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几种工业酶

第九章 几种工业酶


(二)、糖化
在液化工序中,淀粉经α一淀粉酶水解成糊精 和低聚糖范围的较小分子产物,糖化是利用葡萄 糖淀粉酶进一步将这些产物水解成葡萄糖。纯淀 粉通过完全水解,会增重,每100份淀粉完全水 解能生成lll份葡萄糖,但现在工业生产技术还没 有达到这种水平。双酶法工艺的现在水平,每 100份纯淀粉只能生成105~108份葡萄糖,这是 因为有水解不完全的剩余物和复合产物如低聚糖 和糊精等存在。如果在糖化时采取多酶协同作用 的方法,例如除葡萄糖淀粉酶以外,再加上异淀 粉酶或普鲁蓝酶并用,能使淀粉水解率提高,且 所得糖化液中葡萄糖的百分率可达99%以上。
(二)工业生产
制备方法:以黑曲霉变异菌株经发酵制得 的高效生物催化剂。 1、菌种:黑曲霉变异菌株 2、种子制备 3、发酵 4、提取各制剂 (三)用途
(三)用途 主用作糖化剂
大米→浸泡→水洗→磨浆→调浆(加入淀 粉酶)→液化→压滤→糖化(加入糖化酶) →升温→压滤→精制→浓缩 a. 液体糖浆 b. 葡萄糖异构酶异构化→精制→浓缩→果 葡糖浆 c. 结晶→离心分离→干燥→结晶葡萄糖

达到最高的葡萄糖值以后,应当停止反 应,否则,葡萄糖值趋向降低,这是因为葡 萄糖发生复合反应,一部分葡萄糖又重新结 合生成异麦芽糖等复合糖类。这种反应在较 高的酶浓度和底物浓度的情况下更为显著。 葡萄糖淀粉酶对于葡萄糖的复合反应具有催 化作用。 糖化液在80℃,受热20 min,酶活力全部 消失。实际上不必单独加热,脱色过 程中即达到这种目的。活性炭脱色一般是在 80℃保持30 min,酶活力同时消失。
2 ) 高温液化法
将淀粉乳调节好pH值和钙离子浓度,加入 需要量的液化酶,用泵打经喷淋头引入液化桶中 约90℃的热水中,淀粉受热糊化、液化,由桶的 底部流出,进入保温桶中,于90℃保温约40 min 或更长的时间达到所需的液化程度。此法的设备 和操作都比较简单,效果也不差。缺点是淀粉不 是同时受热,液化欠均匀,酶的利用也不完全, 后加入的部分作用时间较短。对于液化较困难的 谷类淀粉(如玉米),液化后需要加热处理以凝结 蛋白质类物质,改进过滤性质。在130℃加热液 化5~10 min或在150℃加热1~1.5 min。
第九章 几种工业酶制剂
/ticket/?fafrom=% CE%E4%BA%BA&fato=%BA%BC%D 6%DD&fadate=2009-10-26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酶(一)
一、α -淀粉酶
(一)性能:无规则地水解淀粉内部的α -1,4糖苷 键,产物为葡萄糖、麦芽糖和糊精的混合物. 因

