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学考研经验谈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学考研经验谈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学考研经验谈
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成立于1983年10月,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原国家劳动人事部联合创办;2000年隶属关系归为中国人民大学。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沛瑶先生曾任名誉院长。

现名誉院长为赵履宽教授。

现任院长为曾湘泉教授。

建院20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在这些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机构。

迄今为止,已有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3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方向)三个本科专业;并与应用经济学各学科分享一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现有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系、社会保障系和劳动力市场四个系;有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研究所、组织行为研究所、人力资源开发和评价中心等研究机构。

一个劳动科学学术资料信息中心,一个劳动科学实验室。

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学院形成了一支整齐的专业师资队伍,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在学院任教。

在“学术立院”、“学术兴院”思想指导下,近年来学院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目前承担的在研成果达到2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成果、教育部重点成果、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成果和国际成果等。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近年来开始实现新的突破。

与国外学院和研究所等一批著名学术组织建立了长期良好合作关系。

从就业情况来看,学生毕业后大多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型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国在华投资企业工作。

许多人已成长为著名的教授、专家和政府的高层领导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高层经理。

参考书目:
鉴于考试科目改革,给大家推荐几本最相关的复习参考书:
社会保障学:
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社会保障学》郑功成商务印书馆
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郑功成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有时间的同学在拓展以下几本选读书目:
4.《中国社会保障30年》
5.《中国社会保障论》郑功成
6.养老保险案例&医疗保障案例&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案例社会保障与劳动案例系列丛书经济学:
1.《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含宏观和微观)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
1.《管理学》(第七版) [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管理学基础》,方振邦,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
1.《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真题回忆:
学科综合(管理学、社会学)
管理学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组织变革的动力。

2.情境领导理论的内容。

3.科学决策的程序。

二、论述题(每题15分)
1.一个有效地控制系统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2.高效工作团队有哪些特征?如何开发高效工作团队?
3.战略管理的过程。

社会学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8分)
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什么是政治社会化?
3.什么是分层抽样?
二、论述题(每题17分)
1.社会分化分类型及后果
2.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3.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社会保障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15分)
1.社会保障的功能
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的关系
3.员工福利的类型
4.失业保险的特征
二、论述题(每题25分)
1.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的关系
2.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影响
三、分析题(40分)
简述我国新颁布的《社会保险法》的主要内容,针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

其他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这一条例进行分析。

专业课复习方法建议:
1.对参考书目基础知识的把握。

以往年的参考书目为主,加上推荐的几本选读,而且还要
对相关刊物上的理论文章有一定的涉猎,以增强自己的理论基础,但是不要一味地钻研高深理论,因为考研主要考的是理论功底,基础理论比较多。

不要对知识点抱着侥幸的心理,在复习的时候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使每个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只有掌握住这些细节得才能在答题时得心应手。

2.掌握全面的复习资料和信息。

可以动用自己的所有关系找到已经考上的学姐或者学长,
向他们要之前的复习资料,谈谈考研心得是有很大裨益的。

有时候心态很重要,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己的坚强也需要别人的支持。

我当时报考的凯程考研班,在学习方法上给了我很多的建议之外,在心态上也让我得到了很大的调整。

感觉自己不是孤军奋战,而是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在支持我!
3.有的放矢,把握住考研进度。

越到后来的复习过程中,很多人容易出现疲倦状态,出现
放弃心理,原因之一就是对自己的复习进度无法掌控。

一大早起来发现自己这个需要看,那个还没读,一天长达12小时的复习下来又觉得自己好像很没效率,总之各种负面情绪在考研的每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

所以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按时按规定完成任务,把握自己的考研进度,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