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至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临时电力工程YQLD-1标段
电力工程技术交底
编号:YQTL-LD-01-JSJD-001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渝黔铁路临电1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二年十二月
技术交底书表格编号
001
项目名称中铁四局集团渝黔铁路临电I标项目部第 1 页
共12 页交底编号2012-12-001
工程名称电力工程技术交底
设计文件图号渝黔施临电01-08
施工部位架空线路,电缆施工、变(配)电所施工
交底日期2012 年12 月1日
技术交底内容
一、技术交底范围:
适用于中铁四局集团渝黔铁路临电I标项目部电力工程的施工。
二、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1、气象条件:典型气象区Ⅱ级,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10℃,覆冰厚5mm,最大风速30m/s。
2、10kV电力贯通线路与高、低压电力线路和通信线路交叉时,应将跨越档及被跨越档两端电杆接地,接地电阻R≤30Ω;隔离开关杆、电缆终端杆、电缆分歧杆应接地,接地电阻R≤10Ω;杆架变电台接地,接地电阻R≤4Ω。
3、10kV架空线路基本档距100m,基本杆高12m,当杆高超过15m时加设步杆钉。
山区由于地形限制,加大档距,采用双杆。
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铁横担、导线采用LGJ型钢芯铝绞线,绝缘子采用PS—15T型针式绝缘子,XP—70型悬式绝缘子,使用悬式
口、电缆终端头及中间接头处等均应留有备用长度,高压电缆不应小于5m,低压电缆不应小于3m。
3、直埋电缆敷设
直埋电缆一般埋深不小于0.7m。
穿越农田时不小于1.0m。
直埋电缆的上、下须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盖砖。
回填电缆沟时,去掉杂物,最后在地面上堆高土层200~300mm,以备松土自然沉落。
软土或砂子中不得有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
4、电缆槽内敷设
桥梁上电缆槽内敷设电缆,重点做好施工组织和安全防护。
揭盖保护板轻拿轻放,避免毁坏保护板,电缆展放尽量采用机械设备,提高施工工效,保证施工安全。
5、电缆穿管敷设
电缆穿管敷设,穿管保护(钢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埋深大于1米。
电缆引至电杆,墙外表面或室内行人易接近处的电缆,距地上2m及地下0.3m的一段加保护措施。
采用钢管或角钢保护时,上、下端口用麻带条填塞并灌注沥青封口。
直埋电缆穿入建筑物时,保护管长度超出建筑物散水面250mm,并作密封处理,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保护管不应有穿孔、裂缝、显著的凹凸不平及严重腐蚀等情况,管内壁光滑无毛刺,外表涂以防腐漆。
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不应妨碍设备的拆装和进出。
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作接地线时,先焊好接地线,再敷设电缆;有丝扣的管头处应用跳线焊接。
交底人:复核人:接受交底人:
日期:日期:日期:
附录A 导线损伤补修处理标准
注明:
一、当采用缠绕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损伤的线股应处理平整;
应选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为缠绕材料,其直径不应小于2mm;
缠绕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缠绕应紧密,受损伤部分应全部覆盖,其长度不应小于100mm。
二、当补修预绞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损伤的线股应处理平整;
补修预绞丝长度不应小于3个节距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金具》预绞丝中的规定;
补修预绞丝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且与导线接触紧密,损伤
处应全部覆盖。
三、当采用补修管补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损伤的铝(铝合金)股线应先恢复其原绞制状态;
补修管的中心应处于损伤最严重处,需补修导线的范围应与管内各20mm处。
附录B 钳压要求
附录C 导线对地距离、交叉跨越及平行接近距离
注:1、交通困难地区系指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地区;
2、信号导线下面有高作物时,除应符合表中数值外还应与高作物的自然生产高度保持0.5m的距离。
附录D 电缆间、电缆与管道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
附录E 室内外绝缘导线之间,至地面、建筑物的最小距离
技术交底签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