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微博年度报告》2010 年被称为微博发展的元年,微博开始了井喷式的发展,很多知名网站的主要活动阵地向微博转移。
今天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0 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10 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521.7 万人。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载体,微博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进入人们的生活,对我国的舆论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网络论坛、博客、新闻跟帖一直是三种最强大的网络舆论载体。
但在2010 年,随着微博井喷式的发展,网民爆料的首选媒体更多地转向微博,论坛、博客在事件曝光方面的功能明显弱化。
2010 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 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 起,占22%。
微博年度报告显示,微博在分散、下放信息传播权利的同时,也在加剧信息传播权的集中,造成微博信息流和意见流日益为意见领袖所掌控和引领。
微博时代意见领袖表现出新的特点,即积聚性、集权性、圈群化、跨界化、亲和力。
2010 年影响较大的74 起与微博相关的舆情案例中,有近五成存在明显的意见领袖。
微博意见领袖在舆情事件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他们发布信息,其微博往往是舆论的源头;他们通过微博转发和评论,可以将某一事件迅速推至舆论高潮,甚至还可以设置议题,改变公共舆论议题走向。
年度报告提示说,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入驻微博拓宽信息渠道,从而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舆情应对能力,防止公共事件中恶性谣言等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传统媒体需增强与微博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媒介融合;网民要提高个人媒介素养,以适应微博时代“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碎片化”的生活方式。
对话《中国微博年度报告》微博究竟改变了什么――对话《2010 中国微博年度报告》对话负责人谢耘耕刚刚过去的2010 年,堪称中国微博发展元年。
微博,是一种在网上发布、140 字左右的文字信息。
不同网友间的微博,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上网即时分享。
微博的主要技术和商业模式都诞生在美国,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不过一年多时间,但发展迅猛。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近日出炉的《2010 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0 年10 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12521.7 万人。
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发布方式,微博对中国社会诸多领域的介入和渗透日益广泛。
日前,记者就微博诞生原因、如何正确看待其影响等话题,对话《2010 中国微博年度报告》负责人、上海交大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教授。
人们之间弱关系变成强关系预计中国微博用户的爆发性增长将出现在2012 年、2013 年,市场将在2013 年进入成熟期。
新闻视点:2010 年,中国微博的发展速度如此迅猛,主要原因是什么?谢耘耕:从技术上来说,微博将手机短信、社交网站、博客等媒体捆绑起来,强化了微博与各媒介之间的纽带关系,使得信息能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共享,和早些年出现的博客相比,它140 字(两条短信长度)的容量更符合快餐时代人们的快节奏生活,也不需要编辑推到首页才能引起广泛关注。
博友之间随时能找到的时时互动,将人与人之间的弱关系变成强关系。
微博的迅猛发展可谓顺应其时,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
新闻视点:目前中国微博的总体面貌如何?谢耘耕:国内影响较大的微博,都继承了国外微博初创时的大部分原生性功能,在网上日益成为信息表达和传播的重要通道,彰显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预计中国微博用户的爆发性增长将出现在2012 年、2013 年,市场将在2013 年进入成熟期。
【案例】微博救人:“紧急求助:在浙师大的血型为AB 型的同学,有位老师临产急需输血,希望大家能帮帮他们母子,请尽快联系66***9……”今年1 月2 日下午4 点多,不断有人转发这条微博。
急需输血的老师叫闻琴华,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位班主任。
当时,医院、血站都没有库存,学校另一位老师得知情况后,想到通过网络寻找配对血型的人。
信息发出 6 分钟,就接到了第一个来电,“我是AB 型血,可以输血给闻老师。
”之后1 个多小时,200 多个这样的电话接踵而至。
晚上7 点多,两名男生终于与闻琴华血型配对成功。
1 月3 日上午11 点38 分,一个7.5 斤重的女孩顺利出生,闻琴华母女平安。
微博案例影响力的共性何在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 万人,收音机用了38 年,电视机用了13 年,互联网用了4 年,而微博只用了14 个月。
新闻视点:报告中称,微博成网民爆料的首选方式,这个结论怎么得出的?谢耘耕:这是通过实证的。
2010 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 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 起,占22%。
诸多热点事件,微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用户经常使用的微博功能统计结果,排名前四的功能是:“评论”占近70%,“关注”占61%,“热门话题”占57%,“转发”占约40%,都体现了信息获取与发布这一基本功能。
