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飞行原理 空气动力
飞行包线
定义:以飞行高度、飞行 速度、载荷系数等飞行参 数为坐标,以飞行中的各 种限制条件为边界组成的 一条封闭曲线。 飞机在飞行中出现的各种 飞行参数的组合只能出现 在飞行包线所围范围以内 或飞行包线的边界上。 飞机的平飞包线受最大升 力系数、飞机结构强度、 发动机可用推力的限制。
速度--过载包线(机动包线和突风包线)P60
飞机平飞速度范围
定义:从最小平飞速度到最大平飞 速度。表征飞机的平飞性能好坏。 飞机平飞包线(p59,60)
最左边边界线为最小平飞速度线, 边界线各点表示的速度大于相应 高度的失速速度。受到最大升力 系数和发动机可用推力的限制。 此边界线左边各点所表示的高度 和速度组合不会在飞行中出现。 最右边的边界线是最大平飞速度 线(高空用马赫数表示)。低于 巡航高度时受飞机结构强度限制 最大平飞速度减小;高于巡航高 度时,最大平飞速度受发动机可 用推力限制。边界线右边各点的 高度和速度组合不在飞行中出现。
Y 0 Lo W X 0 Po Do M z 0 M A M B
俯冲拉起时受载情况
如果作用在飞机上的外载荷不能满足平衡方程, 飞机就会做变速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会发生 变化,改变原来的飞行状态。比如:
P>D,飞机会加速飞行; L>W,飞机会产生向上的曲线飞行; MA≠MB,飞机会抬头或低头, 产生绕机体横轴OZt 的转动角加速度等等。
飞机平飞所需推力 发动机的可用推力
飞行高度的限制 飞机结构强度限制
动压: qmax
1 2 vmax 2
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发动机的可用推力减小)。 .剩余推力:发动机的可用推力大于飞机 平飞所需推力的部分。 剩余推力是飞机平飞加速和等速爬升的必 要条件。 限制飞机最大平飞速度的因素:发动机可 用推力和飞机结构强度。
以飞行速度和过载系数为坐标,以最大和 最小飞行速度,最大正、负过载系数为边 界画出的飞行包线。它表示飞机结构在不 同飞行速度下的受载情况,是选取飞机结 构强度设计情况的依据。 最大正过载表示飞机承受的气动升力指向 机体立轴的正向并达到最大; 最大最负过载表示飞机承受的气动升力指 向机体立轴的反向并达到最大; 最大速度表示此时飞机的载荷或升力不一 定最大,但机翼表面的局部气动载荷很大, 压力中心靠后,考验机翼结构局部强度的 严重受载情况。
接地速度
定义:飞机在着陆过程中,接地瞬间的速度。 接地速度越小越好,因为接地速度越小飞机着陆 越安全,着陆滑跑的距离也越短。 V接=k((2W)/(CL接S))½
其中k是考虑到飞机要向前飘落一段才接地,接地速度 有所减小而选取的一个略小于1的修正系数。飞机的接 地速度要比升力平衡重力所需速度略小一些。
起飞
离地速度
1/ v离 2W) CL离S))2 (( ( /
起飞距离 从开始滑跑到飞机越过安全高度时所经过的水平 距离。 三个阶段:起飞滑跑加速、拉起离地和上升到安 全高度
飞机着陆
定义:安全高度(高于着陸表面15米— CCAR-25)下滑-拉平-平飞减速-飘落触地滑跑停机,五个阶段的全过程。 主要性能指标:接地速度、着陸滑跑距离和 着陸距离。 影响着陆性能的主要因素:着陸重量、大气 条件(密度、风向等)、接地时的迎角(正 常应取允许的最大值)、增升增阻装置和发 动机的反推及刹车装置的使用等。
刚体运动平衡方程
X 0, Y 0, Z 0 M X 0, M Y 0, M Z 0
飞机水平直线匀速飞行时的平衡方程
飞机水平直线匀速飞行时的平衡方程
外载荷:飞机重力W、气动升力L0、气动阻力D0 和 发动机推力P 是一个平衡力系,满足六个平衡方程。 由于作用在飞机上的载荷左右对称,六个平衡方程 中的∑Z=0和∑MX=0、∑MY=0方程自然满足,所以, 保持飞机水平匀速飞行,作用在飞机上的外载荷就 必须满足以下各式:
m—飞机的质量;W—飞机的重力; g—重力加速度。
载荷系数
除了飞机重力外,作用在飞机上的其他外载荷沿 飞机机体坐标轴方向的分量与飞机重力之比称为 飞机在该方向的载荷系数。用n 表示。 飞机在y 轴方向的过载系数等于飞机升力Y 与飞 机重量W 的比值
Ny=L/W 飞机结构强度主要取决于Y轴方向的过载。
载荷系数的大小表示外载荷是飞机重力的几倍, 正负表示外载荷的方向。
过载系数的大小和方向(正、负)
飞机的重心过载取决于飞行时升力的大小和方向。 升力与y 轴正向一致时取正号,反之则取负号。 飞行中遇到向下的强大突风,可能使飞机升力向 下,产生负过载。 飞机从平飞减速緩慢转入下滑,过载是小于1.0 的正数。 飞机从平飞突然推杆进入俯冲,可能产生负过载。 飞机从下滑急速拉起,可能产生很大的正过载。 飞机等速直线水平飞行,过载系数等于1.0。
