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计算机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

简述计算机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

1.简述计算机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

答:基于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的基础上,其计算机系统设计
方法可以有以下的三种:
方法1:由上向下(Top-Down)
设计过程:面向应用的数学模型→面向应用的高级语言→面向这种应用的操作系统→面向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的机器语言→面向机器语言的微指令系统和硬件实现。

应用场合:专用计算机的设计(早期计算机的设计)。

特点:对于所面向的应用领域,性能(性能价格比)很高。

随着通用计算机价格降低,目前已经很少采用。

方法2:由下向上(Bottom-Up)(通用计算机系统的一种设计方法)
设计过程:根据当时的器件水平,设计微程序机器级和传统机器级。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设计多种操作系统、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编译器等。

最后设计面向应用的虚拟机器级。

应用场合:在计算机早期设计中(60~70年代)广为采用。

特点:容易使软件和硬件脱节,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效率降低。

方法3:中间开始(Middle-Out)
设计过程:首先定义软硬件的分界面。

然后各个层次分别进行设计。

应用场合:用于系列机的设计。

特点:软硬件的分界面在上升,硬件比例在增加。

硬件价格下降,软件价格上升。

软硬件人员结合共同设计。

2. 一般来讲,计算机组成设计要确定的内容应包括那些方面?
答:(1)数据通路的宽度; (2)专用部件的设置;(3)各种操作对部件的共享程度;
(4)功能部件的并行度;(5)控制机构的组成方式;(6)缓冲和排队技术;(7)预估,预判技术(8)可靠性技术。

3. 简述计算机系统结构用软件实现和用硬件实现各自的优缺点。

答:计算机系统结构用硬件实现:速度快、成本高;灵活性差、占用内存少。

用软件实现:速度低、复制费用低;灵活性好、占用内存多。

4.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征。

答: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

怎样组织程序,涉及到计算机体系结构问题。

现在的计算机都是基于“程序存储”概念设计制造出来的。

(l)冯.诺依曼(V on Neumann)的“程序存储”设计思想冯.诺依曼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他在1946年提出了关于计算机组成和工作方式的基本设想。

到现在为止,尽管计算机制造技术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就其体系结构而言,
仍然是根据他的设计思想制造的,这样的计算机称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下三点:
①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②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

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

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③将编好的程序送人内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勿需操作人员干预,能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

从以上三条可以看出,以前所有的讨论都是针对冯·诺依曼设计思想论述的,不过没有明确指出其人罢了。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最重要之处在于明确地提出了“程序存储”的概念,他的全部设计思想实际上是对对程序存储”概念的具体化。

(2)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了解了“程序存储”,再去理解计算机工作过程变得十分容易。

如果想叫计算机工作,就得先把程序编出来,然后通过输人设备送到存储器中保存起杂,即程序存储。

接下来就是执行程序的问题了。

根据冯.诺依曼的设计,计算机应能自动执行程序,而执行程序文归结为逐条执行指令。

①取出指令:从存储器某个地址中取出要执行的指令送到CPU 内部的指令寄存器暂存;
②分析指令:把保存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送到指令寄存器,译出该指令对应的微操作;
③执行指令:根据招令译码器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
④为执行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即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5.如有一个经解释实现的计算机,可以按功能划分成4级。

每一级为了执行一条指令需要下一级的N条指令解释。

若执行第一级的一条指令需K(ns)时间,那么执行第2、3、4级的一条指令各需要用多少时间(ns)?
答:因为第二级的一条指令需第1级的N条指令解释,
所以第二级的一条指令执行时间为NKns;
第三级的一条指令执行时间为N2Kns;
第四级的一条指令执行时间为N3Kns。

6.假设将某系统的某一部件的处理速度加快到10倍,但该部件的原处理时
间仅为整个运行时间的40%,则采用加快措施后能使整个系统的性能提高多少?
答:由题意可知:Fe=0.4, Se=10,根据Amdahl 定律
56.164
.01104.06.01≈=+=
n S 1. 什么是存储系统?
解:存储系统是指计算机中由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各种存储设备、控制部件及管理信息调度的设备(硬件)和算法(软件)所组成的系统。

