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7升=( )毫升9000毫升=( )升4升=( )毫升10000毫升=( )升20升=( )毫升 80000毫升=( )升12升=( )毫升( )毫升=17升二、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w一瓶饮一汤匙三、在○里填上“>”“< ”或“=”。
999毫升○1升2升○200毫升4000毫升○4升4500毫升○4升5升○5000毫升9升○1000毫升四、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一桶纯净水的容量是19( )。
A. 毫升B. 升C. 千克2.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用( )作单位。
A. 升B. 毫升C.克3. 要盛150毫升的水,选( )作容器比较合适。
A. 一个桶B. 一个碗C. 一个盆4. 要装18升的水,选( )作容器比较合适。
A. 一个玻璃杯B. 一口锅C. 一个桶5. 用( )可以测量液体的多少。
A.天平B.量杯C.直尺五、下面各容器的容量用什么单位计量比较合适,写下来。
六、解决问题。
1. 大福源超市平均每天售出饮料350瓶,每瓶饮料200毫升,这家超市一天可售出饮料多少升?2. 晨光炼油厂把872升的油分装在容量为5升的油桶中出售,至少要多少个这样的油桶?3. 10升的水平均倒进5个杯子中,每个杯子中有水多少升?是多少毫升?4. 据统计,一个坏了的水龙头,如果不断地往外滴水,每分钟约滴水50毫升。
照这样计算,一天会浪费多少升水?三月份会浪费多少升水?5. 某种汽车行驶100千米,大约用油10升。
如果从甲地到乙地大约有4000千米,算一下,大约要用油多少升。
6. 一瓶墨水有65毫升,每盒有8瓶墨水。
如果学校买了27盒,那么共买了多少毫升墨水?7. 一种饮料,4升的大包装标价16元,200毫升的小包装标价1元,你认为买哪种包装的这种饮料便宜?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一、7000940001020000801200017000二、升毫升升毫升三、<>=>=>四、 1. B 2. B 3. B 4. C 5. B 五、 升 毫升 毫升 升六、 1. 350×200=70000(毫升) 70000毫升=70升 2. 872÷5=174(个)……2(升) 174+1=175(个)3. 10÷5=2(升) 2升=2000毫升4. 50×60×24=72000(毫升)72000毫升=72升 72×31=2232(升) 5. 4000÷100=40 40×10=400(升) 6. 65×8×27=14040(毫升)7. 4升=4000毫升 400里面有2个200,所以4000里面有20个200。
1×20=20(元) 16<20 所以买4升大包装的饮料便宜。
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1.460÷90=( )……( ),( )÷40=7……39。
2.360分=( )时 240秒=( )分3.用乘法验算920÷40=23,算式是( );验算195÷36=5……15,算式是( )。
4.482÷61的商是( )位数,579÷36的商是( )位数。
5.456÷72,把除数看作( )来试商,商是( )。
6.79里有( )个20,901里有( )个45。
7.?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 )的商不是一位数。
A. 721÷72 B. 439÷44 C. 272÷302.在检验183÷13=14……1时,不可采用( )来验算。
A. (183-1)÷13 B. 13×14+1 C. (183+1)÷14的商是两位数( )。
A. 7 B. 6 C. 54.小马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12错写成了21,结果得到的商是17还余3,正确的商应该是( )。
A. 30B. 360C. 35.在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除数)=( )。
A. 0 B. 1 C.被除数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14×5=47×8=98÷14=64÷16=960÷16=540÷90=640÷8=54×4=17×4=2.列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899÷29=248÷49=△288÷43=704÷32=574÷82=△944÷38=四、在里填上“>”“<”或“=”。
623÷2730256÷328847÷253243860÷2115705÷5080960÷12五、解决问题。
1.仓库有一堆120吨的煤,每次运15吨,多少次可以运完?2.张小玲练习用电脑打字,前3分钟打了180个字。
照这样计算,一份980个字的稿件,她用15分钟能打完吗?3.山田乳品厂每天能向市场供应酸奶300箱、高钙奶260箱,一辆卡车一次能运40箱,这辆卡车要运多少次才能把这一天的牛奶全部运完?4.欢欢家去年四个季度用水情况如下表。
5.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
买了16袋化肥,还剩60元。
每袋化肥多少元?6.某电冰箱厂3个星期共生产378台电冰箱,该厂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电冰箱?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一、1. 5103192. 643. 40×23=92036×5+15=1954. 一两5. 7066. 3207. 1614二、1. A2. C3. B4. A5. B三、1. 703767460680216682. 315……36……3022724……32验算略。
四、<=>>>=五、1. 120÷15=8(次)2. 180÷3=60(个) 980÷60=16(分)……20(个)16分>15分,不能。
3. 300+260=560(箱) 560÷40=14(次)4. 123+178+196+163=660(立方米)660÷12=55(立方米)5. 700-60=640(元) 640÷16=40(元)6.3×7=21(天) 378÷21=18(台)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1.观察,从( )面看到的是,从( )面看到的是,从( )面看到的是。
