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导游词山东导游词模板范文_0395

山东导游词山东导游词模板范文_0395

2020
山东导游词山东导游词模板范文
_0395
EDUCATION WORD
山东导游词山东导游词模板范文_0395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稀奇古怪,说也不信。

真正绝妙,到者方知。

”这是中国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游览张公洞风景区后的赞誉。

1920xx年开发,1934年11月11日开放以来,共接待海内外游客近亿人次。

张公洞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国家级名胜风景区,是中国道教五十八福地。

今天的张公洞风景区,已是面目一新。

“和合赐水”的神奇、五百米“地下河探险”的惊险、一千五百米“江苏第一漂流”的刺激、“大型立体水幕电影”的震撼、以及拥有三千年道教文化史的“洞灵观”和让您亲自制作的陶艺馆(作品免费带走),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溶洞旅游理念,将自然、历史、道教文化、娱乐完美结合,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自然风貌、文化历史、精神思想的共同需求,也适应各阶层、各类型、各年龄段游客的不同需要,处处给你新、奇、特的感受和体验。

白公堤石幢位于阊门外山塘街775号的五人墓旁,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白公堤即山塘街,自阊门至虎丘,傍山塘河,长约七华里,号称七里山塘,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时所筑。

后人为纪念白居易,遂又称山塘街为白公堤。

明万历三十八年(1620xx 年),白公堤因年久失修多处被水冲塌,木铃和尚发愿募化修堤,精诚所至,苏州官绅土商千余人捐资助修。

大功告成后,范允临、王稚登各写了一篇《重修白公堤记》,分别勒石立于青山、绿水两桥之间,前者为碑,后者为幢。

时隔几个世纪,如今碑已下落不明,幢则于1981年文物调查中在甘露律院遗址被重新发现,1983年迁移到五人墓旁建方亭加以保护。

白公堤石幢俗称方碑,作方柱体,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通高 3.16米。

幢身正面镌有《重修白公堤记》,明万历三十九年十二月(16l2年1月)王稚登撰文,文从简书丹,正楷,字迹大部分可辨认。

碑文有“记”和“铭”两部分,叙述万历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重修白公堤的经过,赞颂木铃和尚发愿募化修堤的精神和长洲县知县韩原善带头捐俸助修的善举。

背面上镌木铃和尚所画线描大势至菩萨像,下刻木铃长跋行及捐助修堤功德人姓名,有申时行、张凤翼、文震孟、冯时可、刘弘道等千余人,然字迹现已模糊,大部分已难以辨认。

左侧面为五百尊者线刻像,题刻“弟子周廷策拜写,木铃衲子勒石”。

左侧面镌薛明益所画寒山、拾得像,上方有陈元素和薛明益所书寒山子诗。

幢顶中心立雕弥勒佛坐像,四边各浮雕坐相佛四尊。

基座雕饰须弥山和卷
云纹。

白公堤石幢造型独特,雕刻精致,内容丰富,撰文、书丹、画像、题诗及捐助修堤者多为当时吴中名士,是一处珍贵的具有佛教色彩的明代文物,也是记载白公堤(山塘街)历史的重要古迹。

三元桥东,文峰塔南,有一座以田园神韵取胜的公园,这就是1989年建成的文峰公园(原名长春园)。

此园三面临水,东边与纺织博物馆相连。

占地近10公顷,除园畔流过的濠河外,园内与濠河相通的河面就有 3.3公顷,可谓"水包园,园包水"。

文峰公园以植物造园为主,借鉴传统的造园手法,仿山摹水再现自然山水之灵,依地形、山体之势,巧妙布局,显出幽远与开阔明朗相兼的景观。

文峰公园的北门,与文峰塔隔濠河相望。

走过横跨于濠河上的"塔影桥",迎面便可看一座宽阔的塑石假山,高约10米,面积约450平方米。

整座假山东高而西低,通体自然浑圆,峻峭处则显得峥嵘。

假山顶上有一?飞来石",状似蘑菇,颇为奇特。

山洞隐现流泉,奔涌而下,山下成一碧潭。

有山有水,有静有动,构思精巧,野趣天成。

山上有石刻二处,一为书法家顾廷龙先生的古篆"长春"二字,一为园林艺术家、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的手迹"鸟啼花落,山石流泉"。

名人题字更增添了山水的风采。

山脚处,有一洞,游人经此入园,寻奇觅胜。

由石洞入园后,一幅高4米、宽8米的石崖浮雕呈现眼前。

此浮雕赭白壁,人物形象生动,颇具情趣。

浮雕名为"生命在于运动图",亦名"青春浮雕",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原始渔猎
图",再现远古代体育运动的原始初态,一轮红日高挂天空,下有飞禽走兽与游鱼,男子或弯弓射箭,或追逐奔鹿,女子细腰丰臀,似正为收获而翩翩起舞。

