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

第六章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


3)温度和湿度
• 温度
15~25度最适宜。
短时间温度变化过大易产生感冒症状。
• 湿度
取决于相对湿度。
• 高湿度 – 高温—“闷热” – 低温—“湿冷”
• 低湿度 症状不明显,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二、大气物理特性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3. 大气物理特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4)其他环境参数 • 臭氧 • 低浓度臭氧对人体无危害; • 在20~25km高度,臭氧浓度很大,可达大气的 6%~9%,对人体有毒性,会引起呼吸困难、嗅 觉失灵和视觉衰退,通常规定乘员舱内臭氧浓 度不超过0.2ppm; • 化学性质活泼,对飞机上的橡胶件有较强腐蚀 作用。
航空工程学院
B737-800
气源系统
航空工程学院
空调系统
控制通往座舱空气的流量、调节温度、排除空气中过多的 水分,最后将空调空气分配到座舱的各个出气口。
• 冷却系统 • 冲压空气系统 • 温度控制系统 • 再循环系统 • 分配系统
航空工程学院
空调系统
一、冷却系统 1. 涡轮风扇式(涡轮通风式)冷却系统
空调系统
三、再循环系统 通过将座舱空气的再循环 利用,减少用于座舱空调的 发动机引气。 大约50%空气来自于再循 环空气。
航空工程学院
空调系统
四、座舱空气分配系统 将调节好的空调空气输送到各个舱区。
航空工程学院
空调系统
四、座舱空气分配系统
航空工程学院
空调系统
五、货舱加温系统 保持货舱温度高于冰点。主要加温方式: • 气源系统热路空气(未与冷路空气混合)加温; • 设备冷却系统排出的热空气加温; • 货舱内部空气循环加温(加温风扇); • 客舱空气加温。
温度随高度的变化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二、大气物理特性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2. 民航客机巡航高度:
一般在对流层 (0-8/18km)飞行,
• 温度、压力随高度降低 • 强烈对流 • 湿度、固态杂质随高度
迅速降低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二、大气物理特性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3. 大气物理特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1)大气压力 • 缺氧 无感觉区(2km以下)、完全代偿区(2~4km)。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二、大气物理特性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3. 大气物理特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4)其他环境参数 • 噪声 噪音作为一种能量形式,可以用频率、振幅、波长和 声压等参数表明。 • 频率:4000Hz以上声音具有强烈刺激。 • 声压(噪音量):人耳能承受的最大噪声120dB 飞机噪声源:发动机、气动力,现代飞机达115~ 120dB以上。 座舱噪声量规定应在80~100dB以下。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二、大气物理特性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大气物理特性主要指大气压力和温度随高度的 变化。 1. 大气压力和温度
随高度的变化规 律:
中纬度地区平均大气 参数为基准,定出国际 标准大气。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二、大气物理特性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1. 大气压力和温度 随高度的变化规 律:
少用。
氟利昂:沸点39°F(3. 9°C)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增压系统
一、基本任务 保证在给定的飞行高度范围内,座舱的压力及其变化速 率满足乘员较舒适生存的需求,并保证飞机结构的安全。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增压系统
二、增压控制原理 通过控制座舱供气量和排气量,控制座舱压力及其变化 规律。为保持压力控制与温度控制相互独立,飞机座舱压力 控制一般都采用保持供气量不变,而改变排气量的方法。
航空工程学院
空调系统
二、温度控制系统
控制冷热路空气的混合比例,从而控制驾驶舱和客舱的 温度。
• 纯混合比控制总供 气量不变,多用于 民航客机。 • 冷热路共同控制 • 热路控制 (现代大中型飞机)
航空工程学院
空调系统
二、温度控制系统 • 旁路控制
保持冷却空气流量基本不变,改变热路流量。
