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旅游意向报告关于大学生旅游意向报告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上升,一个家庭用于旅游的消遣费用比重不断上升。
旅游行业在这种有利的宏观大环境下日益茁壮成长,旅游开发成为各大企业竞争的又一领地。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关于大学生旅游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旅游的调查报告一1、调查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处在具有时尚文化代表的大学生们也不该落后,他们旅游动机强烈,闲暇时间较多,旅游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多。
可见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想设计大学生假期3日游。
2、调查对象大学城在校生3、调查时间11月22日——11月23日确立调查主题及前期准备11月23日——11月24日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活动安排11月24日——11月25日调查活动及问卷回收11月25日——11月26日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11月27日——11月30日调查报告撰写4、调查范围:大学城5、调查方法:问卷调查6、调查人员:xxx7、调查情况收获——通过此次市场调查,大多数组员都反映有较大的收获。
1大致了解市场调查的主要过程以及需要做的工作。
2自主完成调查问卷的制作。
3调查活动的实施有了实际体会。
4掌握对于调查数据的处理以及相关的处理方法。
5了解调查报告的制作流程以及编写。
存在的不足——此次是我们第一次做市场调查,鉴于知识和经验等方面的欠缺,其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①对于调查主题的确定过于宽泛,没有确立较为明确的主题。
②问卷设计中有些词义表达不是特别恰当,问题类型的多样性及问题内容的深刻性似乎还有一些不足,其中问题的有效性不够,在最后统计时发现问题有一些重复。
③调查活动的安排上,时间与地点的安排有些混乱,分工的安排也缺乏事先统筹。
④数据统计可能不太全面。
调查基本情况:此次调查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10张,收回10张。
其中有效问卷10份,无效问卷0份。
为了使这次调查更加公正合理,且考虑闲暇时间,大一发放4份,大二发放3份大三发放三份。
2、数据统计与分析部分一、基本态度分析:1、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比较平均,无较大差距。
2、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比较喜欢旅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人数占了72%以上。
结论:1、大学生旅游市场还是很大的。
开发这一市场是极具潜力的。
2、当然,那些暂时不喜欢的是潜在的消费者,同样不可以忽略。
二、旅游的时间方面分析:1、大学生旅游旅游时间一般选择在五一、十一以及寒暑假。
同时选择上半年的五一以及暑出游的又大于在下半年五一及寒假出游的人数。
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出行多集中在春夏季。
2、这与大学生的旅游频率以及旅期时间的选择情况是相符合的。
其中,出游频率集中在每学期一次以及每年一次,而每次的旅期时间安排也集中在3---7天。
结论:大学生旅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时间的固定性,选择的集群性旅期长短,频率以及交通方式的选择。
二、旅游水平方面分析:1、旅游范围分布比较广泛。
就近希望在承德市内以及其周边地区旅游的人数将尽一半,而选择国内其他城市的也有32%多。
2、费用水平处于一般水平。
选择比例最高的在100~500元之间。
31.94%的人能够承担100~300元,30.32%的人选择了300~500的范围,这一部分占了60%以上。
3、交通方式的选择比较传统,新兴出游方式有待开发。
火车和汽车的选择比例明显大于其他的选择。
但徒步、自行车的发展前景也不容小觑。
结论:可以见到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的因素,以及个人消费水平的差异,旅途距离长短,个人爱好等等原因,大学生们选择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总体来看,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水平中等偏下,旅游范围及方式也趋向保守。
四、旅游目的方面分析: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目的以休闲、求知为主。
26.77%的人选择游玩,28.39%的人选择丰富阅历,35.16%的群体选择放松心情。
2、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
结论:大学生要面对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更多压力,因此大部分人选择去游玩来放松心情,为自己减压。
所以旅行社的各项旅游安排包括时间、方式、活动安排等等应以休闲放松为特点,尽量释放紧张神经。
五、旅游选择倾向性1、在第1 位的选择情况如下: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海滨沙滩、民俗风情、考察探险、园林景区、游乐场所。
结论:大学生的旅游景点的选择倾向于自然风景以及人文景观,而对于人为的,以游乐为主的旅游景点则倾向比较低。
这表现了大学生追求心灵契合、汲取知识的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五、大学生旅游形式偏好:1、选择结伴出游的人数占55%,说明大学生对于陌生环境的排斥以及对于追求情感交流的需要。
同时看出,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倾向选择较安全、涉入程度高包括旅游线路,旅游安排、旅游的环境的信任等等。
2、选择自由行的也占29%左右,说明大学生喜欢探索以及追求自由感觉的精神需要。
六、选择旅行社的倾向性1、大学生外出旅游以亲友推荐和网络搜索为主,而涉及到旅行社的咨询5%与广告宣传5.48%,则显得比较低。
2、旅游时段:大一~大三基本相同大三偏少,考虑到大三的实习,企业的宣传应按大三到大一的顺序的逐级加重,大一是争取印象的一年,会影响到以后三年的消费行为,应该投入较大精力。
调查的总体情况本次调查历时7天,共调查了承德市主所有大学与有关地区,并在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此次实践调查活动。