双酶法生产葡萄糖工艺的现在水平, 糖化2 d葡萄糖值达到95~98。在糖化的初 阶段,速度快,第一天葡萄糖达到90以上, 以后的糖化速度变慢。葡萄糖淀粉酶对于α 一1,6糖苷键的水解速度慢。提高用酶量 能加快糖化速度,但考虑到生产成本和复 合反应,不能增加过多。降低浓度能提高 糖化程度,但考虑到蒸发费用,浓度也不 能降低过多,一般采用浓度约30%。
无菌空气
发酵罐—→ ↓ 补料罐
热处理→粗酶制品 ↓ ← 硫酸铵 盐析 ↓ 硫酸铵废液 压滤 ↓ 干燥 ↓ 粉碎 ↓ 填充料 混粉—→成品 ↓ 标准化—→成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葡萄糖淀粉酶(糖化酶)
(一)基本性能
又称淀粉葡萄糖苷酶,糖化淀粉酶,糖化酶,
γ-淀粉酶。淀粉酶的一种。可从淀粉分子的非还 原性末端依次切断α-1,4葡萄糖苷键,逐个生成葡 萄糖。也能水解支链淀粉中分支点的α-1,6葡萄糖 苷键,但水解速度较慢。
3 ) 喷射液化法
先通蒸气人喷射器预热到80~90℃,用位移 泵将淀粉乳打入,蒸气喷入淀粉乳的薄层,引起 糊化、液化。蒸气喷射产生的湍流使淀粉受热快 而均匀,黏度降低也快。液化的淀粉乳由喷射器 下方卸出,引入保温桶中在85~90℃保温约40 min,达到需要的液化程度。此法的优点是液化效 果好,蛋白质类杂质的凝结好,糖化液的过滤性 质好,设备少,也适于连续操作。马铃薯淀粉液 化容易,可用40%浓度;玉米淀粉液化较困难, 以27%~33%浓度为宜,若浓度在33 %以上,则 需要提高用酶量两倍。
二、精制和浓缩
淀粉糖化液的糖分组成因糖化程度而不 同,如葡萄糖、低聚糖和糊精等,另外还 有糖的复合和分解反应产物、原存在于原 料淀粉中的各种杂质、水带来的杂质以及 作为催化剂的酸或酶等,成分是很复杂的。 这些杂质对于糖浆的质量和结晶、葡萄糖 的产率和质量都有不利的影响,需要对糖 化液进行精制,以尽可能地除去这些杂质。
一、淀粉的酶液化和酶糖化工艺
淀粉糖的制造工艺
酶液化和酶糖化的工艺称为双酶法或全酶法
(一)酶液化 1 液化机理 液化使用α一淀粉酶,它能水解淀粉和其水解产物分子 中的α一1,4糖苷键,使分子断裂,黏度降低。α一淀粉酶 属于内酶,水解从分子内部进行,不能水解支链淀粉的α 一1,6葡萄糖苷键,当α一淀粉酶水解淀粉切断α一1,4 键时,淀粉分子支叉地位的α一1,6键仍然留在水解产物 中,得到异麦芽糖和含有α一1,6键、聚合度为3~4的低 聚糖和糊精。但α一淀粉酶能越过α一1,6键继续水解α一 1,4键,不过α一1,6键的存在,对于水解速度有降低的 影响,所以α一淀粉酶水解支链淀粉的速度较直链淀粉慢。 国内常用的α一淀粉酶有由芽孢杆菌BF一7658产的液化 型淀粉酶和由枯草杆菌产生的细菌糖化型α一淀粉酶以及 由霉菌产生的α一淀粉酶。因其来源不同,各种酶的性能 和对淀粉的水解效能亦各有差异。
(一)过滤 过滤就是除去糖化液中的不溶性杂质,目前普遍使用 板框过滤机,同时最好用硅藻土为助滤剂,来提高过滤 速度,延长过滤周期,提高滤液澄清度。一般采用预涂 层的办法,以保护滤布的毛细孔不被一些细小的胶体粒 子堵塞。 为了提高过滤速率,糖液过滤时,要保持一定的温 度,使其黏度下降,同时要正确地掌握过滤压力。因为 滤饼具有可压缩性,其过滤速度与过滤压力差密切相关。 但当超过一定的压力差后,继续增加压力,滤速也不会 增加,反而会使滤布表面形成一层紧密的滤饼层,使过 滤速度迅速下降。所以过滤压力应缓慢加大为好。不同 的物料,使用不同的过滤机,其最适压力要通过试验确 定。
二、 β -淀粉酶
(一)基体性能 外淀粉酶,作用于多糖的非还原端α -1, 4糖苷键,产物为麦芽糖(主要产物)和糊 精
四、脱支酶(R酶)
脱支酶是水解支链淀粉、糖原等大分子化合物中α 一1,6糖苷键的酶,脱支酶可分为直接脱支酶和 间接脱支酶两大类,前者可水解未经改性的支链淀 粉或糖原中的α一1,6糖苷键,后者仅可作用于经 酶改性的支链淀粉或糖原,这里仅讨论直接脱支酶。
根据水解底物专一性的不同,直接脱支酶 可分为异淀粉酶和普鲁蓝酶两种。异淀粉 酶只能水解支链结构中的α一1,6糖苷键, 不能水解直链结构中的α—l,6糖苷键;普 鲁蓝酶不仅能水解支链结构中的a一1,6糖 苷键,也能水解直链结构中的α-1,6糖苷 键,因此它能水解含α一1,6糖苷键的葡萄 糖聚合物。 脱支酶在淀粉制糖工业上的主要应用是和β 一淀粉酶或葡萄糖淀粉酶协同糖化,提高 淀粉转化率,提高麦芽糖或葡萄糖得率。
(二)真菌α—淀粉酶生产菌株诱变选育路线图谱 出发菌株~米曲霉2197 产酶148u/g ↓紫外线 突变株~米曲霉ZLA16 产酶324u/g ↓硫酸二乙酯 突变株~米曲霉ZLB35 产酶416u/g ↓钴60γ—射线 突变株~米曲霉ZLC06 产酶685u/g ↓微波 突变株~米曲霉ZLD14 产酶788u/g ↓亚硝酸 突变株~米曲霉ZLE09 产酶801u/g ↓离子束 突变株~米曲霉ZLF13 产酶946u/g
糖化酶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生 物制剂。产品最适作用PH4.0-4.2,适宜于 PH范围PH3.5-5.0,最适作用温度58-60℃。 存在于霉菌、细菌、酵母中。常用的生产 菌是霉菌,如根霉、曲霉、拟内孢霉、黑 曲霉、红曲霉等。是一种应用广泛、生产 量最多和酶产品。用途:该产品广泛用于 生产白油、黄酒、酒精、啤酒、乳酸钙作 糖化剂;用于以葡萄糖作发酵培养基的各 种抗生素,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的发 酵,还大量用于生产各种规格的葡萄糖。
产物的末端葡萄糖残基中C碳原子为α—构 形,故称为α—淀粉酶
一般α—淀粉酶在pH值为5.5—8.0时活性较 稳定,pH值小于4时,酶易失去活性.但有些 α—淀粉酶是偏酸性或偏碱性的,如黑曲酶生 产的α—淀粉酶最适合的pH值为4,在pH值为 2.5、温度为40℃时,处理30min后仍有一定的 活性,但在pH值为7、温度为55℃,处理 15min,α—淀粉酶几乎失活。而用米曲酶生产 的α—淀粉酶则相反,在pH值为7、温度为 55℃时,处理15min,酶活性无损失,但在pH 值为2.5时,酶的活性完全消失。 目前所用的α—淀粉酶主要有耐中温(60—70℃) 和耐高温(90-95℃).根据酶反应动力学分析, 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提高1—2倍,故耐 高温。

