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豆杉 (中国特有树种)

红豆杉 (中国特有树种)

红豆杉(中国特有树种)红豆杉(学名: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是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60-100厘米;树皮灰褐色、红褐色或暗褐色;冬芽黄褐色、淡褐色或红褐色,有光泽,芽鳞三角状卵形,背部无脊或有纵脊。

叶排列成两列,条形,微弯或较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

雄球花淡黄色,雄蕊8-14枚,花药4-8(多为5-6)。

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中,常呈卵圆形,上部渐窄,稀倒卵状,微扁或圆,上部常具二钝棱脊,先端有突起的短钝尖头,种脐近圆形或宽椭圆形。

心材桔红色,边材淡黄褐色,纹理直,结构细,坚实耐用,干后少开裂。

可供建筑、车辆、家具、器具、农具及文具等用材。

为中国特有树种,产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云南东北部及东南部、贵州西部及东南部、湖北西部、湖南东北部、广西北部和安徽南部(黄山),常生于海拔1000-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部。

江西庐山有栽培。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1] )中文学名红豆杉拉丁学名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 别称卷柏(峨眉)、扁柏(宝兴)、红豆树(宣恩)、观音杉界植物界门裸子植物门纲松杉纲目红豆杉目科红豆杉科族红豆杉族属红豆杉属种红豆杉变种南方红豆杉命名者及年代(Pilger) Rehd., 1919目录1 形态特征2 主要变种3 产地生境4 生长习性5 盆栽养护6 病虫防治7 物种现状8 保护级别9 主要价值▪经济▪药用▪园林▪环保10 相关报导形态特征红豆杉是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60-100厘米;树皮灰褐色、红褐色或暗褐色,裂成条片脱落;大枝开展,一年生枝绿色或淡黄绿色,秋季变成绿黄色或淡红褐色,二、三年生枝黄褐色、淡红褐色或灰褐色;冬芽黄褐色、淡褐色或红褐色,有光泽,芽鳞三角状卵形,背部无脊或有纵脊,脱落或少数宿存于小枝的基部。

叶排列成两列,条形,微弯或较直,长1-3(多为1.5-2.2)厘米,宽2-4(多为3)毫米,上部微渐窄,先端常微急尖,稀急尖或渐尖,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中脉带上有密生均匀而微小的圆形角质乳头状突起点,常与气孔带同色,稀色较浅。

雄球花淡黄色,雄蕊8-14枚,花药4-8(多为5-6)。

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中,间或生于近膜质盘状的种托(即未发育成肉质假种皮的珠托)之上,常呈卵圆形,上部渐窄,稀倒卵状,长5-7毫米,径3.5-5毫米,微扁或圆,上部常具二钝棱脊,稀上部三角状具三条钝脊,先端有突起的短钝尖头,种脐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稀三角状圆形。

[2]主要变种该变种与红豆杉的区别主要在于叶常较宽长,多呈弯镰状,通常长2-3.5(-4.5)厘米,宽3-4(-5)毫米,上部常渐窄,先端渐尖,下面中脉带上无角质乳头状突起点,或局部有成片或零星分布的角质乳头状突起点,或与气孔带相邻的中脉带两边有一至数条角质乳头状突起点,中脉带明晰可见,其色泽与气孔带相异,呈淡黄绿色或绿色,绿色边带亦较宽而明显;种子通常较大,微扁,多呈倒卵圆形,上部较宽,稀柱状矩圆形,长7-8毫米,径5毫米,种脐常呈椭圆形。

[2]产地生境红豆杉为中国特有树种,产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云南东北部及东南部、贵州西部及东南部、湖北西部、湖南东北部、广西北部和安徽南部(黄山),常生于海拔1000-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部。

江西庐山有栽培。

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巫山。

南方红豆杉产于中国安徽南部、浙江、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及东北部、湖南、湖北西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贵州及云南东北部。

垂直分布一般较红豆杉低,在多数省区常生于海拔1000-1200米以下的地方。

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东川。

[2]生长习性红豆杉在中国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

生境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不成林。

多见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

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状。

原产地年均气温2℃到7度,年均降水750~1000毫米。

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

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可耐零下30℃以下的低温,抗寒性强,最适温度20~25℃,属阴性树种。

