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__班第__组编号___姓名___小组评价___课堂表现___老师评价___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重点与难点】重点: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难点: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预习自学】【疑难阐释】重要概念:实业救国---------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
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
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
实业救国论风行于20世纪初,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获得了初步发展,同时帝国主义国家在清朝廷卖国政策帮助下,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主权,民族灾难空前严重,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也日趋高涨。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步发展,提高了资产阶级人物投资办新式工商业的兴趣。
帝国主义的猖狂的殖民掠夺,激起广大人民爱国救亡的义愤,资产阶级也感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更加致命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相号召的实业救国论,成了一个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又具有广泛影响的议论。
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上涨,造成通货膨胀。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增加。
政府通常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等原因增发货币。
官僚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密切结合,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动人民而形成。
民族资本主义---------指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中等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中等规模和小规模的城乡资本主义经济。
相对于官僚资本主义而言的。
从经济地位上讲,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小资本,而官僚资本是大资本。
相对于外国资本主义而言,它是本国自己的资本主义。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一)发展特点1.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先天不足)2.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极其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地域分布不平衡;(后天畸形)3.发展曲折,举步维艰。
原因:1.缺乏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2.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
(二)地位和作用:资本主义是先进的经济因素,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1.经济:促进自然经济解体,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和市场化。
2.政治:推动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
3.文化:促进近代民主思想和科学文化发展。
二.中国近代化问题(一)含义: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
1.经济:工业化、市场化 2.政治:民主、法治化 3.文化:理性、科学化(二)概况1.历程:经历“器物(技术)-制度-思想”层次的演变。
2.特点:近代化进程发展曲折,举步维艰。
(1)经济上,近代工业比重小,重工业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政治上,民主、法治化的进程缓慢,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
(3)文化上,近代科学、教育和文化有所发展,但封建思想意识仍有深刻影响。
3.动力:中国近代化的推动力主要是来自于外部(西方侵略与西方文明);地主、官僚资产阶级运用政权力量被动适应;民族资产阶级推动了近代化,但没有能够主导中国近代化进程。
4.阻力: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
【预习自测】1.《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2.1895年至1911年,上海新办民族资本经营的工厂112家,占全国总数的25.1%,开办资本2799.2万元,占全国总额的28.6%。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3.(2007·海南历史·13)1901~190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其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4.下表是1912A5.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环境安定B.列强放松经济侵略C.政府政策支持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6.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
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
”这反映了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7.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
”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D.是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8.《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
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你选择解决这种形势采取的方法为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C.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9.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采用机器生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其积极作用表现在()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②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③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发展壮大④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0.1937年,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这说明A.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互利双赢B.官僚资本实力雄厚,领导了民族工业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D.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以谋求发展1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迈入近代化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过了曲折发展的历程。
下列评述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相对应的是A. 1840年为最高,以后递减,最终消灭于1949年前后B.开始于洋务运动期间,抗战结束前后为最高,最终消灭于1949年后C.起于1840年,“一战”期间发展低落.以后又上升,至1949年前后退出D.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战”期间最高,以后递减,解放以后稍有提高,终于在1956年三大改造【合作探究】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材料二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材料三1936年100元法币可以购买一头牛,1948 年100元法币只可以购买到四分之一盒火柴。
——(美)伊佩霞《剑桥中国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
(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6分)(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7分)【我的疑问】第十课答案【问题引导】1.(1)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反帝爱国运动地推动;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2)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①主要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遭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②先天不足,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③后天畸形,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3)启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阻碍了民族企业的发展,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客观上抵御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促进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2)政治上,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产生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预习自测】1——5 DDCCC 6——10 DAABC 11 D【合作探究】12【答案】(1)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
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
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2)曲折而艰难地发展。
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
(3)处于困境。
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
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
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