糖化的温度和pH值决定于所用糖化酶制剂的 性质。曲霉一般用60℃,pH值4.O~4.5,根 霉用55℃,pH值5.O。根据酶的性质选用较高 的温度,可使糖化速度较快,感染杂菌的危险较 小。选用较低的pH值,可使糖化液的色泽浅,易 于脱色。加入糖化酶之前要注意先将温度和pH值 调节好,避免酶与不适当的温度和pH值接触,活 力受影响。在糖化反应过程中,pH值稍有降低, 可以调节pH值,也可将开始的pH值稍高一些。
三、工业生产
1、固体发酵
斜面菌种—→三角瓶种子 ↓ 种曲 ↓ 接种→发酵→麸曲(粗酶)—→烘干→粗酶制品 ↓ 原料→蒸煮→扬凉 超滤浓缩←—稀酶液 ↓ 乙醇沉析 ↓ 过滤—→酶泥(饼) ↓ 低温烘干 ↓ 标准化—→成品
2、液体深层发酵
斜面菌种—→三角瓶种子(孢子悬浮液) ↓ 种子罐 ↓ 接种 ↓
2、 液化方法
液化方法有3种:升温液化法、高温液化法和喷射液化法。 1 ) 升温液化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液化方法。30%~40%的淀粉乳调 节pH值为6.0~6.5,加入CaCl2调节钙离子浓度到 O.01 mol/L,加入需要量的液化酶,在保持剧烈搅拌 的情况下,喷入蒸汽加热到85~90℃,在此温度保持 30~60 min达到需要的液化程度,加热至100℃以终止酶 反应,冷却至糖化温度。此法需要的设备和操作都简单, 但因在升温糊化过程中,黏度增加使搅拌不均匀,料液受 热不均匀,致使液化不完全,液化效果差,并形成难于受 酶作用的不溶性淀粉粒,引起糖化后糖化液的过滤困难, 过滤性质差。为改进这种缺点,液化完后加热煮沸10 min, 谷类淀粉(如玉米)液化较困难,应加热到140℃,保持几 分钟。虽然如此加热处理能改进过滤性质,但仍不及其他 方法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