果很好。

以上三种方法最好在春季换盆换土时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