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儒学的兴起PPT课件14 人民版

儒学的兴起PPT课件14 人民版

统一起了一定的作用; (3)、但其限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摧残
了人才,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 和一场文化浩劫,阻碍了社会进步和发展, 使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
问题思考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 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 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 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 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罢黜百家 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独尊儒术
——《汉书·董仲舒传》
Hale Waihona Puke 材料三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君权神授
请思考:汉武 帝为何采纳董 仲舒的主张?
材料四 与天同者大治, 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 ,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 之。
——董天仲人舒感《应春秋繁露》
思想主张
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者)、儒生攻击 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 生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
2、经过:
(1)焚书: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 焚书建议并被秦始皇采纳
(2)坑儒:前212年秦始皇将460多名儒生 坑杀于咸阳
3、评价:
(1)、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2)、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

同 点
对儒学 态度
排斥、打击
汉国力强盛;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统 治者需要
积极: ●汉初社会经济迅速 恢复 ●西汉社会的稳定
消极: ●致使地方势力膨胀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 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汉武帝时期,随着社会形势的 变化,黄老思想已不能适应加强中 央集权的需要,他该如何应对呢?
问题探究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 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 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 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
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
秦“焚书坑儒”
原因 不 同 对儒学 点 态度
作用
相 目的 同 实质 点 作用
汉“罢黜百家”
秦“焚书坑儒”
汉“罢黜百家”
原因
秦刚统一;统 治受儒士攻击
作用
“大一统”
加强中央集权
“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
思想统一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加强君主专制
统治者必须遵循天道,实
行仁政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能够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①吸取秦亡教训
②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需要;
③儒家学说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形 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④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起用儒士参政,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儒 学开始处于于独尊地位。
——《汉书·食货志》
①秦朝灭亡教训的吸取;
②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③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想一想,黄老思想的实施有何影响?
“至汉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
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
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朽不可
食”。
——《汉书·食货志》
●该材料反映出什么重大事件? 秦朝灭亡
●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残暴统治
二、罢黜百家
秦朝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酷法治 国,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短期而亡。 秦灭汉兴,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汉初 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指导思想来治国呢?
黄老思想
想一想,汉初统治者为什么要以黄老思想 治理国家呢?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 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 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 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中国有史以来,第 一个出了名的“书 呆子”,非董仲舒 莫属。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 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大一统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
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
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请思考:汉武帝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
为何采纳董仲舒 的主张?
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
汉代的儒学是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骨 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 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这个“读书虫”, 在景帝朝已经做了博士。…… 实际就是皇帝的学术顾问。知 名学者董博士有一所花园套房 ,可他整天钻在书房里,研读 儒学。春日,万紫千红开遍, 看不见。夏夜,禽鸟百虫争鸣 ,听不见。寒来暑往,三年没 有踏进后花园一步,因此,人 们称赞他“三年不窥园”。“ 三年不窥园”后来精炼为成语 “目不窥园”。
想一想,汉武帝是一个怎样的帝王?他在加强 集权与巩固统一方面都有哪些作为?
“雄才大略”
政治: ●建立中朝;●设刺史; ●推恩令; 经济: ●铸造五铢钱; ●兴修水利; 民族关系: ●打击匈奴; ●经营西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想一想,春秋时期到秦朝儒家思想是怎样发展演变 的?
竹帛烟销帝业虚,
第二课 儒学的兴起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儒学的兴起
一、“焚书坑儒”批判(兴起的条件) 二、罢黜百家(标志) 三、太学的出现(途径之一)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途径之二)
一、 “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 (1)秦统一中国后,专制主义集权延伸到文化
领域,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工具); (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 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 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 (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 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书,对 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 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 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 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孔子 孟子 荀子
——《焚书坑》
时期 春秋 战国
演变历程 奠基
继承与发展
秦朝
遭受沉重打击
儒家思想在先秦未受重视,在秦朝又 遭受巨大打击。汉初黄老思想一度占 据统治地位,那么汉武帝时期儒学是 怎样发展的,其地位如何呢?
想一想,新儒学是怎样形成的?
黄帝
《春秋繁露》书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