喜湿润但怕涝,适于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种植。

盆栽养护一、针对新购的红豆杉盆景刚萌发新芽时叶面尽量不要喷施肥液,因为这时红豆杉盆景还没有真正成活或叶片太嫩,如果这时施肥会使嫰叶或嫩芽萎缩卷曲。

从而影响新根的正常萌发,叶面喷洒清水量不要太多,以叶面上能看见喷洒的水珠但不往下滴为度。

下午在天黑前两小时前喷,在晚上不能留有水珠(量较多时更不行),否则会影响嫩叶的正常生长或叶片会发黄,影响植株健康生长。

(叶片的反面可比正面多喷些,因叶片正面有一层蜡质保护膜,会阻碍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而叶片的背面则没有蜡质层,气孔较多,吸收水肥能力较强。

所以背面比叶片表面吸收的快而且多)。

视情况和气温一天一次或一天两三次。

注意室内需经常通风换气。

[3]二、对新购进的红豆杉盆景,由于从种植基地移栽到花盆中时会使一部分根系造成伤害,从而使根和枝叶间的养分供给失衡,特别是那些枝叶茂盛的盆景,叶面的蒸发量要大于根系的吸收量,在盆土保持湿润的情况下顶叶产生卷曲干枯的现象,这时最好对枝叶进行适当的修剪,以减少枝叶对水分.养分的过多消耗尽快恢复根系的生长,同时要控制浇水,保持盆土略干,以利根须尽快生长,加快恢复正常供应养分。

同时红豆杉具有较强的萌芽能力,特别是新枝生长能力强很耐修剪,成活后很快就会萌发新枝新叶。

必要时可采用植物生根或增根剂每七天左右浇一次盆土,连续浇三四次(采用质量较好的产品同时水量不要太多)使根系能快速健康的生长。

使根、叶间尽快恢复供给平衡,使红豆杉生长良好。

[3]三、由于红豆杉盆景是种植在花盆内的养分有限,约只可提供半年左右的生长所需,或现在的株形较大,养分消耗很大,所以建议消费者最好在购买后尽快对原盆进行更换。

因为我公司对盆景进行一个月以上的复盆期,在经销公司中又存放一段时间,再加红豆杉喜欢肥沃疏松的土质。

最好尽快换盆,换盆时以花盆内径来计算,新盆的内径最少要大五厘米为好。

以每年的二三月份新芽萌发前进行,在盆土不干不湿时将树和盆土一起倒出来。

尽量不要将原来的土球打破,如成活后发现根系太多可适当将坏根剪除,将树放入新盆中,四周填上营养土轻轻按实,只有将盆内的土和根密接才能提高成活率,否则植株不易成活或生长不旺盛。

但也不能把土压的太结实,如太实根部呼吸不到空气会导致根系腐烂,植株死亡。

植后马上浇一次透水。

并将盆置于阴凉处几天即可。

浇水后的盆土不能再去翻动按压,否则盆土容易板结,或泥土太实透气不良易造成烂根。

[3]四、红豆杉盆景的施肥方法:植物生长三要素氮、磷、钾肥,氮肥可促进花草枝叶生长;磷肥可促进其花、果实形成;钾肥可促进茎干和根部的生长。

由于盆景是在有限的盆钵空间.有限的培植土内培植,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成无机盐被根所吸收,随着红豆杉生长的消耗,盆土内的养份渐渐缺乏,导致不足以供应生长的需求。

盆景内虽采用配制好的营养土,购买回去后的三个月内不要施肥。

只要每隔七天到十天在傍晚浇1000倍左右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叶面喷施。

控制好浇水量,不要浇水太多。

只有当叶片叶色变淡、植株瘦弱、叶片呈黄白色、叶边,叶尖出现“干烧边”,叶片早衰掉叶时,施用1000倍液尿素、硫酸钾800倍速溶优质复合肥溶液去除沉淀物后浇盆土,每隔一个月左右施一次,最好采用经过充分腐熟的淡豆饼肥水(约10%~15%)施时避开树干处,尽量沿盆壁施,半个月施一次。

