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培训-压缩空气系统
8. 压缩机进口空气温度,越低越好(每降低3℃,可以
降低1%的能耗); 9. 检讨实际需要的压力(排气压力减少0.1MPa,压缩
机输入功率可以减少5-8%)
10.压缩机运转控制(用气量如果是不均匀和连续的,就 需要提高压缩机运行的自动控制水平,实现经济运行 11. 热回收 12. 压缩机要尽可能靠近最大的耗气点,减少管程损失
• 一般空压系统泄漏量范围在20~30%,正常
情况应该要低于15%, • 空压系统大约耗费80~90%的电力于无用的 空气温升,其中90%可以回收利用。
节能具体方案-压缩空气系统
压缩空气能量损失: 1. 空气压缩机能量损失: a. 进气压力损失(进气管道、过滤器等) b. 泄漏损失(活塞或者螺杆间隙,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 这些泄漏间隙会增大,泄漏量也将增加) c. 进口空气温度(温度会影响空气密度) d. 电动机效率 2. 空气处理损失: a. 过滤、除油 b. 干燥(不仅降低压力,还会增加其他能耗) 3. 输送损失: a. 管道长度、直径、转弯、截面积变化(管道阻力) b. 所有阀门(阀门,节流器损失)
压缩空气系统节能节能评价方法
第三步:检测系统泄漏量; 压缩空气泄漏是最大的能源浪费,需要高度关注! 泄漏量检测方法:
1. 关闭所有用气点,记录储气罐压力由P1降低至P2的时
间T,整个系统的容积为V,则: (P1-P2)×V 压缩空气系统的泄漏量, 系统泄露量= 会逐年增加,需要定 T× P2 期检查维修! V的确定方法: 关闭储气罐排气阀门,将储气罐加压到0.2MPa,放空管道气体 然后关闭所有用气设备。打开储气罐排气阀,储气罐稳定 压力为P, V=0.2×V0/ P(V0是储气罐体积) 评价方法: 系统正常泄漏量在10%-20%,最好低于5%。发现泄漏量 过高,就需要寻找泄漏点,及时密封。
压缩空气系统节能节能评价方法
第四步:用气点检查: 1. 检查用气点泄漏:检查气动元件的输出力是否与
产品说明书一致,低于产品说明书,就表明有内泄漏
2. 检查用气点的压力,是否是最合适的压力。按照实 际需要,通过试验确定合适的用气压力。 第五步:提供系统的节能运行方案和节能改造方案
杜绝泄漏和不合理的用气,是压缩空气节能的第一步!
◇ 不用气时的泄漏 ◇ 超过需要的用气量
3. 减少管道阻力(弯头、阀门都会增加阻力); 4. 定期检测压缩机效率 5. 检讨用气量、压力和质量是否可以减少和降低; (超过需要的用气量(包括质量)都是隐形浪费)
6. 压缩机的维护非常重要
节能具体方案-压缩空气系统
7. 压缩机进气空气过滤器定期清理,进气管道阻力小 保证进气空气流速不超过12m/s;
节能具体方案-压缩空气系统
4. 其他损失:
a. 泄漏损失 孔直径 在0.6MPa时 功率损耗kW 空气消耗( m3/min) 1 毫米 0.065 0.3 2 毫米 0.240 1.7 4 毫米 0.980 6.5 6 毫米 2.120 12.0 b. 不合理的用气 (1)不该使用的地方使用 平棉案例 (2)过分使用 (3)低压(低于200kPa应该用鼓风机) (4)使用工艺不需要的高质量压缩空气 (5)使用过高的压力
压缩空气系统节能节能评价方法
第一步:了解系统的工作状态(加载和卸载时间,输入 功率,环境温度,系统用气特点等等
第二步:检测压缩机的效率:
放空储气罐,然后关闭储气罐出口阀门,启动 压缩机,记录压缩机工作时间。
压缩机实际排气量=储气罐体积×压力/时间
将压缩机实际排气量与铭牌排气量进行比较, 就可以评估出压缩机的效率是否接近产品设计效率。 如果实际排气量低于设计排气量,说明压缩机 内泄露已经很严重,需要维修!
我司目前压力在 0.6-0.7MPa之间, 按照0.88元/kWh电 价一年连续运行 7000小时计算:故 因一个1mm漏气点 直接损失2千元
系统压力每增加 0.14bar,系统将 多消耗2%的压缩 空气。
节能具体方案-压缩空气系统
压缩空气系统低成本节能方法: 1. 杜绝泄漏(泄漏永远都是直接的浪费); 2. 终端用气量浪费
节能具体方案-压缩空气系统
空气处理设备
“公共资源”,通常也是能耗大户; • 压缩空气系统通常有压缩机、储
气罐、空气干燥器、输气管和用
气设备组成 • 压缩空气是企业最昂贵的能源
用 气 点
用 气 点
用 气 点
压缩空气节能潜力
节能具体方案-压缩空气系统
压缩空气系统全生命周期(10年)成本分析: • 设备采购成本和维修保养成本只占压缩空气系统运行 总成本的25%.
• 电力成本通常超过总运行费用的75%.
• 依据欧盟推动经验显示,约有1/3的厂商有改善的空间, 可改善措施有40%是改善泄漏,驱动系统和热回收各 有10%的改善空间,压降则有近50%
节能具体方案-压缩空气系统
压缩空气系统的节能空间: • 压力降低1公斤节能约5%-8% • 进气温度每降低5℃约可提升系统效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