新闻视点:2010 年有影响力的微博案例,有没有什么共性?谢耘耕:对在2010 年微博上具有影响力的案例分析显示,微博关注事件的主体以个人居多,占61%;微博曝光时间快,距离事情发生时间 1 天以内曝光的占62%。
另外,娱乐明星更是最易引起众多微博用户关注的焦点,新浪微博关注度最高的10 个微博排名,娱乐明星占7 个以上。
新闻视点:报告提出,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 万人,收音机用了38 年,电视机用了13 年,互联网用了 4 年,而微博只用了14 个月。
传统媒体该如何应对微博挑战?谢耘耕:微博对传统媒体既是挑战又是机会。
一方面,微博成为传统媒体获得新闻线索的来源,去年83%微博重大事件都有传统媒体的跟进,之后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有效加强了传统媒体与公众的互动,放大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至去年12 月24 日,仅在新浪微博上开设微博并被列为重要级别的传统媒体相关人士就有5886 人。
另一方面,微博的即时快捷等特点也抢夺了传统媒体的一部分受众。
传统媒体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借助微博的力量来做大做强自身,与微博形成差异性竞争。
同时有选择性地针对微博上的简单观点和事实做深度挖掘,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
【案例】冯小刚微博论战:娱乐明星都来开微博了,著名导演冯小刚也没落下,其新浪微博上的粉丝数已经达到175 万多人。
从回应病情到力挺金马奖失意的妻子,再到与演员孙海英论战,微博俨然成为冯氏新闻发布台。
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有一微博特别好,因为它不会断章取义,不会有人把我的话给嫁接了。
”并把微博形容为“冯通社”。
最近,针对《非诚勿扰2》中广告植入的质疑,冯小刚连发五条微博,点名指责某媒体记者报道不符事实。
完善法规避免成谣言重灾区实名认证可以加大微博的公信力。
另一方面,还是需要网站相应的监管措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新闻视点:微博大大降低了表达门槛,人人都是“自媒体”,有句话说,“微博粉丝超过 1 万个,你是本杂志;超过100 万个,你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 万,就是知名电视台。
”这是否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谢耘耕:过去,报社、电视等传统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中心,互联网时代早期则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点,人人都可以发言,而微博时代则出现了“再次中心化”的特点。
虽然一方面微博分散、下放了信息传播权利,但另一方面借助网络的传播能力,也加剧了信息传播权的集中,造成信息流和意见流日益为某些人或渠道所掌控和引领。
新闻视点:从“金庸去世”到“山西地震”等,微博也成了谣言滋生扩散的重灾区。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谢耘耕:话语权的下放、把关人的缺失,以及微博所具有的强大的媒体融合功能、碎片化表达等,加剧着微博上谣言滋生、蔓延的现象。
“金城武结婚”、“金庸去世”、“山西地震”、“郑州机场旅客水中推飞机”、“筷子变笋干”等微博谣言层出不穷,既有明星八卦、国际热点时事,也有国内社会民生、食品安全等问题,可谓无孔不入。
微博的开放和时时互动功能,使它具有较强的纠错和评价功能,如果有可靠的信息源,攻破谣言的速度会更快。
因此,实名认证可以加大微博的公信力,同时另一方面,还需要网站相应的监管措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案例】微博谣言:2010 年12 月30 日,一条被网友冠名为“史上最强处罚理由”的微博一时间被炒得火热,内容是广州美院一男生致女模怀孕,最后校方要处罚该男学生却找不到相关校规,几经讨论,最终以“破坏教学用具,致其严重变形”为由勒令该学生退学。
消息一出,马上就有2801 条转发,还有数百人跟帖。
网友对此大多表示相信,仅有个别人表示怀疑。
此后经查,该微博用户称系听他人传说,未做核实。
校方称此事纯属污蔑,学生也表示没有听闻此事。
该案例已被挂在新浪微博不实信息辟谣专区。
未来探索力求积极作用最大化眼下,微博的当务之急是探索成熟的产品运作、盈利模式以及有效预防谣言滋生的规范管理。
新闻视点:目前一些政府部门也主动开设了微博,你怎么看待?谢耘耕: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通过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充分、和谐的信息沟通,有效化解矛盾,已成为新课题。
面对微博这个新兴舆论场,如何真正有效地进一步拓宽信息发布和管理渠道,消除政府与公众在沟通渠道上的障碍,值得关注。
不少政府部门开微博,这是一项探索。
但要知道,微博有自己的“江湖规则”,政府部门需要精心运作微博,这包括更加亲民、平民化,语言和内容丰富多彩,关注民生,加强与网民的互动,及时更新互动等,决不是复制粘贴那么简单。
新闻视点:从近期微博营销、微博求职等案例的出现看,微博的作用非常广泛。
让微博在未来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你有何好建议?谢耘耕:未来几年里,微博发展的趋势是从精英走向草根、从“围观”名人到网络社交,对中国传统舆论格局的影响将继续增加。
微博功能不断衍生拓展,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实名认证后,会更加彰显对社会的推动力量。
眼下,微博的当务之急是探索成熟的产品运作、盈利模式以及有效预防谣言滋生的规范管理。
除了政府、企业、媒体等的积极参与,网民也需提高媒介素养,以适应微博时代“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碎片化”的生活方式。
【案例】上海地铁开微博:2010 年5 月17 日在新浪开通以来,自上海地铁官方微博的粉丝已达到 2.4 万多名。
该微博的博主正是申通地铁运营管理中心综合办公室的六七个年轻人。
他们每天平均要发上20 条微博,基本做到有问必答,语言活泼俏皮,内容服务大众。
而今,上海地铁系统下属的4 家运营公司、维护保障中心等都在新浪建了微博,东方网、新民网也有上海地铁微博,地铁微博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