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市“五水共治”工作方案(最新)

全市“五水共治”工作方案(最新)

全市“五水共治”工作方案(最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x市“五水共治”决策部署,深入推进x 年“五水共治”各项工作,持续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治源治本、截污控源,深化“双九”治理,通过实施“五水共治”十大举措,切实有效解决我市水环境治理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实现全域污水零直排,河道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二、工作举措
(一)进一步推进雨污水管网规划建设。

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变化,修编全市排水专项规划。

同时排定近、中、远期管网建设计划,有序开展建设。

年内重点解决有机更新重建区块、塔下洲上游城区范围排水管网以及部分破损严重的主干管等突出问题。

(二)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加快推进双江湖净水厂扩建、赤岸污水厂扩建、佛堂污水厂扩建、武德净水厂新建等项目,切实解决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问题。

要倒排计划,确保完成年度建任务,到x年底,全市污水处理规模达到76万吨/日。

(三)进一步提升固废处置能力。

加快推进华川集中供热二期(污泥处置)项目,确保2020年底前规模400吨/天(含水率80%)的污泥处置中心投入运行。

加快推进餐厨垃圾处置项目,9月底前一期规模230吨/天(餐饮垃圾100吨/天+厨余垃圾100吨/天+油脂
30吨/天)的x市再生资源利用中心项目调试运行,切实提升危险废物、污泥、餐厨、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处置能力。

(四)进一步提升雨水收集治理水平。

在x年试点治理基础上,结合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创建,6月底前完成68家重污染企业的初期雨水治理。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完成城区部分区域的初期雨水治理。

通过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初期雨水对河道水质造成的影响。

(五)进一步提升“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水平。

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6月底前完成剩余73个城镇、工业区块“污水零直排区”创建,12月底前完成10个未实施雨污分流区块(因有机更新暂缓)的改造工作,确保年底前全域完成源头治理,城镇雨污分流、农村污水接户率水平显著提升。

对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标改造,确保出水水质达标排放,10月底前完成11个村自建终端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对14个完成新农村建设村庄实施雨污分流截污纳管,12月底前完工12个村,移交运维9个村。

(六)进一步提升污水厂进水浓度。

加快完成全市污水管网四级水质水量管控点位测定及平面图标注,合理布局管网水质水量考核点位,进一步推进污水减量化,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浓度,减少清水及低浓度污水纳管入厂,力争实现各污水处理厂入厂水质浓度在x 年的基础上提升10%以上。

(七)进一步提升“六小”行业管控能力。

进一步加强“六小”行业治理,建立健全“六小”行业涉水长效运维管理机制,健全运维管理队伍,出台运维管理标准。

组织开展“回头看”行动,重点督查
“六小”行业污水无序排放反弹问题。

结合“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推动“六小”行业规范化、标准化行示范区创建,年内创建11个区块。

(八)进一步提升“五水共治”示范村镇创建水平。

在x年度“五水共治”示范村创建基础上,围绕小微水体、雨污分流、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内容,继续推行示范村、镇(街道)创建。

制定创建“五全”标准,x年10月底前完成“五水共治”示范村创建59个,年底前完成2个“五水共治”示范镇街创建。

(九)进一步提升运维规范管理水平。

加强各类涉水设施运维管理,确保持续稳定运行,形成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的运维管理标准。

加大水务集团负责的市政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农村生活污水运维考核力度,推进市政雨水管网的移交运维,实行市政排水设施的一体化运维;按照“属地负责”的原则,镇街加强辖区内的排水管网设施和预处理设施的运维管理工作,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检查考核力度。

(十)进一步提升智慧治水水平。

建设完善集综合展示、实时监控、人员管理、水量调度、任务派发、辅助决策等智慧化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城乡的智慧排水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程实时有效监控管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细化工作内容,强化工作举措,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十大举措落实到位。

各镇(街道)要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实行挂图作战,确保治水工作力度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