2.观察,从( )面看到的是,从( )面看到的是,从( )面看到的是。
3.下面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面观察物体得到的?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1.观察,从上面看到的是。
( )2.观察,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从前面看到的是。
( )3.观察,从右面看到的是,从前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
(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三个立体图形从( )看到的形状不同。
A.前面B.上面C.右面2.是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从上面看到的是( )。
A. B. C.3.有一个物体从前面和右面看,看到的都是,从上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的形状是( )。
A. B.C.4.是天天10岁的生日蛋糕,从前面看它的形状是( )。
A. B. C.四、涂色题。
1.给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2.给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3.给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4.给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五、连线题。
1.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六、看一看,填一填。
1.从右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
2.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
3.从前面看形状是的有( )。
七、解决问题。
1.红红、亮亮、聪聪分别用4块小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下面是他们从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到的图形。
:前面看到的是,右面看到的是,上面看到的是。
:前面看到的是,右面看到的是,上面看到的是。
:前面看到的是,右面看到的是,上面看到的是。
根据拼搭的立体图形,在后面括号里填上对应的名字。
2.把下面的物体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1)(2)(3)3.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按下面的要求摆一摆。
(1)从上面看到的是。
(2)从上面看到的是。
(3)从上面看到的是。
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一、1. 上前右2. 上右前3. 上前右二、1. ✕2. ✕3.三、1. A2. B3. C4. B四、1. 2. 3. 4.五、1.2.六、1. ⑥④③⑤2. ⑤④3. ①③七、1. 聪聪亮亮红红2. (1)(2)(3)3. (1)(2)(3)第四单元测试卷一、看图填空。
1.图中纵轴每格代表( )人。
2.参加( )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组的人数最少。
3.舞蹈组的人数比武术组多( )人。
4.青少年活动中心这5个小组共有( )人。
(每人只允许参加一个活动小组)5.平均每个小组有( )人。
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1.学校舞蹈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说明舞蹈队队员的身高没有高于135厘米的。
( )2.四年级一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是93分。
四年级一班肯定没有不及格的。
( )3.四年级一班和四年级二班的同学为希望小学共捐书200本。
四年级一班的同学捐的书有可能超过100本。
( )4.魏晶晶班数学月考平均95分。
魏晶晶的月考成绩不是低于95分,就是高于95分。
( )5.四年级三班在一年4个季度内平均每个季度都有9人过生日。
说明四年级三班每个季度都有9人过生日。
( )三、动手操作。
1.小强和小文去动物园调查了上星期每天游客人数,统计表如下:(1)(2)哪一天游客人数最多?可能的原因是什么?(3)哪一天游客人数最少?与人数最多那一天相差多少?2.奇奇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喝的饮料,记录如下:雪可乐绿茶橙汁碧(1)(2)(3)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统计图每1格表示( )人;最喜欢喝( )的人数最多,有( )人;最喜欢喝( )的人数最少,只有( )人。
3.下面是四年级二班学生作业成绩单。
(单位:分)(1)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2)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四年级二班学生作业成绩统计表×年×月四、解决问题。
1.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5个同学,第二小组有6个同学。
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厘米),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2.小明很喜欢玩电脑,但他爸爸要求小明一星期平均每天玩电脑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他想说服爸爸增加时间,于是对班级部分同学从星期日到星期六平均每天玩电脑的时间做了调查,下面是他画的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