经过对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得出结论:大学生旅游市场是有很大潜力的,市场个性鲜明,若要开发需要很强的针对性与技巧性。
调查中发现了一个看似矛盾而又的确存在的事实: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对旅行社缺乏认知,特别是一些不知名的地方性小旅行社,普遍都选择结伴或者自由出行等其他形式的方式出行方式,但一方面面对自主出行所产生的困难又渴望旅行社能推出些专门针对大学生全体的持久性旅游产品。
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到一下一些结论:1. 旅游档次要求差异巨大的情况低端消费者居多。
跟随普通的旅行团旅游经济方面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而且得不到自己喜欢的“自由”,“同类人群”的旅游偏好的满足。
2. 由于求远大于供的市场现状,使旅行社有着绝对的主动权,控制着活动的费用、时间、地点、方式,且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保证,消费者的需求也因此得不到满足,从而造成虽有需求但无市场的尴尬局面。
3. “十一”“五一”黄金周期间,大学生大都希望能同班或者同专业组织外出旅游,但承德地区的旅行社基本没有开设类似的专门针对大学生市场的服务产品。
由此看出,市场虽然有很大的潜力,但却没人占领。
上述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服务质量要求比较高,同时又要求价格低廉即看重性价比。
并且对旅游的要求区别普通市场,喜欢自主性旅游,且对风景区的选择和旅游形式的要求别具特色。
从而在用普通方法应对大学生这一特殊市场时利润率会比平时低很多。
很多旅行社在看到上面这些问题时就已经望而却步了。
其次,承包相应的大学生出游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安全问题上,如果因旅行团本身原因而出现了安全情况,其所受到的社会压力要比平时大很多。
且学校方面和旅行社缺乏相关的联系与协调,一般的大学生集体出游即使是以一个专业为单位的都是自己与旅行社做联系,而旅行社在旅行过程中对大学生的管理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且有其他数据表明,大学生的旅行投诉率往往要高于其他群体。
再次,大学生市场牵扯到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到有一定的公益性和特殊性,政府在这方面既没有什么补偿性政策,也没有什么指导政策和建议,使得旅行社想做却又无从下手。
再次,大学生市场牵扯到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到有一定的公益性和特殊性,政府在这方面既没有什么补偿性政策,也没有什么指导政策和建议,使得旅行社想做却又无从下手。
总体上看,可归结成大学生市场与其他市场有很大的区别性和特殊性,旅行社活相应公司无相关市场的开发理论指导,建议和经验。
使得成本高而利润薄,有市场却不赚钱。
大学生旅游的调查报告二调查目的背景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
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
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超过超过2700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3000万人,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一、大学生旅游的意向在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另外5%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
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
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
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同时,调查也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钱,1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时间是影响他们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影响他们。
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
但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是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游的地点与时间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偏爱自然风景区,占了总人数的54%,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
其次,旅游目的地选择民族风俗区有30%左右;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繁华城市区和海滨城市区,分别约占总人数的9%和5%。
反而红色旅游革命区和高校校园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在对于旅游时间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不定期,想去就去,占了总人数的56%左右,说明了大学生都喜欢把外出旅游的时间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约束。
在具体时间段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国庆、五一长假,约占了总人数的52%。
选择寒暑假期以及平常的周末出游的人少,分别约占总人数的20%和24%。
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留在家看电视看书而不外出旅游;而普通周末由于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调整,不利于出游;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一般会利用周末进行复习或预习新知识,还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故国庆、五一长假是大学生旅游的高峰56%,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而且还可以趁黄金周的时间休息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