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安全教育教案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基
本
部
分
以后随着体质的增强,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运动强度,再进行大运动量的项目。离退休者由于年龄比较大,因此不宜进行强度高的运动,太极拳、气功、散步、慢跑、门球、广播体操等活动可怡情养性、延年益寿。
(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项目
最好的健脑运动:一般来说,运动都能健脑,同时,运动还可提高心脏功能,加快血液循环使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凡是增氧运动都有健脑作用,尤其是以弹跳运动为佳,如跳绳、踢毽子等能供给大脑以充分的能量。
发展专项耐力素质的基本方法:采用反复的专项练习或接近专项比赛负荷的练习,或负荷量大于专项比赛的练习。
九、发展灵敏素质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基
本
部
分
(一)何谓灵敏素质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突变和复杂的情况下,灵活、快速而准确完成动作的能力。
(二)增强灵敏素质的方法
(1)灵敏素质的发展取决与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要求采用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如体操、球类活动、游戏、武术以及一些对抗性的项目的锻炼。
(2)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
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幅度逐渐加大的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拉伸方法。
在运用该方法时用力不宜过猛,幅度一定要由小到大,先作几次小幅度的预备拉长,然后加大幅度,从而避免拉伤。每个练习重复5~10次(重复次数可根据专项技术需要而增加)。
主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自己的力量拉伸,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同伴的帮助或负重借助外力的拉伸,但外力应与运动员被拉伸的可能伸展能力相适应。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
教案本
课程名称:
体育与健康
教材版本: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授课学期:
2017/2018第一学期
授课班级:
15焊接2、16机修2/16汽修234567
任课教师:
陈成荣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授课教学计划、教案检查审批表
教师姓名
陈成荣
任教科目
体育与健康
任教班级
15焊接2班、16机修2班、16汽修2、3、4、5、6、7班
授课安排
段考前周周课时节共节
段考后周周课时节共节
总课时
节
其中授课节复习节实验节
提前备课节数
节
授课计划
制定情况
教案检查情况
第一次
专业组长意见
签名:
年月日
系(部)主任意见
签名:
年月日
第二次
专业组长意见
签名:
年月日
系(部)主任意见
签名:
年月日
教师备课要求
一、要精通教材的字、词、句、篇章结构和内容。
二、要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
第六,出汗情况:运动时出汗的多少和气候、运动程度、衣着、饮水量、训练水平及身体素质有密切的关系,如果突然发现大量出汗时,可能是过度训练,应调整运动量。记录应写出汗常、出汗减少、出汗增多,大量出汗。
第七,脉搏:脉搏次数和训练水平有密切关系。如果其他因素相同,脉搏减少,说明训练水平提高。在自我监督中常用早晨脉搏来评定训练水平和身体的机能情况,若早晨脉搏逐渐下降或不变,说明身体反应良好,训练有潜力;若每分钟增加十次以上,说明身体反应不良,要找出原因及时处理。记录为每分钟的脉搏数,每天记一次。
第八,体重:参加体育锻炼后,体重可能有三种变化:第一种是刚参加训练的人,身体里水分和脂肪大量消耗,体重下降。第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体重比较稳定,运动后减轻的体重能逐渐恢复。第三种是长期坚持锻炼的人,肌肉逐渐发达起来,体重有所增加,而且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不变。进行医务监督最好每周早晨测量体重一次,填上公斤数。也可在运动前后分别测量体重,以体重的差数,观察运动量掌握的情况。
发展肌肉爆发力的基本方法:负重练习,跳跃练习等。
发展肌肉力量耐力的基本方法:徒手或负较轻重量的反复跑或跳跃100-600米。
七、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
(一)何谓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人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快速动作的能力。
(二)增强速度素质的方法
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有:
(1)运用各种突发信号,进行反应速度的练习。
课 的 类 型
理 论 课
教 学 方 法
讲 授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基
本
部
分
一、运动与医务监督:
一、体育锻炼(运动)的原则
(一)全面发展原则
(二)因人而异原则
(三)循序渐进原则
(四)持之以恒原则
(五)体育卫生原则
二、体育卫生常识
(一)准备活动
(二)整理活动
(三)运动与合理饮食
1、合理进食
2、合理饮水
上述方法可单独采用亦可混合运用,练习时间根据需要确定。
(3)发展柔韧素质可采用的手段
在器械上的练习:利用肋木、平衡木、跳马、把杆、吊环、单杠等。
利用轻器械的练习:利用木棍、绳、橡皮筋等。
利用外部的阻力练习:同伴的助力、负重等。
利用自身所给的助力或自身体重的练习:如压腿时双手用力压同时上体前压振;在吊环或单杠上作悬垂等。
(2)在各种变化和复杂的条件下练习,能提高反应能力,发展灵敏素质。
(3)灵敏素质的发展有赖与其他素质的发展,可通过全面发展其他素质的方法赖发展灵敏素质。
