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开在职微观经济学总复习-答案

南开在职微观经济学总复习-答案

微观一、名词: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需求定理所有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

供给定理所有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经济利润::::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也被称为超额利润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

在垄断的情况下,对不同顾客收取不同价格的情况。

厂商对不同的顾客加以区分,并使其支付不同价格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二级价格歧视:只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指稍微增加某种经济活动所增加的成本或减少的利益。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成本。

用公式表示为MC=ΔC/ΔQ。

在短期内,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呈现U形。

在长期内,规模经济的状况将决定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形状。

完全竞争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基本特征:①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每个占有非常少的市场份额,以至于都把市场价格视为既定而加以接受;②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异的,至少在消费者看来是如此;③行业中不存在进入障碍,厂商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④消费者或厂商拥有完全信息。

垄断竞争垄断竞争是指由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它是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并更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一种较为现实的市场结构。

它既包含竞争因素又包含一定的垄断成分。

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行业中有大量的卖者和买者;第二,厂商提供有差异但彼此接近的替代品;第三,厂商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

二、简答边际技术替代率发生递减的变化的原因?MP之所以会出现递减,直观的解释是,在固定的投入量既定的条件下,当变动ys数量较少时,固定投入量相对过剩,增加变动投入量将有助于充分利用固定投入。

但当变动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变动投入出现相对过剩,从而MP呈递减的趋势。

在两种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这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种要素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

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的投入为例,在劳动投入量很少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减少一些资本投入量可以很容易得通过增加劳动量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但是,在劳动投入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投入量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再用劳动来替代资本就将很困难了。

一般说来,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另外一种要素则更为需要,从而出现增加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而被替代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增。

这样,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条件下,随着一种要素投人量的增加,它对其他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呈递减趋势。

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故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与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相一致。

折断的需求曲线的含义。

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在以上的假设条件下可推导出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不连续的,是拐折的。

拐点以下部分比较陡峭,以上部分比较平坦,这条需求曲线就被称为拐折的需求曲线。

恩格尔定率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就是: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规模收益递增的含义。

厂商生产规模的变动指的是厂商所有的厂产要素或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或减少。

有规模变动所引起的产量变动被称为规模收益。

当产量的增加比例大于各种投入的增加比例时,这种情况被称做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收益递增的含义。

厂商生产规模的变动指的是厂商所有的厂产要素或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或减少。

有规模变动所引起的产量变动被称为规模收益。

当产量的增加比例小于各种投入的增加比例时,这种情况被称做规模收益递减。

设一函数为:Q=A L αKβ当L和K增加λ倍时,生产函数为:A (λL )α•(λK )β=λα+βA L αK β当α+β>1时,规模收益递增。

例如当α+β=2时,即A(λL)α•(λK)β=λ2 ALαKβ,当劳动和资本同时增加1倍(λ=2)时,产量Q将增加3 倍(λα+β=22=4 );当劳动和资本同时增加2倍(λ=3)时,产量将增加8倍(λ2 =32=9 )。

由此可见,二次齐次生产函数(更一般地说,大于一次的齐次生产函数)描述了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

当α+β<1时,规模收益递减。

例如当α+β=0时,即A(λL)α•(λK)β=λ0 ALαKβ=Q。

当劳动和资本同时增加1 倍(λ=2)时,产量Q将仍然保持不变(λ0 =20=1 );当劳动和资本同时增加2 倍(λ=3)时,产量也仍然不增加(λ0 =30=1 )。

这就表明,零次齐次生产函数(更一般地说,小于一次的齐次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递减的函数。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水平的区别版本1需求量的变化是指在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于某种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的变化。

与需求量变动不同的是,需求水平的变化是指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版本2其它因素不变,某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导致需求量(销售量)发生变化,形成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某种商品自身价水不变,其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需求量(销售量)变化,形成整个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

收入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平行移动——I变,P不变收入减少,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版本1完全竞争市场下:1、存在着大量的买者和卖者;2、产品是同质的;3、资源的流动不受任何限制;4、信息是完全的。

完全垄断市场下:1、生产者的准入门槛比较高,很少生产者能满足条件;2、没有相近的替代品;3、产品的生产资源或技术受到限制;4、得到政府的支持。

版本2(1)垄断价格高于竞争价格, 完全竞争市场更有利于消费者(2)垄断产量低于竞争产量,说明完全竞争市场资源使用效率较高.(3)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没有在成本最低点实现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某种商品或商品组合所得到的总的满足。

边际效用是指在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变化。

)边际效用成递减变化规律。

当边际效用处于递增阶段,总效用成递增趋势,且增幅逐渐增大;当边际效用处于递减阶段,总效用仍为递增趋势,但增幅逐渐减小;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成递减趋势。

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使用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版本1与产品市场一样,完全竞争市场上有众多的厂商和众多的要素供给者,他们都按照既定的要素价格选择最优的要素使用量和供给量。

在产品市场上,厂商也是完全竞争者,即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厂商决策的依据。

就厂商而言,厂商选择要素使用量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即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为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即边际产量与价格的乘积。

这是因为,增加一单位要素可以增加的产量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而这些产量以不变的产品价格出售,所以,增加该要素一个单位给厂商带来的收益就等于边际产量乘产品价vvv格,即VMP=p×MP 从要素的“边际成本”考察,由于厂商面对的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所决定,不随厂商使用要素数量的多少而改变,因此增加一单位的要素所增加的成本等于该要素的价格。

由此可知厂商的使用要素利润最大化原则表现为VMP=p×MP=r式中:r为要素的价格。

对应于由市场所决定的要素价格r,厂商选择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量,因此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构成了厂商对该要素的需求曲线。

由于要素的边际产量MP服从递减规律,而产品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产品价格保持不变,因而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也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而递减,即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版本2完全竞争厂商的使用要素原则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完全竞争条件下,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为“边际产品价值”(VMP),即边际产品与产品价格的乘积。

总收益R=QP,dR/dL=dQ/dL×P=MP×P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

dC/dL=w因此,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即P×MP=W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原则的关系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原则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回事情。

从短期来看,完全竞争厂商谋取既定生产规模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在即定规模下通过调整使P=MR=SMC,从而确定了劳动的数量(因为边际成本的变化是与可变成本相关的)而完全竞争厂商的使用要素原则为VMP=W,即P×MP=w,即P=w÷MP=MC(对偶关系)。

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的异同点及理由市场上对某一个厂商的产品的需求状况,可以用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来表示,该曲线也被简称为厂商的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量。

这样,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的需求曲线又可以表示:在每一个销售量上,厂商的销售价格是固定不变的,于是,我们必然会有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且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的结论,即必有AR=MR=P。

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叠的。

三、论述:用均衡价格模型比较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对经济活动影响最低限价是政府为了支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该行业产品最低必须达到的价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