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第04篇-焊接(答案)-复习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第04篇-焊接(答案)-复习

《机械制造基础》
第四篇焊接加工
一、填空题
1.焊接电弧由三部分组成,即阴极区、阳极区、弧柱区。

2.直流弧焊机的输出端有正、负之分,焊接时电弧两端的极性不变;在正接中,焊件接弧焊机的_正极_,焊条接其_负极_。

3.焊条焊芯的作用是_导电_和_填充焊缝金属_。

4.电弧焊焊条按熔渣化学性质的不同,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

5.焊条药皮原料的种类有稳弧剂、造气剂、造渣剂、脱氧剂、合金剂、黏结剂等
6.焊接接头中的热影响区包括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部分相变区。

7.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有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扭曲变形、波浪形变形。

8.焊接变形的常用矫正方法是火焰加热矫正法、机械矫正法。

9.减少焊接变形的措施有加裕量法、刚性固定法、反变形法、选择合理的焊接次序等。

10.常用的电弧焊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_埋弧焊_、_气体保护焊_等。

11.气焊火焰可分为中性焰、氧化焰和碳化焰。

12.按照接头形式电阻焊可分为三种,即点焊、缝焊和对焊。

13.常用的焊接接头形式有对接接头、角接接头、搭接接头、T形接头。

14.常用的特种焊接方法有超声波焊、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等离子弧焊、爆炸焊等。

15.难以进行气割的金属有铸铁、高碳钢、不锈钢、铜、铝等。

二、选择题
1.焊条药皮中加入淀粉和木屑的作用是(C)。

A.脱氧;
B.造渣;
C.造气;
D.增加透气性
2.焊接薄板时,为防止烧穿可采用(D)。

A.交流电源;
B.直流正接;
C.任意电源;
D.直流反接
3.在焊接接头中,综合性能最好的区域是(C)。

A.熔合区;
B.过热区;
C.正火区;
D.部分相变区
4.对铝合金最合适的焊接方法是( C )
A.电阻焊
B.电渣焊
C.氩弧焊
D.手工电弧焊
5.闪光对焊的特点是( B )
A.焊接前先将被焊件接触
B.焊接前把被焊件安装好并保持一定距离
C.闪光对焊焊缝处很光滑
D.只能焊接相同的材料
6.与埋弧自动焊相比,手工电弧焊的突出优点在于( C )。

A.焊接后的变形小
B.适用的焊件厚
C.可焊的空间位置多
D.焊接热影响区小
7.容易获得良好焊缝成形的焊接位置是(A)。

(A)平焊(B)立焊(C)横焊(D)仰焊
8.焊接厚度大于40mm的大件,可采用(D )焊接方法。

(A)焊条电弧焊(B)电阻焊(C)钎焊(D)电渣焊
9.1mm钢板对接时,一般应采用(C)焊接方法。

(A)埋弧焊(B)电阻焊(C)气焊(D)电渣焊
10.下列几种焊接方法中属于熔化焊的是(B )。

(A)点焊(B)气焊(C)缝焊(D)摩擦焊
11.用气焊焊接低碳钢时应选用的焊接火焰是(A)。

(A)中性焰(B)氧化焰(C)碳化焰(D)任意火焰
12.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的材料是(A)。

(A)Q195 (B)HT200 (C)T12A (D)9SiCr
13、缝焊接头型式一般多采用[ D ]。

A.对接
B.角接
C.T字接
D.搭接
14.钢的焊接性常用评价指标是( C )。

A.钢含碳量
B.钢的合金元素含量
C.钢的碳当量
D.钢的合金元素总含量
15.下列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属于非破坏性检验的是(B)。

A.金相检验
B.密封性检验
C.拉伸试验
D.断口检验
三、判断题
1. 焊接电弧中阳极区的温度最高,产生的热量最多。

(×)
2.交流电焊机的电弧稳定,焊接质量较好。

(×)
3.直流电弧阳极区和阴极区的温度是相等的。

(×)
4.电弧焊是利用化学反应热作为热源的。

(×)
5.焊接薄板时,为防止烧穿应采用直流反接法。

(∨)
6.碱性焊条一般采用直流反接法。

(∨)
7.碱性焊条比酸性焊条的抗裂性好。

(∨)
8.焊条受潮是焊缝产生气孔的原因之一。

(∨)
9.焊条直径是指焊芯直径。

(∨)
10.焊接时,焊接电流过小易产生咬边和烧穿。

(×)
11. 焊缝集中布置能够减小热影响区,提高焊接质量。

(×)
12.焊接时,运条太慢容易产生未焊透。

(×)
13.气焊时多采用对接接头和角接接头。

(∨)
14.氩弧焊可以用于焊接不锈钢和耐热钢。

(∨)
15.焊接碳钢和低合金钢时,可以选择结构钢焊条(∨)
16.钎焊的接头强度较高,成本低,用于精密仪表等的焊接。

(×)
17.气焊也是利用电弧热作为热源的。

(×)
18.焊补铸铁时,用冷焊法的焊补质量一般比热焊法好。

(×)
19.焊前预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产生偏析。

(×)
20.金属材料的碳当量越大,焊接性能越好。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