施肥后第二天浇再一遍清水,以防浇的肥太浓稀释一下,以上两种肥料可交替使用,也可每盆挖两个小坑在里面放五六粒尿素和七八粒优质复合肥。

再盖土浇水使肥溶化。

红豆杉盆景忌施生肥、浓肥。

追肥应以氮磷肥为主,不可过浓。

[3]五、盆景的浇水方法: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水是花木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花木的一切生命活动都要在水的参与下进行,不论是光合作用还是蒸腾作用,都离不开水,水能维护细胞的膨压,使枝叶挺直。

但超过限度则植株生长反而细弱,如长期盆土内水分过多,就会造成叶片发黄,落叶,烂根,甚至死亡。

1、看盆土表面颜色稍微出现变浅叶片稍有些微卷,用手指按压盆土觉得有些松软,用手指关节轻叩盆体中上部发出的声音比较沉闷时,对盆土不用浇水,只要对叶面进行喷雾,以补充叶片的水分。

当泥土表面发白,用手指按压觉得泥土较硬,盆和土之间出现一圈裂缝,用手指关节轻叩盆体中上部发出“梆梆”清脆声响,新梢幼叶萎焉时,应对盆土进行浇水。

浇水前应将土和盆之间的裂缝用硬物压实后再浇,用大勺浇,倒水时勺要靠近盆沿,一下子倒水进去,并要一次性浇透,使盆土吸足水,如将少量水倒入盆中一会儿就看见水从盆底快速流出,说明土和盆之间没有完全压实,应用物体将盆壁和土之间的缝隙压紧后再浇。

盆土结构正常时浇水后约40秒到一分钟左右水从盆底慢慢渗出为好。

浇水的水温一定要和当时的气温相近或一致,当用自来水浇时应先将水放在阳光下晒三个小时左右再浇,因为光照有助于分解自来水中的氧化物且能提高水温。

还可将水放在大盆内半天或一晚再浇,盆景多的最好将水放在大缸里,使水温尽量接近气温,土温。

特别是炎热的季节除了要向盆土浇水外还要向叶面喷洒水雾保持叶面湿润对生长有利。

,盆土可以保持稍干不能过湿盆多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每一盆进行检查,注意不漏浇不多浇。

2、红豆杉叶片四季常绿适宜在室内摆放。

但红豆杉盆景不易放在空调的出风口处,否则会使红豆杉叶片水分蒸发量加大,容易造成红豆杉枝叶快速脱水,造成叶片卷曲干枯。

若放在空调间内每天开空调应每天进行叶面喷雾,保持叶面湿度,并在室内放一盆清水。

若在北方冬季有暖气的房间内应离散热片远些,并在散热片上放一盆清水,以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

夏秋季温度超过30摄氏度应加强遮光降温工作,可移到靠北的通风房间内。

必要时可喷水降温,以创造阴凉潮湿的坏境以利红豆杉的生长。

并避免有西晒阳光直接照射到红豆杉盆景上的房间。

冬季应控制盆景的浇水量,避免盆土长期过湿,由于冬季植株生长不旺盛,叶片的挥发水分较少,如果盆土长期过湿会使盆土表面板结不透气,容易造成植株烂根的发生。

红豆杉在室内养一定要注意室内多通风。

3、红豆杉种植的土质宜采用疏松,富含腐殖质,肥沃,呈微酸性的土壤(PH=5.5~7之间),红豆杉盆景内不能倒茶叶水,如果经常倒喝剩下的茶叶水,因茶水内含有茶碱,和其它生碱。

一会改变土壤酸碱度,还会对土壤中有机质养分具有相对的破坏作用。

抑制红豆杉的生长而且会造成土壤湿度过大,阻碍盆土透气,造成根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

有条件的一个星期左右,晚上把红豆杉盆景搬到阳台上接受露水并在早上放在阳光下约一二个小时接受光照(早上十时以前)有利于红豆杉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