第二部分为“老少练功图”,左侧有一少年,正欲举石担,右侧一老者,正练"太极拳",展现"白鹤亮翅"之势。

第三部分为"少女练功图",有两位现代少女,一位亭亭玉立,双手握剑于臂后,一位仰坐,双臂后撑,昂首挺胸,正做自由体操,形态十分优美。

整座浮雕充满青春活力,游人见之,精神陡增。

此浮雕在园中起分隔作用,将其前后有关景观分隔开来,避免游人一览无遗。

欣赏毕入口处的石崖浮雕,转身入园,但见芳草如茵。

在150平方米的草坪东边,有一组白色羊雕。

走近观看,见一只公羊、一只母羊和一只小羊羔亲昵相依。

羊雕高2.5米,宽3米。

三只白羊,栩栩如生,神态各异。

公羊昂昂竖角,目光警惕地注视着林间小径,母羊及小羊,温驯地依在其身边,似在寻求保护。

这组"三羊开泰"雕塑,温馨可人。

在羊雕北边有一座六角亭,上有张绪武题写的匾额"圣萱亭"。

系由旅日华侨日本大阪学院经济教授"圣萱亭"。

系由旅日华侨日本大阪学院经济学教授邢∩为其母九十寿辰而捐建的。

羊群雕塑表现了公羊、母羊对小羊羔的呵护、慈爱;而此亭则表达了游子对慈母的一片孝心,可谓相得益彰,发人深思。

向前走去,在河边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建筑物,这就是文峰公园中的主体建筑长春楼(又名茗憩楼)。

此楼临水而建,韵味甚浓,造型独特,别有情趣。

大坡度、尖钻式、不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屋
面,简洁而新奇。

整座楼中有亭、院、廊,保留了中国园林传统的特色。

此楼在设计方面别具匠心,如楼底面低于水平面 1.5米,涉水感强;外廊到长廓之间,有水相隔,采用五块古典规则式的丁步石作过渡,使游人如在水中走过;楼内水泥磨石子地饰以甲骨文图案.长春楼内外无一处景致相雷同,移步转景,俯仰皆令人赏心悦目。

尤其是在楼前有宽阔的水面,若在楼上玲珑而雅洁的茶座中品茶、观景,乃一大乐事。

园内遍值花木,有牡丹园、杜鹃园、樱花园、桂花园、梅园、月季园等,四季有花。

在东南南角有一座掩映于一片竹丛之中的"映竹精舍",内设有棋室及蓝印花布艺术展览馆。

牡丹园内数百株牡丹,春日花开,雍容华丽,秀韵多姿。

由牡丹园向南至梅园,须经一条小河,河面上有大小不一的圆形鹅卵石"丁步"作桥,河中塑有白色群鹅,或展翅欲飞,或仰天长鸣,姿态生动。

在河边还塑造一位�纱女,神态优美,仿佛在迎接前来的游人。

梅园占地9亩,有300多棵梅花,开花时节,艳如彩霞。

梅园四周树林葱茏,种有广玉兰、雪松、水杉、香檀、石楠、合欢、紫薇、绣球,环境幽雅。

常有新郎新娘特来此佳境摄影留念。

在文峰公园西边,沿河的建筑有"中日友谊石碑"。

碑上刻"中日友好"四字。

1986年10月日本丰桥庆祝建市80周年时,与南通市建立友好城市,立此碑以资纪念。

园内西南角濠河边的"中日友谊阁",建于1989年8月,部分资金由日本丰桥契狮子俱乐部捐赠。

阁楼高14.5米,共3层,它具有日本传统建筑风格,与北边的文峰塔遥相呼应。

在园内水池边还有一"双吉亭",为1995年
5月名古屋银行日中友好协会所赠建。

两座四方亭相连,别具一格。

旁竖一快2米多高的巨石,上镌刻"双吉亭"三字,由南通书法家仲贞子所书。

亭中柱上有楹联两副,一为"文峰园兼容两国旖旎景,濠河水浇灌千秋友谊花",另一为"湖映新亭晴后月,楼伴古塔大同风"。

园的最南端有中心岛,南北两面临水,岛上香樟丛树使人流连忘返,即使炎炎夏日,游人至此仍有凉爽之感。

一座三孔石桥,将园中东西两边的景物相连,使园中景色浑然一体。

文峰公园内还设有南通地区规模最大的动物园,华南虎、非洲狮、金钱豹、孔雀、棕熊等30余种珍奇禽兽,令游人大开眼界。

在文峰园的西边另有一门,亦濒濠河,有精美的石拱桥架于河上,与外面的公路相通。

文峰公园受人喜爱,不但是由于地理位置正处于"半村半廓"的濠河东南风景区,而且它本身造园艺术具有魅力,故而能吸引四方游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