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练习题A一、填空1.建筑安全等级可分为:、、。
2.影响基础埋深的主要因素有、、、。
3.地基变形可分为、、、。
4.按成桩过程中挤土效应桩可分为、、。
5.把刚性基础能跨越基底中部,将所承担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至基底边缘的现象称作基础的6.影响基础埋深的主要因素有、、、。
7.地基变形可分为、、、。
8.按成桩过程中挤土效应桩可分为、、二、选择题1.以下哪些情况可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
A.饱和土中的挤土群桩B.非挤土摩擦型群桩C.欠固结土中的群桩 D可液化土中的群桩2.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
A.静压式预制桩B.打入式预制桩C.钻孔灌注桩D.挖孔灌注桩3.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的浅层处理,宜采用()。
A堆载预压法 B 强夯法 C 振冲法 D 换填法4.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A C35B C25C C20D C155.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哪类桩进行设计?A 摩擦桩B 端承摩擦桩C 端承桩D 摩擦端承桩6.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 C35B C25C C20D C157.遇下列情况()时,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仍应作变形验算。
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B.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C.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D.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8.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的浅层处理,宜采用()。
A.堆载预压法B.强夯法C.振冲法D.换填法9.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A.C35B.C25C.C20D.C1510.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哪类桩进行设计?A.摩擦桩B.端承摩擦桩C.端承桩D.摩擦端承桩11.水下施工混凝土灌注桩时,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C35B.C25C.C20D.C15三、判断对错题1.常规基础设计方法不考虑荷载作用下各墙柱端部的相对位移,地基反力则被假定为直线分布。
()2.复合基桩是指群桩中的一根桩。
()3.群桩承载力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4.复合基桩是指低承台桩群桩基础中包含承台底土阻力的基桩。
()5.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应埋置在地表以下0.5m,且基础顶面至少低于设计地面0.1m。
()6.对于端承桩或桩数不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可不考虑群桩效应。
()7.桩附近地面大面积堆载的情况会使桩周产生负摩阻力。
()8.在扩展基础的冲切计算时需要使用基底净反力。
()9.按照桩的承载性状,桩可以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桩。
()10.加大基础埋深,并加作一层地下室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减少沉降。
()四、简答题1.如何确定浅基础的埋置深度?2.采用什么方法确定单桩承载力?3.刚性基础有哪些主要特点?4.何谓中性点?有什么特点?5.建筑物防止和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有哪些?6.绘图说明地基的非均质性对条形基础柱荷载分布的影响?五、计算题某一级建筑柱下独立桩基,竖向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F=6200kN,弯矩M=350kN.m,作用于承台顶面处的水平力H=500kN,承台埋深2.5m,承台及承台土重设计值G=300kN。
建筑场地地层条件:①0~12.5m粉质黏土,重度γ=19kN/m3,e=0.80,可朔状态,qsk=60kPa,地基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ck=200kPa。
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5m。
②12~14m细砂、中密至密实,qsk=60kPa。
③14~19m砾石、卵石层,qsk =1200kPa,qpk=2000kPa。
④18~28m粉质黏土。
⑤28~38m卵石层。
⑥35~45m粉土。
采用水下钻孔灌注桩,桩径d=600mm,桩长L=14m,桩端进入卵、砾层2m,布4根桩;岩土剖面及承台尺寸如图所示。
不考虑群桩效应,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分析并计算:1.计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是多少?2.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是多少?3.复合基桩中的最大竖向力设计值N为多少?4.各桩净反力是多少?max六、试绘图说明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机理基础工程练习题A答案一、填空题1.一级建筑;二级建筑;三级建筑。
2建筑物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等。
3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
4挤土桩、部分挤土桩、非挤土桩5.架越作用。
6建筑物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等。
7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
8挤土桩、部分挤土桩、非挤土桩二、选择题1.B2.AC3.D4.D5.A6.C7.ABCD8.D9.D 10.A 11.C三、判断对错题1. 对2.对 3.错 4. 对 5.对 6.对7.对 8.对9.对 10. 对四、简答题1. 浅基础的埋置深度如何选择?答:⑴基础埋深首先取决于建筑物的用途:具有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建筑物,基础埋深必须结合建筑物地下部分的设计标高来选定;若在基础影响范围内有地下管沟等,原则上基础的埋深应低于这些设施;高层建筑抗震稳定性要求不小于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的10-15分之一;⑵选择基础埋深时也必须考虑荷载的性质与大小:荷载大,基础的尺寸需要大些,同时也需要适当增加埋深;长期作用有较大水平荷载和位于坡顶、坡面的基础应有一定的埋深,以确保基础具有足够的稳定性;⑶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时,两基础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净距;净距为高差的1-2倍2. 采用什么方法确定单桩承载力?答:(1)静载荷试验(2)原位触探试验(3)按静力学公式计算(4)按岩土工程性质试验资料估算3.刚性基础有哪些主要特点?答:刚性基础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但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低,不能承受弯矩。
4.何谓中性点?有什么特点?答:桩截面沉降量与桩周土沉降量相等之点,桩与桩周土相对位移为零,称为中心点。
负摩阻力与正摩阻力交界点无任何摩阻力;中性点处,桩所受下拉荷载最大;桩土相对位移等于零。
5.防止和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有哪些?答:1)建筑措施①建筑物的体型应力求简单②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及合理布置墙体③设置沉降缝④相邻建筑物基础间应有一定的净距⑤调整某些设计标高2)结构措施①减轻建筑物的自重②设置圈梁③设置基础梁(地梁)④减小或调整基底附加压力⑤采用对沉降不敏感结构3)施工措施①遵照先重(高)后轻(低)的施工顺序②注意堆载、沉桩和降水等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③注意保护坑底土体6.绘图说明地基的非均质性对条形基础柱荷载分布的影响答:软硬悬殊地基:中硬边软----正向挠曲变为反向挠曲中软边硬----基础挠曲加剧中软边硬----基础挠曲加剧有利性:地基中硬边软,上部荷载大小不同,P1<<P2,对基础受力有利;地基中软边硬,上部荷载不等,P1>>P2;不利性:中硬边软 P1>>P2中软边硬 P1<<P2五、计算题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经验公式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桩周长为:u= *0.6=1.89m桩横截面面积:p A =π*(0.6/2)2=0.28 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1.89×〔80×10+80×2+120×2〕+0.28×2000 = 2828kN不考虑群桩效应,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 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 为: R=16935602268=+=+ps p pk s sk Q Q γγγγkN ⑵.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查表得:s η= 0.9 p η= 1.365 c η=0.3 65.1=c γ R=17162003.0560365.122689.0=⨯+⨯+⨯=++c p s c ck c p pk p s sks Q Q Q γγγγηγηγηkN ⑶.复合基桩中的最大竖向力设计值N max 为=1625+198=1823kN1.1×1823 = 2005 ≤ 1.2×1771 = 2125 kN4.各桩净反力N 1= N 3=1352kN <RN 2= N 4=1748kN <R六、试绘图说明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机理长度为L 的竖直单桩在桩顶轴向力N o =Q 作用下,于桩身任一深度z 处横截面上所引起的轴力N z 将使截面下桩身压缩、桩端下沉l δ,致使该截面向下位移了z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