十、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
(一)何谓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转动能力。
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主要有三:
(1)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形态的结构机能。
第二,运动心情:经常运动的人,一般是愿意参加运动,如果训练方法不当或过度疲劳,则对运动不感兴趣或产生厌烦感觉,记录为:很想锻炼,愿意锻炼,不想锻炼,厌烦锻炼。
第三,食欲情况:由于参加运动时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身体里的营养物质便来补充,所以经常运动的人,食欲较好,饭量较大,在过度训练时食欲便会减退,饭量减少,但这和刚运动后不想马上吃饭要区分开。记录为食欲良好、食欲一般、食欲减退、厌食。
(2)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反复进行练习。如50米、100米。
(3)利用外界特定的条件(顺风跑、下坡跑)、减轻器械的重量反复进行快速练习等。
八、发展耐力素质的方法
(一)何谓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是有机体胜利技能和心里素质的综合表现。
(二)增强耐力素质的方法
发展一般耐力素质的基本方法:采用长时间强度较小的慢跑,越野跑,球类活动,游泳,滑冰,爬山等。
三、要设计好教材的时间安排、教学过程、作业设置。
四、要做到“五备”
1、备大纲: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做到深浅适当。
2、备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抓住重点、突出难点。
3、备方法:掌握备课的技能技巧。
4、备学生:要从不同的学生水平出发,因材施教。
5、备教具:要通过教具演示,使深奥的、复杂的变为直观教给学生。
五、要做好板书设计,深入分析教材,理清脉络,抓住中心,用简洁的文字或图形把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展现于黑板上,让学生易于理解、易于记忆。
自我监督是在体育锻炼期间,经常观察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理机能变化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评定运动量的大小,早期发现过度疲劳,预防运动性伤病。自我监督可以从以下十点着手:
第一,一般感觉:经常运动的人总是体力充沛、精神愉快的,但在过度训练前就会感到软弱无力,精神萎靡不振,易疲劳,易激动,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记录为良好、一般、不好。
第四,睡眠情况:经常运动的人,神经系统的功能比较稳定,一般睡眠良好,躺下后很快入睡,睡的熟,不易醒,早晨精神振奋,全身有力。如果晚上出现失眠、屡醒、多梦,早晨起来头晕、没精神,说明训练方法不当或运动量过大。
第五,不良感觉:在参加剧烈运动后,由于身体过度疲劳,往往出现四肢无力,肌肉酸痛,不愿活动,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休息几天就会好转。如果在运动后还有头晕、恶心、心慌、气短、心前区疼痛,则表示运动方法不妥或运动量过大。记录时有什么感觉就写什么感觉。
(二)身体素质的增长
身体素质的发展存在着自然增长的现象,但各种身体素质的增长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顺序有先有后,并存在男女性别差异,呈现出波浪式和阶段性的特点。
六、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
(一)力量素质的概念
力量是身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质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两种形式。
(二)增强力量素质的方法
(2)胯关节的韧带肌腱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3)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对抗肌之间的协调性的改善。
(二)增强柔韧素质的方法
(1)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拉伸方法
缓慢的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一定酸、胀、痛的感觉位置并略有超过,然后停留一定时间的练习方法。
这种方法可减少或消除超过关节伸展能力的危险性,防止拉伤,由于拉伸缓慢不会激发牵张反射。一般要求在酸、胀、痛的位置停留6秒~8秒,重复6~8秒。
最好的抗高血压运动:可供高血压病人选择的运动方式有散步、骑自行车、游泳等。
(二)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时间
1、清晨运动:运动时间不宜太长,运动量不能过打,以免大脑皮质由兴奋转为抑制,造成上午上课打瞌睡,影响学习,运动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之内,可以选择做操或者中距离慢跑。
2、课间活动:虽然中有短短10分钟左右,却是宝贵的锻炼时间,可有效的回复疲劳,保健身体。
最好的改善视力运动:打乒乓球时,双眼以球为目标,不停地上下调节运动,可以改善睫状肌的紧张状态,使其放松和收缩;眼外肌也可以不断活动,促进眼球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眼睛视敏度,消除眼睛疲劳,从而起到改善视力的作用。乒乓球在我国普及程度很高,是我国的“国球”。打乒乓球不但能够锻炼身体,而且可以治疗眼睛疲劳。
第九,肺活量:运动能使呼吸功能显著增强,肺活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往往表现出呼吸功能的好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能使肺活量增加,但是在过度疲劳时,肺活量就会减少。没有肺活量计的地方,也可用呼吸次数来大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