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5 钠的重要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5 钠的重要化合物

课时作业15钠的重要化合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双选)有关钠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饱和碳酸钠溶液里通入二氧化碳会出现浑浊B.NaOH、Na2CO3、NaHCO3均呈碱性,所以可以共存C.在CaCl2溶液中滴入少量NaHCO3溶液无沉淀,再滴少量NaOH 溶液出现沉淀D.36.0 g水投入6.2 g Na2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7% 解析:A项正确,因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所以在饱和Na2CO3溶液里通入CO2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因生成溶解度更小的小苏打而出现浑浊;B项不正确,NaOH不与NaHCO3共存,它们反应生成Na2CO3,本选项中只Na2CO3与NaHCO3或Na2CO3与NaOH共存;C项正确,CaCl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溶液,溶液中的较多离子为Ca+、HCO-3、Na+、Cl-,离子间不反应,但加入NaOH溶液后,发生反应:HCO-3+OH-===CO2-3+H2O,生成的CO2-3与Ca2+立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D项不正确,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其质量为8.0 g,溶质质量分数为:w(NaOH)=8.0 g(36.0 g+6.2 g)×100%=18.96%≈19%。

答案:AC2.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 84w2-53w131w1 B.84(w1-w2)31w1C. 73w2-42w131w1 D.115w2-84w131w1解析:设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x。

2NaHCO3Na2CO3+CO2↑+H2OΔm(减少) 16810662x(w1-w2)g解得x=168(w1-w2)62g,则样品的纯度为w1-168(w1-w2)62w1=84w2-53w131w1。

答案:A3.在课堂上老师出示了两瓶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饱和溶液,希望班里同学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该班同学踊跃提出看法,其中不合理的是()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②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溶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③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④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⑤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⑥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A.①②B.③⑥C.④⑤D.②⑤解析:③中因为NaHCO3溶液受热时NaHCO3不分解,只有NaHCO3固体受热才分解;⑥中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Ba(OH)2溶液,都能出现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OH)2===2NaOH+BaCO3↓,2NaHCO3+Ba(OH)2===Na2CO3+BaCO3↓+2H2O。

答案:B4.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3Na2CO3;B项中陈述Ⅰ错误,酚酞在Na2O2的水溶液中最终呈无色;C项,陈述Ⅰ与Ⅱ之间无因果关系。

答案:D5.把7.4 g 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中c(Na+)=0.6 mol·L-1。

若把等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残留固体的质量是()A.3.18 g B.2.12 gC.4.22 g D.5.28 g解析:把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最后剩余的物质是Na2CO3,根据Na守恒,n(Na+)=0.6 mol·L-1×0.1 L=0.06 mol,则残留的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质量为3.18 g。

答案:A6.为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HCO3),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解析:NaHCO3+NaOH===Na2CO3+H2O,由于NaOH适量,A项可以将少量的NaHCO3除去;Na2CO3+CO2+H2O===2NaHCO3,B△项可以将少量的Na2CO3转化为NaHCO3而除去;2Na2O+O2=====2Na2O2,C项可以将少量的Na2O转化为Na2O2而除去;Na2CO3+Ba(OH)2===BaCO3↓+2NaOH,Na2SO4+Ba(OH)2===BaSO4↓+2NaOH,D项不能将杂质除去。

答案:D7.有两份质量相同的NaHCO3,向第一份中加入盐酸使其充分反应;将第二份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冷却至原温度再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充分反应,则它们所耗用的盐酸的体积比为()A.21B.1 1C.1 2 D.4 1解析:方法一取168 g NaHCO3,第一份:NaHCO 3+HCl===NaCl +H 2O +CO 2↑84 36.5168 g 36.5×2 g第二份: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2×84 106168 g 106 g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106 36.5×2106 g 36.5×2 g通过比较耗酸量相同。

方法二 不论NaHCO 3是直接与酸反应,还是受热分解后的固体再与酸反应,其中的Na +均转化为NaCl ,因Na +的含量一定,则需Cl -的量一定,即需HCl 的量一定,所以由守恒式可直接判断出答案。

答案:B8.向某Na 2CO 3溶液中逐滴滴加1 mol·L -1的盐酸,测得溶液中Cl -、HCO -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n 2n 1=3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a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ab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B .该Na 2CO 3溶液中含有1 mol Na 2CO 3C .b 点的数值为0.6D .b 点时生成CO 2的物质的量为0.3 mol解析:Oa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3+H +===HCO -3,ab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3+H +===CO 2↑+H 2O ,HCO -3的物质的量最多为0.5 mol ,说明原溶液中Na 2CO 3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a 点时消耗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

假设ab 段加入了m mol HCl ,由题意可知,0.5-m 0.5+m =23,解得m =0.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b 点时共消耗HCl 0.6 mol ,其体积为0.6 L ,生成CO 2为0.1 mol 。

答案:C9.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 mol 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 mL 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 )A .甲<乙<丙<丁B .丁<甲<乙=丙C .甲=丁<乙=丙D .丁<甲<乙<丙解析:甲和丁中溶质(NaOH)各为0.1 mol ,但甲中耗去了0.1 mol H 2O ,故质量分数甲>丁。

乙和丙中溶质(NaOH)各为0.2 mol ,反应中各耗去了0.1 mol H 2O ,剩余H 2O 的质量也相同,故质量分数乙=丙。

乙和丙中溶质分别是甲和丁的2倍,而H 2O 却比丁更少,因此乙和丙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B10.焰火与“焰色反应”知识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2)下列有关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铜丝或铁丝代替铂丝B.每次实验前,铂丝要先用硫酸洗涤C.用固体样品或配成的溶液进行实验,现象相同D.焰色反应实验所用火焰,无论何种燃料均可解析:(1)A中有些非金属单质如H2、S等燃烧时火焰有颜色;C 中只有观察K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D中不是所有的金属元素灼烧时火焰都有颜色(如铂、铁等)。

(2)焰色反应实验时,所用金属丝本身不能产生焰色反应,故不能用铜丝,A选项错误;实验前的金属丝应用稀盐酸洗涤而不能用稀硫酸洗涤,故B选项错误;因为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无论样品是固体还是溶液,只要含有该元素,均可产生相同的现象,故C选项正确;因为有些燃料本身会产生颜色,这样对焰色反应的现象观察产生干扰,故D选项错。

答案:(1)B(2)C11.将等物质的量的NaOH和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解析:A项,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气体生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时也没有气体生成,则图象与反应不符,错误;B 项,图象中开始反应即有气体生成,与反应不符,错误;C项,向NaOH 和Na2CO3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时,首先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当滴入到第一个格时,两者恰好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和Na2CO3开始反应,首先发生HCl+Na2CO3===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当再加入到第二个格时,此步反应进行完全;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此时开始放出气体,正好与图象相符,正确;D项,因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分步完成,则碳酸钠与盐酸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此时没有气体生成,则图象与反应不符,错误。

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15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________;(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________;A .Ⅳ比Ⅲ复杂B .Ⅳ比Ⅲ安全C .Ⅳ比Ⅲ操作简便D .Ⅳ可以做到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能(3)若用实验装置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 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①当石灰水过量时,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②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请设计实验检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