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激趣导入。
1、指名朗读下面两句话。
(1)七年级的每个同学都显得精神
..饱满。
(2)七年级同学顽强拼搏的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2、师提问:这两句中的“精神”意思一样吗?请你结合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精神:(1)表现出来的活力;(2)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主观世界。
3、总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里会有不同的意思,所以,要准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正所谓“词不离句”。
在具体解释词语时,我们总结出几种常用的方法。
二、拆拼法。
1、拆拼法:把词语拆开来,先解释每个字,再把每个字的意思组合起来表示词语的意思。
如“自勉”一词,“自”是自己,“勉”是勉励,二者合起来就是“自己勉励自己”。
再比如“讥笑”一词,“讥”是,“笑”是,合起来就是“。
2、用拆拼法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幽寂:清幽寂静(2)喧闹:喧哗热闹
(3)肃静:严肃寂静(4)阻抑:阻止抑制
(5)谰语:没有根据的话(6)挚友:亲密的朋友
(7)志趣:志向和兴趣(8)重荷:沉重的负担
(9)孕育:怀胎生育(10)宽慰:宽解安慰
(11)弥散:弥漫消散(12)夜渔:夜间捕鱼
(13)向午:将近中午(14)悲楚:悲伤凄楚
(15)劝诱:劝说诱导(16)嗔视:生气地看
3、用拆拼法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未尝识书具
..书具:书写工具
(2)传一乡秀才
....观之一乡秀才:全乡的秀才
(3)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文理:文采和道理
(4)仲永之通悟
..,受之天也通悟:通达聪慧
(5)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才略:才干和谋略
(6)肃遂拜蒙母,结友
..而别结友:结成朋友
(7)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8)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尻尾:屁股和尾巴
三、近义换词法。
1、近义换词法:用近义词对要解释的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
如“推辞”一词,它的近义词是“推却、拒绝”,所以“推辞”的意思就是“推却、拒绝”。
2、用近义换词法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讪笑:讥笑(2)忧郁:忧伤
(3)怀恋:怀念(4)弥高:更高
(5)深邃:深奥(6)巴望:指望
(7)白皙:白净(8)踊跃:跳跃
(9)白地:空地(10)晦暗:昏暗
(11)冗杂:繁杂(12)惬意:满意
(13)包罗:包括(14)吞噬:吞食
(15)羸弱:瘦弱(16)建树:建立(功绩)
(17)娴熟:熟练(18)剽悍:强悍
四、反义词否定法。
1、反义词否定法:利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不”来解释词语的方法。
如“模糊”一词,可以在“模糊”的反义词“清楚”的前面加上“不”来解释。
“模糊”的意思就是“不清楚”。
2、用反义词否定法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懒惰:不勤快(2)镇定:不慌乱
(3)空虚:不充实(4)粗笨:不灵巧
(5)温和:不粗暴(6)简陋:不完备
(7)朦胧:不清楚
五、分析综合法。
1、分析综合法:是在“拆拼法”的基础上,先逐字逐词解释,再把每个字义或词义串联起来解释词语的方法。
如“人喧马嘶”,“喧”是大声说话;“嘶”是马在叫。
字义词义结合起来就是“人大声地说话,马在嘶鸣”,形容声音嘈杂,热闹欢腾的情景。
2、用分析综合法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脯
(2)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到得流泪。
(3)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
(4)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5)无暇及此:没有空闲顾及这些。
(6)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7)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8)进退维谷:无论进或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维,是。
谷,穷尽,指困境。
(9)妄下断语:胡乱地说出断定的话。
(10)畏缩不前:因害怕而不敢向前。
六、理解成语意思的方法。
1、理解成语分三步:①逐字解;②解本义;③解比喻义或引伸义。
2、例: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
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
..
李戴
..地乱说一气。
①逐字解。
张:姓张的;冠:帽子;戴:戴上。
②解本义:“张冠李戴”原来指: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
③解比喻或引伸义:“张冠李戴”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3、根据以上三个步骤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
一拍即合:①逐字解
②解本义一打拍子就合上了乐曲的节奏。
③解比喻或引伸义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
沥尽心血:①逐字解
②解本义滴尽了心血。
③解比喻或引伸义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一尘不染:①逐字解
②解本义一点灰尘都没有染上。
③解比喻或引伸义形容环境非常清洁。
蓬断草枯:①逐字解
②解本义蓬草断了,草干枯了。
③解比喻或引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