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高三化学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专题(十七)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和评价简单实验方案。

2、学会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培养各部分实验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的能力。

典型例题例题1: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 N2+3Cu+3H2O试回答:(1)如果选用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CuO、mH2O)时,请用下列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①仪器连接的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 ; 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②列出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③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以下选择填空不限1个正确答案,均用字母编号填写)(a)CuO未全部还原为Cu (b)CuO受潮 (c)CuO中混有Cu(2)如果仍采用上述仪器装置,其他方案可选用测定的物理量有。

(a)、mCu、mCuO (b) mN2、 mH2O (c)、mCu、mH2O (d)、mNH3、 mH2O例题2: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是棕红色、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

下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和()所示。

试回答:(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中的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D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Ⅰ)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装置(Ⅱ)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选用此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课堂练习1.为证明盐的水解是吸热的,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剂,加热后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B、乙同学:在盐酸中加入氨水,混合液温度上升,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C、丙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水温降低,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D、丁同学:在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溶液的pH变小,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2.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3.某溶液含有较多的 Na2SO4 和少量的 Fe2(SO4)3 ,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 H2SO4 溶液②加金属Na 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 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

正确的操作步聚是()A.②⑥③ B.④⑥①③ C.④⑥③② D.②⑥①③⑤4.某溶液中含有OH—、CO32—、SO42—三种阴离子,要求只取一次待测液就能将阴离子都检验出来,试设计一种简便的检验方法。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Na2O2与水反应实验时,发现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但红色很快褪色,甲、乙、丙三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甲:因为反应后试管很热,所以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

乙:因为所加水的量较少,红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NaOH溶液浓度较大的影响。

丙:Na2O2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物中O2、H2O2(可能产物)等也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是氧化漂白了红色物质。

⑴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即可说明丙同学的推测正确。

⑵有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丙同学方案中是否含有H2O2,其实验方法为:称取2.6g Na2O2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O2的体积,与理论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①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用右图装置中的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标准状况下测量气体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的大小规格为________(选填“100mL”、“200mL”、“500mL”或“1000mL”)。

6.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实验步骤如下: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g.②装好实验装置。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⑤停止加热(如图,导管出口高于液面)。

⑥测量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g.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

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

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⑴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请填写步骤代号)。

⑶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7.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

两同学的方案是: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lmol/L的溶液100mL;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值,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l的两种酸溶液各100mL;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mL,加水稀释为100mL;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 1(选填>、<、=)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多选扣分)(a)装HCl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b)装HA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

(3)请你评价:乙方案中难以实现之处和不妥之处、。

(4)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作简明扼要表述。

8.CO2气体是大气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的气体之一。

某学生参加课外环保小组,测定校办工厂排出废气中CO2(含杂质SO2)的含量,他准备将CO2变成沉淀,然后测沉淀质量,通过计算求出CO2的含量。

图中表示主要装置,其他胶管、导管略去。

(1)下列设计主要仪器装置使用的顺序有两种,其中方案较为合理。

甲方案;A→D→E→F→C乙方案:A→D→F→E→C(2)为什么要使气体两次通过酸性KMnO4溶液(3)为什么没有选B装置(4)CO2是被转化成沉淀而计算出质量来的。

(5)要测得沉淀物质量需进行、、干燥、操作。

课后练习1.在没有现成的 CO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右图中的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 CO2气体发生装置。

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入仪器的编号)()A.abcd B.degh C.bcd D.acde2.以下气体:①H2②Cl2③CH4④NO⑤SO2,(烧瓶的位置不能移动)(1). 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

(2). 若烧瓶内充满水,可收集到的气体是,气体应由口进入(填A或B) (3). 若在烧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溶液,用以洗气,则气体应从口进入(填A或B)3.测定一定质量的铝锌合金与强酸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可以求得合金中铝和锌的质量分数。

现有下列实验用品: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800毫升烧杯、100毫升量筒、短颈玻璃漏斗、铜网、铝锌合金样品、浓盐酸(密度1.19克/毫升)、水。

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设合金样品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不超过100毫升)(1)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反应开始进行(铁架台和铁夹的安装可省略):将称量后的合金样品用铜网小心包裹好,放在800毫升烧杯底部,把短颈漏斗倒扣在样品上面。

,,。

(2)合金样品用铜网包裹的目的是:。

4.实验室有CuO和Cu粉的混合物。

请你利用给出的实验仪器及试剂,设计两种测定该样品(已称得其质量为m克)中氧化铜质量分数的方法,并填写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实验可能用到的主要仪器:①托盘天平②启普发生器⑧硬质玻璃管④泥三角⑤烧杯⑥坩埚⑦酒精灯⑧玻棒⑨漏斗⑩干燥管实验可能用到的试剂:a.锌粒 b.稀硫酸 c.氯化钠溶液 d,浓硫酸5.某工厂废液经测定得知含有乙醇、甲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现欲从废液中回收甲醇、乙醇和乙酸,根据各物质的性质 (见下表) ,补充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有关问题: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250 mL 蒸馏烧瓶,400 mL 烧杯,250 mL 烧杯,温度计,冷凝器接受器,玻璃棒以及中学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1摩尔/LNaOH 溶液,18.4 mol/LH2SO4 溶液,蒸馏水和冰(1)补充下列实验步骤,直至达到实验目的。

第一步:组装蒸馏装置,检查其气密性;第二步:取100 mL 废液注入250 mL 蒸馏烧瓶中,滴入1 mol/LNaOH溶液,调整废液的pH=10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甲醇。

第五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得乙醇。

第六步:_____________________得乙酸。

(2)滴入 1 mol/LNaOH 溶液,使溶液的 pH=10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使用 18.4 mol/LH2SO4 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十七)参考答案:例题例1 答案:(1)①b c a c d,吸收未反应的氨,防止空气中水分进入,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18 mCuO )/ mH2O –16a、c (2)a、c例2答案:(1)4HCl+MnO2 MnCl2+2H2O+Cl2↑或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2)B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看到共绿色气体充满装置,再开始加热D(3)2Fe+3Cl2 2FeCl3(4)导管易被产品堵塞,尾气排入空气,易造成环境污染(5)产品易受潮解在瓶E和F之间连接装有干燥剂的装置(其他既能防止产品潮解又能防止尾气污染环境的合理答案均给分)课堂练习1A 2D 3B4.首先加入NH4NO3溶液,检验OH—;其次加入HNO3溶液(或盐酸),检验CO32—;最后加入Ba(NO3)2溶液,检验SO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