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山西)第一章山西地理、历史、文化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人口构成与经济发展、山西历史发展概要、古代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地理、历史、文化的识记、欣赏和讲解能力。
考试内容一、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了解山西植被形态与动物种类,山西的建置沿革,山西工业、农业、交通等发展情况。
熟悉山西山脉走向与河流分布,山西的地质结构、代表性的山川地貌,山西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动,山西不同历史阶段交通的发展情况。
掌握山西地理位置与地域形势、地貌类型与气候特征,山西居于全国首位的矿产资源,山西的行政区划,山西的人口结构及分布,人口的民族构成,山西在全国规模最大的代表性企业。
二、历史发展概要了解山西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尧、舜、禹时期的传说故事。
熟悉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中涌现的山西将领,两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更迭,隋末农民起义和李渊起兵太原,五代时期政权的建立过程,宋辽对峙时期的抗辽事件,元明清时期对山西的统治,阎锡山地方统治的确立,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掌握晋国霸业的建立、三晋称雄的过程和三晋法家文化的发展,明代初期山西的大移民,山西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
三、古代文学艺术了解山西古代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的产生、发展和艺术特征。
熟悉山西地方戏曲的主要剧种及特征。
掌握山西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山西代表性的曲作家和代表作品。
四、宗教信仰了解伊斯兰教、基督教在山西的发展过程。
熟悉不同历史阶段佛教、道教在山西的发展过程。
掌握佛教、道教在山西的代表人物及影响。
第二章山西古代建筑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祠庙与墓葬、楼阁古塔与壁画、佛寺道观与石窟、衙署关隘与民居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底蕴深厚的古代建筑的认知和导游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一、祠庙与墓葬熟悉山西古代祠庙的建筑布局,山西上古传说中的帝王陵墓。
掌握山西境内主要祠庙建筑的地理位置及建筑特色,山西历史名人、名将、贵族陵墓的地理位置及陵墓特色。
二、楼阁古塔与壁画熟悉山西境内不同历史时期壁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掌握山西境内主要楼阁、古塔的地理位置、修建年代、地位及建筑特色,山西境内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壁画及特占八、、O三、佛寺道观与石窟熟悉山西佛寺、道观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山西石窟的主要分布特点。
掌握山西境内主要佛寺、道观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代、布局和建筑特色,山西境内主要石窟的地理位置、雕凿年代和主要艺术特征。
四、衙署关隘与民居了解山西衙署、关隘、民居的建造特点。
熟悉山西主要衙署、关隘的建筑年代及相关历史事件。
掌握山西主要衙署、关隘的地理位置、布局、地位和建筑特色,山西境内主要民居的地理位置、布局及建筑特色。
第三章山西民风民俗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的生产商贸习俗、居住习俗、人生礼仪与岁时节日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民风民俗的鉴赏能力和导游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生产与商贸习俗熟悉山西的生产习俗,山西行商的主要特点,山西的集市和庙会。
掌握山西钱庄和票号等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二、居住习俗了解山西的居住习俗。
三、人生礼仪与岁时节日了解山西的岁时节日。
熟悉丧葬习俗。
掌握山西生育习俗、寿诞习俗和婚姻习俗。
第四章山西饮食和土特名产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的饮食、风味食品、土特名产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饮食和土特名产的鉴赏能力和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山西饮食了解山西日常面食及饮食的特点。
熟悉山西十大面食的特点。
掌握山西十大面食的制作工艺。
—、风味食品了解山西风味食品的传说故事。
熟悉山西风味食品的特点。
掌握山西风味食品的产地。
三、土特名产了解山西醋的历史典故。
熟悉山西主要传统工艺品的制作工序、主要特色,中药的产地、特点、用途,地方土特产的主要特点。
掌握山西传统工艺品的产地、称誉,山西地方土特产的产地、美誉,山西醋的制作工艺和功效。
第五章山西旅游资源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旅游资源的认知和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旅游资源概况了解山西旅游资源的特点。
二、自然旅游资源了解山西历史名山、山西峡谷径道和山西珍稀自然景观的主要分布。
熟悉山西主要历史名山的旅游资源,山西主要峡谷的景观特点,山西主要洞穴景观的形成过程,山西主要湖泊渡口、泉涌瀑布的发展历史。
掌握山西主要历史名山、峡谷径道的地理位置、美誉,山西主要洞穴景观的位置及特征,山西主要湖泊渡口、泉涌瀑布的地理位置及特征,山西主要珍稀景观的地理位置及特征。
三、人文旅游资源了解山西主要旅游节庆活动举办地、举办时间及主要特色。
熟悉山西主要古人类文化遗址,古今战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事件,主要历史名人故居、古村落旅游资源的特征、山西的主要博物馆旅游资源、山西的主要红色旅游资源、山西的主要工农业旅游资源。
