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业的批改与评价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作业批改与评价的改革,为学生多创设发展的平台。
我觉得可采用以下方式。
一、口头作业的检查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学生的口头作业无法有效
检查的问题,我认为课堂检查对他们来说非常必要。
比如乘法口诀的背诵,第二天课堂上要及时抽查,这样一来学生的口头作业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检测。
新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轮流进行领读,然后进行随机的抽查,被查学生进行轮换、做到均衡,检查后及时记录,鼓励做得好的学生,调动学生开展口头活动的积极性.,在鼓励中增强学生的信心,批评中指出学生的不足,让他们在强有力的检查与评价机制下不断克服惰性,逐步进入自觉化的学习状态。
其次还可以设立组长负责制。
根据学生成绩、能力,或其它客观情况,成立小组,可三人或四人一组,选出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朗读、背诵、对话等活动。
由老师进行指导,同时督促提高组长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
而组长对老师每次布置的口头作业进行定时检查并进行登记,将作业完成质量高和未完成的同学名单上报数学课代表,完成质量高的同学获取一份小礼物,这份小礼物由未完成的学生提供。
老师再对未完成的学生进行教育、辅导、监督和检查。
而获取10份小礼物的同学可以在以后的单元测试中加三分。
最后还
可以设置意见反馈表,即设置一定的数学口语作业记录、意见反馈表,让家长签字。
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清晰的记录每一次的数学口语作业,又可以引起家长对数学课程与数学口语作业的重视。
二、书面作业的批改
书面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对于课堂作业,可以课堂抽改。
对于新授课的课堂作业,我一般先在课堂上及时抽改几本,发现问题当堂解决,这样就可以大概了解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
首先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会在全班进行讲解,还会在当天的家庭作业中再适当的布置一些类似的题目加以巩固。
而对于个别的问题我会分别当面加以指导。
其次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批改,尤其像口算和计算类的题目,我会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只红笔,进行相互批改。
因为学生在批改别人作业时,不会放过一点小错误。
这样,在批改的过程中就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而且从别人的错误中,他们可以吸取经验或教训,为自己运用。
最后还可以分次进行批改,很多学生的作业很难一次性达到标准,这时候我们可以分多次的进行批改,最后再进行评定。
因为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即使是优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
所以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过于严重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
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判。
三、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
教师应把作业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自我评价的过程当成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负责,学会自我调控的过程。
四、同伴评价,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评价作业时,应注意创设机会,让学生互相评价作业。
互评作业,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批改中吸取别的同学好的解题方法,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防重蹈覆辙。
还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竞争意识。
五、星级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评价学生作业时,采用“星级评价”的方法。
根据学生作业的解答情况按星级进行评价:作业正确率高、书写认真的得三颗☆,作业正确率高、但书写不够认真的只能得二颗☆或一颗☆;为了鼓励差生、培养尖子生,又规定作业有错、但能及时订正的也可得一颗☆;作业时做到一题多解、方法巧妙的还可奖到一颗☆。
当学生奖到的☆满五十颗,就在班中进行表扬并奖给他一本数学本子。
学生为了能多拿到一颗星,作业时就特别的认真,做完作业总是反复检查,发现错误及时订正。
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评语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
在评价作业时,可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巧用评语。
这种
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
同时也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只要自己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