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订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制订依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年版)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版)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19版)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日常经营安全管理。
四、内容:
1.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2.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3.各员工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4.非仓库人员进入仓库,应当先经仓库管理人员批准,进行登记《仓库外来人员登记》后才能进入,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仓库。
5.严禁在仓库内设置宿舍、厨房。
6.用火安全管理
6.1禁止在仓库内吸烟、使用明火。
6.2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进仓库。
7.用电安全管理
7.1禁止在仓库内私接电线。
7.2禁止使用取暖器等大功率电器。
7.3仓库内应使用低温节能灯具,严禁使用卤钨灯等高温灯具及超过60W的灯具。
7.4禁止将电瓶车等骑到仓库充电。
7.5每日到岗后及下班前应当检查电源线路、插座、电气设备的使用状态,下班前应当关闭门窗、切断非必要电源。
7.5各种设备和仪器不得超负荷和带病运行。
电器或线路故障,应当及时停用、检查维修,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8.1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应当保持畅通,严禁堆放物品、锁闭出口、设置障碍。
8.2防火卷帘、防火门两侧1m范围内不应放置物品,防止紧急情况时物品倒塌导致防火卷帘无法正常下降、防火门无法正常开启。
8.3应急照明灯具、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当保持完好、有效。
9.消防设施管理
9.1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9.2消火栓箱门、灭火器箱门不得上锁,箱内设备应当齐全、完好。
9.3仓库内应按照火灾危险级别当配备相应灭火级别的ABC型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灭火器),不能配备使用碳酸氢钠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
10.培训管理
10.1每年至少组织进行一次消防培训,积极参与工业园区组织的灭火和消防应急疏散预案演练。
10.2培训内容应当包括:①仓库火灾危险性;②安全管理制度;③仓库安全疏散路线;
④建筑灭火设施和器材使用方法。
11.储存作业安全管理
11.1库房地面应当平整、无裂缝、无积水、无地面沉降、无地面铺设材料脱落损坏、无坑,防止货物倒塌。
11.2堆码货物应当整齐,不能倾斜,防止货物倒塌。
11.3堆码货物不应超过货物包装标识层数,防止货物变形倒塌。
11.4养护员应当认真检查各设施设备,有损坏的及时更换,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12.其他安全管理
12.1卸货车辆不应堵塞、占用消防车道、消防救援场地。
12.2放置消防器材的地方严禁对方其他物品。
12.3养护员应当每月检查维护灭火器材。
12.4做好避光、通风、防潮、防腐、防火、防暴、防虫、防鼠、防盗等安全工作。
12.5放鼠笼内不得使用任何食物作为捕鼠诱饵。
12.6仓库内货物严格按照五距要求,货物到墙、柱距离大于30cm,货物到灯、顶的距离大于50cm,跺间距不小于5cm。
12.7储存作业区内的人员不得有洗漱、就餐、饮酒、吸烟、打闹、嬉戏等行为。
12.8员工个人物品应存放于指定区域,不得带进储存作业区;药品储存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储存管理无关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