掌握山西古城遗址的发展演变,山西主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价值,山西的世界遗产状况。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大纲(山西)—、口试形式室内模拟讲解。
二、口试目的通过模拟讲解,考察考生对山西旅游景点知识和导游服务规范、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其应变能力、讲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的综合测评。
三、口试内容景点讲解:分景点、专题两部分。
景点考试内容共涉及5条线路,考生可任选其中一条进行准备,每条线路包括5 个旅游景点;专题题目共8个。
以上考生通过抽签决定讲解内容(景点1个、专题1个)。
考试时间中文类共15分钟,外语类25分钟。
口试总分100分,中文类考试内容为景点讲解、专题讲解、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
外语类考试内容为景点讲解、专题讲解、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和口译测试(包括"中译外",“外译中")(一)宗教古建游1% 冈石窟①云冈石窟的开凿历史;②第5~6窟的窟制特点、艺术特征,中心塔柱的功用;③昙曜五窟的建造历史及艺术、宗教特征;④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
注:①②可任选一重点内容讲解2、悬空寺①悬空寺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体现出其特殊的选址;②半插飞梁为基〃等高超的建筑手法在悬空寺的运用③悬空寺〃三教殿〃的宗教特色及历史意义。
3S应县木塔①木塔的建筑特色:世界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斗拱的使用54种240组,八角形双层套筒结构、逐层环形内收的叉柱造方法——刚柔相济的力学作用;②木塔的文化内涵:壁画及其体现出的辽代契丹文化塑像、佛牙舍利牌匾:释迦塔、天柱地轴、天下奇观、峻极神工等③木塔的建造历史、社会地位及其功能4、显通寺①显通寺所代表的五台山建寺历史,及其作为青庙之首的历史渊源;②中轴线七重大殿选择三大特色殿或大文殊殿、千钵文殊殿进行讲解;③显通寺在五台山的宗教地位。
5、佛光寺①全国仅存四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在山西②梁思成夫妇发现佛光寺③东大殿的建筑特征和历史标识④东大殿的唐代彩塑⑤建于金代的文殊殿是"减柱营造法"的成功范例(-)晋商文化游1、中国煤炭博物馆①社会地位:中国唯一的煤炭行业专业博物馆,是煤炭文物标本的收藏机构②煤炭生成厅:植物成煤过程(泥化碳阶段、成岩阶段、变质阶段)植物成煤的条件(温湿的气候、植物的大量繁殖、适宜的地形、地壳运动)③模拟矿井(古代到现代的煤炭开采方式的演变)古代高落式采煤、近代炮采工作面、现代机械化综掘工作面2、晋祠①晋祠是祠庙式园林建筑r剪桐封地〃的历史典故;②以中轴线为主,介绍晋祠的三大国宝建筑、晋祠三绝;③可延伸讲解晋祠三大名匾、三大名泉。
3、乔家大院①乔家大院的建筑布局、文化内涵;②民俗展览中展示出的晋中民俗特征③乔氏家族诚信从商折射出的晋商精神。
4、平遥古城①平遥古城的布局特点;②平遥古城墙城防设施的主要特点及文化内涵;③日升昌票号产生的历史背景、经营特色、用人制度以及对现代金融业的影响或借鉴作用;④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概念和重要价值。
注:②③择一详一略讲解即可5、绵山①绵山的历史背景及寒食节的由来;②大罗宫、抱腹岩及云峰寺等景观可择一重点讲解;③绵山所弘扬的忠孝文化一一忠孝文化的发源地(三)寻根觅祖游1、普救寺①〃天下佛寺不言情,普救寺中情意浓"一一普救寺和《西厢记》的关系;②普救寺莺莺塔的回音建筑原理;蛙鸣形成原因:1、地形地貌特殊;2、建筑结构特殊;3、建筑材料特殊③顺着《西厢记》“拷红"、“西厢待月"等典型的故事情节,揭示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永乐宫①永乐宫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地位;②永乐宫搬迁历史;③三清殿的主要特点;③《朝元图》的艺术价值及其在中国绘画史和世界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壁画特点:1、人物布局整齐严谨,主从有致,疏密得体;2、人物塑造形神兼备、仪态万千;各有各的神韵仪容、各有各的风情姿态1286/立尊神,286种表情7绝无重复雷同之感;3、着色法的使用主要是石青、石绿,至今依然艳丽夺目;4、以绘画形式把古代的朝廷仪仗集中反映在四壁上,达到了中国画传统线描艺术的最高成就3. 解州关帝庙①关帝庙伍为我国的P唐之冠■黑独竇的皇家建釦③关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4、尧庙①尧帝的历史功绩和尧庙的宏大规模;尧帝被尊为"民师帝范、文明始祖"一一作为政治文明创始者的最高评价。
定都平阳、划定九州,成为中国的雏形;尧井台:见证尧帝凿井改变逐水而居的生活;诽谤木:见证尧帝首开民主先河,设立“禅让制"。
②五凤楼的历史作用和广运殿的历史意义。
5、洪洞大槐树①明朝的移民历史;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移民壮举;依托"根"字影壁和迁民壁画。
②三代大槐树所体现的根祖文化。
)太行山水(红色经典)游1、皇城相府①皇城相府的灵魂一一陈廷敬;②各具风韵的官宦宅邸和民居院落以及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择御书楼、大学士第、功德牌坊、河山楼等景观重点阐述)。
③〃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突出其文化大家庭的特色。
2、太行大峡谷①太行山大峡谷的地质形成特点;注:可择一景区讲解自然景观的审美方法形式美:形式上的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即感官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惬意。
文化美:具体的物象表现出来的人类文明程度,即在内容上给人的启迪,文化思想的教育和道德情操的熏染。
象征美:即一种寓意或隐喻,处在自然景观美的最深层次上。
3.黄崖洞①黄崖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秀美的自然风光;②黄崖洞保卫战的重要事件和历史意义;以敌我伤亡6 :1的辉煌战绩,开创了抗日作战史上的空前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