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国际航运市场供给分析1
第三章国际航运市场供给分析1
世界商船队的发展趋势预测
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
根据ISL出版的Shipping Statistics and Market Review统计: 2007年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前10名分别是: 上海、新加坡、香港、深圳、釜山、高雄、 鹿特丹格杉矶、汉堡、迪拜。 2007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0名分别是: 新加坡、上海、香港、深圳、釜山、鹿特丹、 高雄、迪拜、汉堡、洛杉矶。
思考题
请从我国商船队总体情况、与贸易实力的比 较、大型船公司情况以及港口吞吐量四个角 度分析当前我国的海运实力
参考答案 要点
第一,我国实际控制商船队总体排名靠前,居世界第四位,海运 业有一定的实力。但是,我国商船队平均船龄偏高,大型船舶偏 少目大中小船舶比例失调,商船队的船型结构配置不合理。 第二,我国海运实力与贸易实力大体相当。但是,我国海运业存 在着难以满足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大宗物资运输需求的问题。 第三,我国船公司国际竞争实力仍有待于加强。我国中远集运和 中海集运两家班轮公司分别名列世界班轮公司第五位和第八位, 实力较强,但是与世界前3名大型班轮公司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第四,港口的综合服务功能需要提升。日前我国港口发展速度很 快,2007年上海等3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进入世界前10名,另有5个 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进入世界前20名。但是,我国港口的综合服 务和聚集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国际中转量明显不足。
2、方便旗船队
概念:船舶的国籍则依国内法通过船舶登记而取得。依据各国法律和 政策对船舶登记条件的不同规定,目前船舶登记制度可以分为开放式、 半开放式和封闭式三种。其中采用船舶开放登记制度的国家,对前来 登记的船舶,条件限制比较宽松,有些近乎没有限制条件,几乎所有 的船舶都可以在该国登记。 因此,这些船舶的国籍已失去了“法律纽带”的本质。我们称这 些船舶所取得的国籍为“方便旗籍”,它们所悬挂的国旗为“方便 旗”,这些船舶为“方便旗船”。 通常采用船舶开放登记制度的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些经 济不发达的小国家,它们以船舶登记费和年吨税为主要外汇收入。例 如巴拿马、利比里亚、洪都拉斯、塞浦路斯、巴哈马等。
Es>1表示航运供给量变动的程度大于运价变 动的程度,称为航运供给富有弹性。 Es=1称为航运供给是单元弹性。 Es<1称为航运供给缺乏弹性。 Es=0,表示不管运价怎样变化,航运供给量 固定不变,称为航运供给完全缺乏弹性。 Es=表示对于某一给定的运价,航运供给量 可以任意增加,称为航运供给有完全弹性。
原因:商业行为;营运成本低;减少财政补贴;增强本国航运的国际 竞争力;跨越与政治有冲突的国家进行贸易的障碍。
弊端
航运市场:不公平竞争;海运欺诈(监管不严格,真 正船东容易逃避法律责任); 真正船东国:扩大了外汇支出;对本国的航运相关行 业有消极影响;就业问题; 方便旗船本身:缺乏安全保障,由于方便船籍国普遍 缺乏有效的船舶安全立法,也不参加相关的国际公约, 为最大程度地降低经营成本,把船舶设备和修理维持 在最低的标准,也不为船员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有 的甚至在适航性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据劳氏船级社统 计,方便旗船约占世界船队的三分之一,但事故率却 最高占到二分之一以上。
国际航运经济
交通运输学院
第三章
国际航运市场供给分析
内容
航运供给概念 影响因素 航运供给原理 航运市场供求的状态分析 世界商船船队
一、航运供给概念
概念: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生 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 量。其具体表示方法有三种:供给表、供给函 数、供给曲线。 航运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运价水平 下,船舶所有人能够并且愿意提供的船舶运力 数量即船舶吨位数量。
供需均衡机制
局部均衡:只对一个市场 进行分析,在其它市场不 受该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 前提下,分析其达到供需 均衡的运动过程。
优点:简化、分析单 个市场 缺陷:没有考虑相关 市场的影响,扭曲价 格(例如:鱼的需求 提高)
一般均衡:考虑市场之间的相互 作用,分析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 均衡的运动过程。(在一些比较 宽松的条件下(消费者偏好为凸 性),完全竞争经济里存在一般 均衡,而且存在多个一般均衡状 态)
世界商船队的构成
油轮船队是载重吨规模最大的船队,形成了较 为稳定的船队结构,基本确立了VLCC为油船 大型化终结的代表 干散货船队是世界第二大船队,由铁矿石、煤 炭运输需求增长带动的船舶大型化已趋缓,大 型船舶的比重不断提高 集装箱运输的飞速发展,带动世界集装箱船队 规模的增长,使其很快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专 业化船队,其大型化、专业化发展仍是未来集 装箱船队的发展标志
