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命运交响曲赏析

命运交响曲赏析

《命运交响曲》赏析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
及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他的作品受十八世
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
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
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
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
的重要音乐形式。

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

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欢乐颂》最为著名);管弦乐几十首(《爱格蒙特序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5首;钢琴奏鸣曲32首(热情、月光、悲怆、黎明、暴风雨等最为著名);室内乐80首;歌剧1部《弗德里奥》;另有神剧1部;弥撒曲2首等等。

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宽广、形象宏伟、感情深邃、对比鲜明,这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式;同时由于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鸣曲式又各有特点。

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首序曲、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两首小提琴与乐队浪谩曲等。

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于同个时代。

贝多芬生活的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正是欧洲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交替的时代,受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影响,在他的祖国德意志,旧的封建邦主被拿破仑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而他的父亲是一个服务于科隆选侯的乐手,小时候就被父亲督促去学习音乐好子承父业。

而他没有依附于某个亲王、公爵的宫廷,是一个独立的音乐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流派的创始人。

《命运交响曲》创作于1805——1808年,与他完成《第三(英雄)交响曲》的时间相隔4年。


这4年中,他不但在创作活动中取得很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作思想也逐渐成熟。

当时正是贝多芬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他遭遇不幸的时期,但生活的磨练使他越来越坚强,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它毁灭我!”于是,他与命运英勇搏斗,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写出气魄恢弘,极为感人的《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原名《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出色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音乐集中表现了贝多芬终生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欣赏完这部作品,我思索着,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命运,面对今后人生路上的坎坷与困难。

我们企盼人生旅途一帆风顺,然而现实生活并不都是那么尽人意,它是即有风和曰丽,又有惊涛骇浪;即有鲜花,又有荆棘。

因为社会是复杂多变的,在社会急剧变化中把握不稳前进的航向,人生旅途出现曲折或坎坷是在所难免的。

只是坎坷有多少之分,深浅之差,大小之别而已。

所以,每个人都有一个如何对待人生坎坷的问题。

面对人生坎坷,不外乎三种态度:第一种是积极进取,直面人生(像贝多芬一样)。

这种人敢干向命运挑战,不怨天,不怨地,敢干抗争,愈挫愈强,百炼成钢,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第二种是消极颓废,自甘落伍,一旦遇到挫折,在困难面前,便全面崩溃,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第三种是麻木不仁,无所作为。

这种人认为:祸福凶吉乃是天数,信奉“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唯心论。

于是逆来顺受,不抗争,不进取,麻木不仁,一句话“认了”默默的无所作为。

遇到坎坷不沮丧的人是没有的,只是有的人会由此永远不能振作精神,而有的人在暂时的沮丧之后,马上重整旗鼓,拿出更大的力量去解决困难。

人生就是这样,它是一个不断奋斗,不断茫然,不断收获,又不断感到失落与不满的过程。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困难使人痛苦,人们不愿遇到困难,但是通过困难的磨练的确使人变得成熟,从这个角度讲,困难又不是坏事。

“没有吃过苦就不知道什么是甜”,拜伦的一句名言“逆境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通路”,说的就是这方面的意思。

“患难见真情”,“贫穷出孝子”,这两句话也重点强调了在困难中可以表现出人的良好品质。

我们无论是在成功的快乐或失败的苦恼之中,都应该相信生活就是这样的,有时逢到好天,有时遇到风浪,只要你的舵掌得稳,人生的海洋通常都能安全地渡过而到达彼岸。

我们要学习贝多芬敢于挑战命运精神,要越挫越勇,世间没有什么比自暴自弃更可怕的了,只要我们相信自己,那么我们就能成功。

要敢于挑战自己的缺陷,天生的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面对,如贝多芬那样,失聪之后敢于再挑战,完成那么多著名作曲,如《命运交响曲》。

那让我们加油实现自己的梦想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