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商法学课件第四编第八章证券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商法学课件第四编第八章证券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第四节 操纵市场及其法律责任
一、操纵市场的概念、特点和行为方式
(一)操纵市场的概念与特点
操纵市场又称为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以获 取利益、减少损失或转嫁风险为目的,利用资金优势、持股 优势或信息优势,人为地拉高、压低或维持股价,诱使投资 者买卖证券,损害投资者利益,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
(三)内幕人的义务
1.禁止买卖证券的义务 2.禁止泄露内幕信息的义务 3.禁止建议他人买卖证券的义务
二、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
(一)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
《证券法》第76条
(二)内幕交易的行政责任
《证券法》第202条
(三)内幕交易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180条规定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二)欺诈客户的行政责任
《证券法》第210条、第211条、第212条、第220条
(三)欺诈客户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181条规定了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
本章前沿问题:
*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的性质
主要争论观点: (1)区分说 (2)合同责任说 (3)侵权责任说 (4)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说 (5)法定责任说
(二)内幕交易的特征
1.内幕交易的主体是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或者 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
2.内幕交易所利用的信息是禁止使用的尚未公开的重大信 息。
3.内幕人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了内幕交易,它是一种主观故 意行为。
4.客观上出现了内幕人员追求的状态,这包括获取利益和 减少损失两种状态。
5.内幕人员的行为方式表现为两种形式,即直接交易和间 接交易。
1.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刑法》第160条) 2.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刑法》第161条) 3.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刑法》第181条) 4.证券服务机构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刑法》第
229条)
第三节 内幕交易及其法律责任
一、内幕交易概述
(一)内幕交易、内幕人和内幕信息的概念
《证券法》第77条
(二)操纵证券市场的行政责任
《证券法》第203条
(三)操纵证券市场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182条规定了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
第五节 欺诈客户及其法律责任
一、欺诈客户的概念、特征和方式
(一)欺诈客户的概念
欺诈客户是指行为人利用其经纪人(或受托人、管理人或 代理人)地位,故意隐瞒或者故意做出虚假陈述,企图由 此获取经济利益或不忠实履行职责,致使客户做出错误的 意思表示,从而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
本章教学提示:
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证券违法行为与证券 法律责任的体系及其构成要件,培养学生分析案例与适 用法律的能力。
本章教学要求:简要阐释证券违法行为的特点和种类, 深入分析和讲解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 客户等证券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构成要件,证券违法行 为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使学生对四种违法行为的责 任构成要件准确理解和把握,并能通过案例分析,提高 适用法律的能力。
1.主观上大都属于当事人的故意行为; 2. 客观上具有违法性,且造成了一定的后果; 3. 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4. 所侵害的客体是双重客体。
(二)证券违法行为的主要种类
1.根据证券违法行为的违法程度以及是否受刑法惩罚,分 为证券一般违法行为和证券犯罪行为。
证券一般违法行为和证券犯罪行为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但仍有其本质的区别。
操纵市场的特点: 1.操纵市场者利用了其优势地位。 2.操纵市场者的主观故意状态。 3.操纵市场者追求的客观后果是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
券交易量。
(二)操纵市场的行为方式
1.联合操纵 2.相对委托 3.虚买虚卖 4.连续买卖 5.其他方法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
二、操纵市场的法律责任 (一)操纵证券市场的民事责任
本章教学重点: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 客户等证券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构成要件,民事责任的 归责原则。
本章教学难点:证券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及赔偿范围。
第一节 证券违法行为概述
一、我国有关证券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立法
(一)法律 (二)法规 (三)司法解释
二、证券违法行为的特点和种类
(一)证券违法行为的特点
2.根据证券违法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内幕交易、虚假陈 述、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欺诈客户等行为和其他证券违法 行为。
三、证券法律责任
证券法律责任,即违反证券法或合同的法律责任, 是指证券法律关系的主体在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或 者不履行法定义务、约定义务,侵害国家、法人和 个人的合法权益时,而应当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
本章思考题:
1.简述证券法律责任的特点。 2.分析虚假陈述的责任认定方式。 3.我国立法有无必要禁止内幕交易? 4.如何认定操纵市场的行为? 5.欺诈客户行为的主体包括哪些? 6. 如何认定内幕交易行为和操纵市场行为给投资者
造成的损失?
再 见!
(二)虚假陈述的特征
1.特定主体实施的行为; 2.是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 3.包括积极的作为和消极的不作为。
(三)虚假陈述的类型
二、虚假陈述的法律责任
(一)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
1.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2.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主体和责任认定方式
(二)虚假陈述的行政责任
(三)虚假陈述的刑事责任《源自法学》教学课件第四编 证券法
说明: 证券法是证券市场的根本大法。证券法与公司法共同构成
了证券市场的法律基石。证券法调整证券发行、交易、服务、 监管法律关系,其宗旨在于规范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保护 投资者利益,促进证券市场稳定发展。
证券法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证券法律专业知识, 培养专业技能,开拓专业视野。
(一)证券民事责任
(二)证券行政责任
(三)证券刑事责任
第二节 虚假陈述及其法律责任
一、虚假陈述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一)虚假陈述的概念
虚假陈述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规 定,在证券发行和交易过程中,对证券发行与交易的事实、 性质、前景、法律等事项作出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 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的、任何形式的与事实或法律 要求不相符合的表示行为或者诱导,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 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作出证券投资决定的一种证券违法行为。
(二)欺诈客户的特征
1.在主观上,欺诈客户为一种故意行为。 2.行为主体十分广泛。 3.行为具有广泛性。
(三)欺诈客户行为的主要方式
1.混合操作 2.违背指令 3.不当劝诱 4.过量交易 5.其他欺诈客户的行为
二、欺诈客户的法律责任
(一)欺诈客户的民事责任
《证券法》第79条
1.内幕交易,是指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 法获取内幕信息的其他人员,买卖或者建议他人买卖与该内 幕信息相关的证券,或者向他人泄露该内幕信息的行为。
2.内幕人,是指获知内幕信息的人或可接触内幕信息的人。 3.内幕信息,是指在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
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 息。
教学重点应放在证券与证券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基本制度上,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上,运用 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理解法律与适用法律的能力。
本编建议学时:32学时。
第八章 证券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 证券违法行为概述 第二节 虚假陈述及其法律责任 第三节 内幕交易及其法律责任 第四节 操纵市场及其法律责任 第五节 欺诈客户及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