集装箱市场
2009年2月下降率达到历史最高的14.9%。 2009年底, 全球集装箱船运力总计1300万TEU,其中闲置运力达 141.3万TEU,占总运力的10.9%; 运力新增133万TEU, 运力严重过剩。中国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2008年6月 23日下降到历史低点763点。 2009年下半年,中国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逐月上扬, 年底升至996点,较2009年6月上涨30.6% 据克拉克森预测,2009年和2010年,集装箱海运量分 别下降10%和增长4%,而集装箱船队运力规模均增长 6%。
一般表达形式 特征
一般表达形式
函数: 曲线:
Ds f ( Pf , a1 , a2 , a3 , a4 , an )
特征
运输产品的非储存性:以运力方式 运输的不平衡性:供需、运量分布不平衡;空载损失; 适当的规模和结构;合理的运输组织;灵活的经济手 段 运输生产的时空差异性:运输经济效益与时空的衔接 成本转移性:超额生产的代价由其它主体承担 社会公益性:航运基础设施(免费乘客) 可替代性和不可替代性:不同运输方式的竞争基础
三、航运供给原理
构成航运供给能力的要素
船舶吨位 航速 平均运输距离 港口效率 管理水平
供给定律 供给弹性
供给定律
供给量与运价变动同向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运动是指在同一条供给线上,不同运价对应于不同 的供给量。 供给的移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产生位移是生产者的生 产目标和动机、生产技术状况、使用要素的价格等发生变化 的结果。 如图所示的供应曲线SS,当市场上由于运价大幅度提高,航 运业正处景气,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吨位逐步扩大,于是曲 线就调整成S1S1的形式,这时市场供给弹性呈逐步提高的趋 向。当船队通过船型更新、技术设备更新或管理水平提高时, 供给曲线又会向下移,曲线就调整成S2S2。所以,航运供给 状况和供给弹性是经常变动的。
造船周期
大连新船重工集团有 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 造船企业之一,也是 国内造船企业中唯一 进入国际造船企业前 30强的企业。 图中工人们在原油轮 甲板上忙碌
二、影响因素(一国的航运总供给)
经济因素:经济类型决定贸易量和贸易的 范围 政治因素:体现在控制力上(方便旗船从 经济角度);经济与国家的政治地位 科技因素:航运科技的革命 相关市场因素:为航运服务的相关市场
油运市场
据克拉克森预测,2009年全球石油总海运量为26.7 亿t比上年下降2.5 %其中:原油海运量为19.2亿t, 比上年下降2.2%;成品油7.46亿t,比上年下降 3.2% 。 尽管2009年石油运输需求仅相当于2006年水平,但 新增运力却大幅上升。据克拉克森统计,2009年底 全球油船船队总运力达到4.34亿t,较上年净增2 780万t增长6.9 %具中:VLCC船1.61亿t增加790万t 增长5.2%;苏伊士型船5 990万t增加420万t增长7.5 %;阿芙拉型船8 770万t增加690万t增长8.5 % 。
世界商船队的发展与特点 世界商船队的规模及构成 世界商船队的分布 世界商船队的发展趋势预测
1、发展状况
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商船队大幅度增加 (1965~1977); 航运业第二次革命:大型化、专业化、集装化、散 装化、滚装化 增长缓慢,出现过剩运力(1977~2000) 2003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回暖,2004年世界贸易 增长率由03的3.5%上升到7.5%,集装箱运力增 加最快; 预计2004年~2006年国际造船业年均产量接近 6000万载重吨,行业处于30年来历史最高峰。
2009年的航运市场分析
干散货市场 集装箱市场 油运市场
干散货市场
被视为全球经济“温度计”的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 率先反弹。 2009年2月,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从2008年年底 的历史低点663点反弹至2 099点,随后在需求和季 节等因素的变化中反复振荡向上,2009年12月24日 报收于3 005点。2009年11月19日的4 663点为年内 高点,全年平均2 616点,相当于2003年水平。 虽然目前指数点位己在盈亏平衡点之上,但由于 2009年运价指数大部分时间运行在3 000点以下, 不少航运企业仍处于亏损之中。
3、发展特点
大型化:最明显的是集装箱船,到04年底, 全球将有近20艘7000TEU以上的船舶在 航线上营运; 专业化:运营效率提高 自动化、高速化、节能化 安全技术、防污染技术
世界商船队的总体规模
1995年,世界船队总运力为6.7亿载重吨,2000年增长 到7.5亿载重吨,2007年进步发展到10亿载重吨经历了 长期的发展,世界海运船队实现了专业化分工。 据ISL统计,截至2008年7月1日,世界商船队(下文除非 特别说明,所统计船舶均指300 GT及以上吨位的船舶)保 有量为45 257艘,111 487. 7万载重吨,以载重吨计同 比增长6.8%,增幅与2007年基本持平。其中液化气运输 船由于大量交付,增幅高达17.2% ,超越集装箱船而成为 各船种之首;其次是集装箱船为13%;以下依次是散货船 7.7%、油船4.5%、杂货船3.2%、客船2.6%。另外, 化学品船船队保有量也继续着去年的负增长态势,为0.6%,不过己较去年的-9.6%明显趋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