飞机随重心转动的自由度
3.2 飞行时作用在飞机上的 外载荷及其平衡方程
飞机上的外载荷:重力、空气动力和发动 机推力 飞机的平衡是指作用于飞机的各力之和为 零,各力重心所构成的各力矩之和也为零。 飞机处于平衡状态时: ——飞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 ——也不绕重心转动。飞机的平衡包括俯 仰平衡、方向平衡和横侧平衡
3.1 飞机重心、机体坐标
基本概念:
飞机机体以及飞机上所装载的所有设备、燃油、 货物、乘员等重量之合叫做飞机的重力,用符 号W表示。 飞机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飞机的重心。 飞机重心的位置常用重心到平均气动力弦前缘 距离XW和平均空气动力弦长bA之比的百分数来 表示 XW平均=(XW/bA)× 100%
飞机的平均气动力弦MAC (Mean
Aerodynamic Chord)
飞机机翼的平面形 状确定后,对应一 个假想或相当的矩 形翼,该矩形翼产 生的面积、气动力 及俯仰力矩都与原 机翼等价,该矩形 翼的弦即为平均气 动力弦MAC,其长度 cA和位置lA取决于 机翼的平面形状
lA
c0 c1 cA c0 c1
飞机机体坐标系O(Xt,Yt,Zt)
y立轴
Mz
My Mx
z横轴
飞机的自由度
空间一个刚体的运动,可以用其重心的质点平移运 动和绕其重心的旋转运动两种运动的叠加来描述。 有六个自由度:三个平移和三个转动。 飞机重心运动轨迹代表整架飞机的运动轨迹。空间 一个质点的运动有三个平移自由度;分别是沿地面 坐标系的X、Y、Z 三个轴的平移运动。 机体绕重心的转动运动有三个转动自由度;机体绕 重心转动的自由度也有三个:分别是绕Xt轴的滚转、 绕Yt轴的偏航和绕Zt轴的俯仰 。
着陆滑跑距离
定义:飞机从接地点开始,经滑跑减速直至完全 停止下来所经过的距离叫着陆滑跑距离。 影响因素:接地速度的大小、滑跑减速的快慢有 关。 接地速度越小,滑跑减速越快,着陆滑跑距离就 越短。 为了使飞机在滑跑中很快将速度降下来,着陆后 要打开减升增阻的扰流板,使用发动机反推装置 和刹车。
平飞所需功率:推力用于克服阻力,平飞需用推 力取决于平飞所需速度对应的飞机阻力。功率等 于推力与速度的乘积。
N平飞 P平飞 v平飞
式中P平飞是保持飞机以V平飞 速度飞行时需要的推 力,叫做平飞时的需用推力。
巡航飞行
剩余功率
最大平飞速度 一般是指发动机满油门状态下,飞机做水 平直线飞行时所能达到的最高稳定平飞速 度。 相关因素:
飞机水平转弯,进入俯冲,俯冲拉起等机动飞行 都是在不平衡外载荷作用下进行的变速运动。
飞机俯冲拉起时的受载情况
L sin m a (W / g ) ( / R)
2 n
图中表示飞机进行俯冲拉起时的受力情况。在拉 起过程中,飞机以速度V沿半径为R的圆形轨迹做 圆周运动,速度的方向在不断地变化,它运动的 向心加速度为an=V2/R。迫使飞机产生向心加速度 的向心力等于飞机的质量和向心加速度的乘积, 即Fn=m×an=(W/g)×(V2/R)
3.4 巡航飞行
飞机巡航飞行应满足的平衡条件:升力等 于重力、推力等于阻力。 平飞所需速度:飞机在某高度上保持平飞 所需的升力(等于重量)对应的飞行速度。 平飞速度 1
2 平飞 2W / CL S) (
影响平飞所需速度的因素: 飞机重量:重量愈大所需速度愈高。 升力系数:取决于飞机的迎角,迎角减 小所需速度就高。 空气密度:取决于飞行高度和大气温度, 飞行高度高或气温高所需速度就高。 机翼面积:面积大所需速度就低。
水平转弯
定义:飞机在水 平面内连续改变 飞行方向的曲线 运动。航向改变 角度大于360度, 叫水平盘旋;小于 360度叫水平转弯
飞机在进行水平转弯时,运动的轨迹由直线变为 曲线。飞行速度大小虽然没有改变,但运动速度 的方向却在不停地变化。速度方向的改变,说明 飞机运动有向心加速度an ,向心加速度大小可表 示为: an = V ——飞机飞行速度; R ——转弯航迹的半径。 加速度方向垂直于航迹的切线,指向航迹的中心 式中:
影响因素:飞机着陆接地速度和飞机着陆重量、 空气密度以及接地时的升力系数有关。
着陆安全事项
如果着陆重量过大或机场温度较高或在海拔较高 的机场着陆,都会造成接地速度过大,使飞机接 地时受到较大的地面撞击力,损坏起落架和机体 受力结构;也会使着陆滑跑距离过长,导致飞机 冲出跑道的事故发生。 着陆时的重量不能超过规定的着陆重量。 在不超过临界迎角和护尾迎角的条件下,接地迎 角应取最大值,增升增阻的后缘襟翼在着陆时要 放下最大的角度,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升力系数减 小接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