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外名著阅读一、《童年》1、《童年》是苏联(国家)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转体小说三步曲中的第一部。
其它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之前曾做过纤夫,随着家业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各举一个情节:(1)与外祖母喝茶,茶叶要一片片数(吝啬);(2)他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贪婪)。
(3)经常毒打外祖母及孩子们,阿廖沙因为染坏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大病了一场(专横、残暴)。
4、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
5、在这样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阿廖沙过早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6、外祖母性格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有圣徒一般宽大胸怀,她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
7、乐观淳朴的小茨冈,正直的格里戈里,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保持生活的勇气、信心。
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的人。
8、阿廖沙读完小学三年级,靠捡破烂挣钱。
9、列宁鼓励高尔基把童年经历写出来。
10、外祖父染坊起火,外祖母把硫酸从火中拿出来。
11、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的是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
12、“我”是因为父亲去世,和妈妈一起到外祖母家里的。
在外祖母家中“我”最喜欢的人是外祖母,最讨厌的人是外祖父。
13、《童年》刻画了许多人物形象,如正直勇敢的阿廖沙,善良乐观的外祖母,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14、阿廖沙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是“好事情”,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回答一句好事情而来的。
15、在污浊的环境下,阿廖沙身边也有一些好人,多次舍身用自己的胳膊挡住外祖父的鞭子的小茨冈,对主人公心灵产生极大影响的房客是好事情。
16、小茨冈因为外祖父的怂恿才偷东西。
17、《童年》以主人公的独特眼光审视社会与人生,从而表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与没落。
18、根据阅读经验,回答问题。
“你(阿廖沙)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说!”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雪白的牙齿。
虽然黑嘿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1)这里的“她”是谁?外祖母。
(2)小说中“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要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的光明定会到来。
19、名著阅读天空“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选文出自名著《童年》,作者高尔基,文中的好孩子指的是阿廖沙,从上文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事能干的“好孩子”。
二、《鲁滨逊漂流记》1、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成长中青少年都看一看,这本书叫《鲁滨逊漂流记》。
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经历;第二部分小说主体,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陆路从葡萄牙回到英国途中遇到的故事。
2、《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鲁滨逊,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3、他在荒岛上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做陶器。
4、在岛上第24年,曾救了一个野人取名星期五,受野人梦境启发。
他教这个野人读圣经使他成为一个忠实的奴仆。
5、他在岛上共度过28年2月19天。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通过人物自白串联起来,语言朴实、生动。
6、鲁滨逊第15年发现野人脚印,吓得他三天没敢出门。
7、《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作者是英国笛福写的,主人公是世界文学史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型形象。
8、写出主人公在岛上的两个情节,造独木舟、智救星期五,主人公写日记是把荒岛命名为绝望岛。
9、鲁滨逊在巴西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10、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
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11、1686年12 月19日,鲁滨逊带着(仆人)星期五乘船离开海岛,重返家乡。
三、《繁星·春水》1、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是儿童文学家、我国现代第一位女作家。
2、三大主题母爱、童真、自然,核心爱的哲学,而母爱是爱的哲学根本出发点。
三大主要内容是(一)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三)对人生思考和感悟。
3、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写的,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集子里。
4、文中对母爱的颂扬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奠定了深沉细腻的感情基调。
文中对大自然写的最多的是大海。
5、诗集中的小诗,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上清新淡雅、晶莹明丽、明白晓畅、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6、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7、冰心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8、《繁星》《春水》中的诗篇表现出诗人对于母爱、童真、自然的见解。
9、冰心的诗有丰富的哲理,并恰当地运用对比,如:“言论的花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
”10、冰心在《繁星》里回忆童年的美好:“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11、冰心的《繁星》诗里发人深省的格言式小诗触目皆是,如:“成功的花,是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遍洒了牺牲的血雨。
12、冰心早年艺术上,追求“满蕴着温柔,微笑着忧愁”的境界,她的诗也具有这些特点。
四、《格列佛游记》1、斯威夫特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写的《格列佛游记》把读者带进奇异幻境。
2、《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英国船医(身份)格列佛(人物),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3、他描写小人国利里普特(国名)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他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大人国制度古朴民风淳朴;小说第三卷通过对飞岛国等五国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第四卷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
马是理想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4、在小人国,选拔官员根据在一条悬空绳子上跳舞技术好坏而定。
5、“雅虎”网站是格列佛在“马国游记”中提到的怪物“耶胡”名来取名的。
6、格列佛第一次出游,乘坐的船是羚羊号,第三次出游乘坐的船是好望号,第二、四次船名一样,都叫冒险号。
7、格列佛在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中,最危险的经历被小猴逮到屋顶耍弄。
8、在小人国,格里佛用小便浇灭皇宫大火,皇后引为奇耻大辱,要报复他。
9、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
10、格列佛曾帮助利里普特把另一小人国五十艘战舰独自一人拉过来。
11、在大人国的农夫面前,格列佛像鼹鼠般大小,被农夫当做玩物带回家。
12、逐渐地,格列佛思乡之情日益浓烈,在一次随国王巡视边境时佯称有病,去海边呼吸新鲜空气。
当他在岸边钻进小木箱睡觉时,一只大鹰将木箱叼走。
后来木箱落入大海,被路过的船只发现,里面的格列佛获救,终于又回到英国。
13、第三卷写的是飞岛国。
这一卷比较松散,铺得很开,写格列佛以勒皮他(飞岛)游历为中心,兼及巴尔巴尼亚、拉格奈格、格勒大锥和日本四个地方的游记。
14、友谊和仁慈是慧骃马族的两在美德。
15、《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小人国的宫廷游戏有两种,一种是绳上跳舞,另一种是在棍子上跳来跳去。
表演的是那些正在修补朝廷中重要官职的人和希望得到皇帝宠幸的人。
五、《骆驼祥子》1、小说《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有著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还有话剧《茶馆》和《龙须沟》,《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
2、祥子原先性格老实、健壮、坚忍、自尊自强、吃苦耐劳,后来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通过祥子变化,老舍无情批判了这一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
3、祥子最大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第一次辛苦才攒钱买了一辆车,这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卖骆驼的钱加上攒的钱,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三次他和虎妞结婚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只好把车卖掉安葬虎妞。
4、还有各色人物,残忍霸道的刘四,大胆泼辣而有些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还有大学教授曹先生等。
5、祥子命运转折的关键之处是祥子为曹先生拉包月,眼看就要凑足买车的钱,却被孙侦探敲诈一空,第二次买车希望的破灭,促成祥子与虎妞的悲剧婚姻,这是祥子命运转折的关键之处。
6、《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出身是农民。
7、《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北平城拉车。
8、《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的车子,却冒险地牵回了三匹骆驼。
9、《骆驼祥子》中的“骆驼祥子”的外号在什么时候起的?祥子卖了骆驼之后。
10、《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曾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1、他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这部作品叫《骆驼祥子》。
与人力车夫相关的两位女性是虎妞和小福子。
六、《朝花夕拾》1、《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不同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回忆性散文。
2、从“仇猫”讲起,刻画“正人君子”们除了有媚态,更有凶残的一面,追忆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隐鼠遭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3、《二十四孝图》从诅咒现实的反对白话者入手,追忆童年,由儿童读物,联想到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虚伪与残酷,批判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值得效仿的是黄香扇枕和子路负米,容易做到的是陆集怀橘,值得怀疑的是哭竹生笋,有性命之虞的是卧冰求鲤。
4、《五猖会》主要内容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