2. 什么是高速缓冲存储器:
解: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其原始意义是指存取速度比一般随机存储记忆体(RAM )来得快的一种RAM,一般而言它不像系统主记忆体那样使用DRAM 技术,而使用昂贵但较快速的SRAM 技术,也有快取记忆体的名称。

3.假设一台模型计算机共有10种不同的操作码,如果采用固定长操作码需要4位。

已知各种操作码在程序中出现的概率如下表所示,计算采用Huffman 编码法的操作码平均长度,并计算固定长操作码和Huffman 操作码的信息冗余量(假
答:构造Huffman 树如下:
Huffman编码平均码长为:
冗余量=(3.15-3.10)/3.15=1.59%
固定码长:log210=4
冗余量=(4-3.10)/4=22.5%
4.若某机要求有:三地址指令4条,单地址指令192条,零地址指令16条。

设指令字长为12位,每个地址码长3位。

问能否以扩展操作码为其编码?


• 111 101
xxx
111 111 110
000

111 111 111
111
1.简述直接相联映象规则。

答:(1)主存与缓存分成相同大小的数据块。

(2)主存容量应是缓存容量的整数倍,将主存空间按缓存的容量分成区,主存中每一区的块数与缓存的总块数相等。

(3)主存中某区的一块存入缓存时只能存入缓存中块号相同的位置。

2. 简述组相联映象规则。

答:(1)主存与缓存分成相同大小的数据块。

(2)主存和Cache按同样大小划分成组。

(3)主存容量是缓存容量的整数倍,将主存空间按缓冲区的大小分成区,主存中每一区的组数与缓存的组数相同。

(4)当主存的数据调入缓存时,主存与缓存的组号应相等,也就是各区中的某一块只能存入缓存的同组号的空间内,但组内各块地址之间则可以任意存放,即从主存的组到Cache的组之间采用直接映象方式;在两个对应的组内部采用全相联映象方式。

3. 试述页式管理虚拟存储器的工作过程。

答:(1) 系统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页表基址寄存器,页表(慢表)及快表,当CPU需要访问时,首先查快表,如果命中则可以得到实页号,然后与页内地址组装成为主存的实际地址。

(2) 如果在快表中不命中,则通过查慢表得出实页号,同时修改快表内容。

(3) 如果慢表中仍然没有命中,则说明该页尚未进入主存,发生页面实效,出现缺页中断,系统转入中断处理。

在中断处理程序中需完成两项工作:一是查外页表,进行虚地址与磁盘地址的转换,并到磁盘中读取该页。

二是查询主存使用状态,如果主存没有存满,则直接将磁盘信息调入,并修改页表及快表;如果主存已满,则需要进行替换。

为了方便查询主存占用情况,通常建立一个帧页表(帧页号,内容,虚地址,状态位),其中帧页号字段是指主存的实际页号,内容字段存放用户名或程序名,虚地址字段记录存入该页的虚页号,状态页字段指明虚页的信息是否已调入主存
4.互连网络例子:编号为0,1……15的16个处理器用单级互连网络连接,当互连函数分别为:(1)cube 3; (2)PM2+3; (3)shuffle;时第13号处理器各连至哪一个处理器?
答:(1)第1101号处理器连至0101号处理器上,即连至第5号处理器上。

(2)第13号处理器连至第(13+23 mod 16)号处理器上。

即连至第5号处理器上。

(3)第13号处理器连至第1011号处理器上。

即连至第11号处理器上
本人自任职以来,担任公司的技术员,在工作上, 尊重领导、团结同事、谦虚谨慎、以诚待人、认真负责,具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团体的利益,集体意识强。

能够与人充分合作,充分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而且上进心强、为人随和、易于沟通、能够快速地融入工作团队。

在学习上,力争努力上进,积极参加格类培训学习,锤炼业务讲提高。

积极参加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为将来工作的顺畅铺平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生活上,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处事原则,能与大家和睦相处,能够吃苦耐劳,具有很好的独立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