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二次污染源普查
入河排污口普查指导员选聘考试
县普查指导员姓名得分
一、是非判断题(每题3分)
1.在确定入河排污口普查范围的地理边界时,由于“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含义近似于城镇“建成区”的概念,可根据城镇建成区范围确定地理边界。
(√)
2.入河排污口国家普查范围包括所有市区、县城和镇区内符合要求的入河排污口。
(√)
3.未经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或备案的排污口可以不调查。
(×)
4. 试运行、暂时停排的排污口不纳入本次调查。
(×)
5.在填写表格时,有明确设置单位的排污口填写设置单位全称。
经行政许可设置或备案的排污口,按许可批复或备案文件确定的设置单位填写。
(√)
6. 临时设置的施工排放口可以不纳入普查。
(√)
7.填写入河排污口清查表时,对于同一地区或者同一排污单位出现多个排污口,需在各种名称前加序号区分。
(√)
8. 排污口所在地地理位置的经、纬度应保留一位小数。
(×)
9.普查指导员负责对普查员提交的清查表进行审核。
(√)
10. 根据废水排放量,入河排污口分为规模以上排污口和规模以下排污口。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1.填写入河排污口普查表时,污水入河方式按实际情况填写不包括( D )。
A.明渠
B.暗管
C.其他
D.直排
2.以下需要纳入入河排污口普查范围的是(A )。
A.混合了市政污水的雨水口
B.单纯农田退水口
C.不入河的企业排污口
D.已经被取缔的排污口
3.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的步骤不包括( D )。
A.普查分区
B.清查底册
C.清查数据审核、录入
D.成果发布
4.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标准时间是( C )。
A .2017年1月1日 B. 2018年1月1日
C. 2017年12月31日
D. 2018年12月31日
5.年废污水排放量达到( A )的为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
A.10万m3
B.5万 m3
C.20万m3
D.50万m3
6.污水处理厂的排污口名称按照( A )类型的入河排污口命名原则编写。
A.企业(工厂)排污口
B.雨水排放口
C.混合废污水排污口
D.市政生活污水排污口
7.当某个排污单位有4个入河排污口时,需要填写( D )张入河排污口清查表。
A.1
B.2
C.3
D.4
8.入河排污口类型不包括哪一项。
( D )
A.工业废水排污口
B.生活污水排污口
C.混合废污水排
污口 D.明渠排污口
A.污水量
B.COD Cr
C.BOD5
D.硝氮
9.由( B )指导普查员工作,解答技术问题,审核普查表。
A.普查员
B.普查员指导员
C.区县普查机构
D.市级普查机构
10.普查工作国家密级为:( C )。
A.秘密
B.绝密
C.机密
D.没有密级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
1.重庆市入河排污口普查范围指( ABCD )驻地实际建设区域内的所有入河排污口。
A.市政府、区政府
B.县政府
C.镇政府
D.乡政府
2.入河排污口的普查内容包括( ABCD )。
A.排污口名称、编码、设置单位
B.排污口类型、规模
C.排污口地理坐标、污水入河方式和排放方式
D.对于代表性的规模以上排污口增加水量和水质指标。
3.污水入河方式包括( ABCD )。
A.明渠
B.涵闸
C.暗管
D.泵站
4.根据排放废污水的性质,入河排污口分为( BCD )类型。
A.单纯雨水排放口
B.工业废水入河排污口
C.生活污水入河排污口
D.混合废污水入河排污口
5.根据废水排放量,入河排污口分为规模以上排污口和规模以下排污口。
其中,规模以上排污口指( AC )以上的排污口。
A.日排放废污水300立方米
B.日排放废污水3000立方米
C.年排放废污水10万立方米
D.年排放废污水20万立方米
6.入河排污口年废污水排放量取得方式:( ABC )。
A.计量记录
B.设施测量
C.典型调查及综合推算
7.入河排污口清查阶段的对象包括( ABCD )。
A.经行政许可的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
B.经行政许可的规模以下入河排污口
C.未经行政许可的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
D.未经行政许可的规模以下入河排污口
8.入河排污口废污水排放方式分为( ABCD )。
A. 连续排放
B. 间歇排放
C. 季节性排放
D. 无规律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