航空工程学院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二、大气物理特性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3. 大气物理特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1)大气压力 • 低压 随着压力的降低,人体会出现胀痛和气肿等症状。 严重时产生高空减压症,其三种形式: • 高空气胀 • 皮肤组织气肿 • 高空栓塞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二、大气物理特性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以下高度)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三、克服不利环境的技术措施 2. 气密座舱(增压座舱)
1)气密座舱形式 • 大气通风式气密座舱 优点:
• 直接由发动机引气,温度较高; • 座舱所需供气量较少,对发动机影响不大; • 气密性要求相对较低,密封结构简单,易维护。 缺点: • 发动机工作状态变化时,会引起座舱供气不稳定。
航空工程学院
① 地面不增压 ② 起飞预增压 ③ 爬升阶段 ④ 巡航阶段 ⑤ 下降阶段 ⑥ 着陆预增压 ⑦ 停机不增压
座舱增压系统
四、正常增压控制
预增压:防止起飞、着陆过程中飞机姿态的突然改变
使座舱压力波动。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增压系统
五、应急增压控制
1. 正压释压活门 座舱内外压差超过一定值时打开,以释放多余座舱 压力,防止压差过大损坏飞机结构。
冲压空气 热交换器(P310)
顺流式 逆流式 叉流式
涡轮冷却
航空工程学院
空调系统
一、冷却系统
1. 涡轮风扇式(涡轮通风式)冷却系统 • 简单、轻便 • 地面停机可用 • 随飞行高度增加, 空气密度下降,风 扇负荷减小,涡轮 转速增加,影响涡 轮寿命。 • 军机应用较多
航空工程学院
最大450psi (淡黄色)
航空工程学院
飞机氧气系统
一、机组氧气系统
2. 氧气面罩和调节器 现代飞机氧气面罩和调节器通常是一体的。 主要功能: • 稀释供氧(需求供氧) • 100%供氧(需求供氧) • 应急供氧(连续供氧) • 面罩固定软管通气 • 供氧试验
三、克服不利环境的技术措施
2. 气密座舱(增压座舱)(飞机1711) 3)气密座舱环境参数
• 座舱高度变化率 单位时间内座舱高度的变化速率。 – 飞机爬升或下降,其飞行高度的变化; – 座舱供气流量的突然变化。
航空工程学院
气源系统
现代民航大中型客机气源系统 提供具有一定流量、压力和温度的增压空气,以保证座 舱温度控制和增压控制。
航空工程学院
飞机氧气系统
一、机组氧气系统(飞机1713)
1. 氧气瓶 航空呼吸用氧与其他用途氧气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含
水分,纯度达99.5%,以防结冰或生锈。 使用氧气瓶要注意:不允许将氧气瓶内氧气全部用
完,当瓶内压力降至50psi就视为无氧气。 • 高压氧气瓶
最大2000psi(绿色) • 低压氧气瓶
空调系统
一、空气循环冷却系统 2. 涡轮压气机式(升压式)冷却系统
• 高空条件下,保障增压 • 高速条件下,制冷效果好; • 供气压力、量小; • 运行平稳,寿命长; • 地面状态制冷能力差。
航空工程学院
空调系统
一、冷却系统 3. 涡轮压气机风扇式(三轮式)冷却系统
• 兼有通风式和 升压式的优点;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三、克服不利环境的技术措施
2. 气密座舱(增压座舱) 3)气密座舱环境参数
• 座舱高度 座舱内空气的绝对压力值所对应的标准气压高度; – 一般要求飞机在最大设计巡航高度,必须能保持 大约2400m的座舱高度; – 现代一些大中型飞机,座舱高度达到10000ft( 3050m)时告警。
3. 大气物理特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飞机1713) 2)大气压力变化速度 • 飞机急剧上升或下降时 人体脏室内压力来不及与座舱压力平衡,引起 组织器官膨胀或压缩。 • 爆炸减压 座舱高空突然失密,座舱内外压力迅速平衡, 产生气浪冲击,导致高空缺氧、低温、低压。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二、大气物理特性及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3. 大气物理特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第六章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
本章内容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气源系统 空调系统 蒸发循环冷却系统 座舱增压控制系统 飞机氧气系统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一、座舱环境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 使飞机的座舱和设备舱在各种飞行条件下具有 良好的环境参数,以满足飞行人员、乘客和设备 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条件。 座舱环境参数: • 座舱空气的温度、压力; • 温度、压力的变化速率; • 空气流量、流速、清洁度; • 噪音。
高度(ft/m)
8000/2438 10000/3048 15000/4572 22000/6706 25000/7620
含氧饱和 度
90%以上 90%
81%
68% 50%
症状
无明显反应 长期停留会出现头痛、疲劳 昏昏欲睡、头痛、嘴唇指甲发紫,视力、 判断力减弱,脉搏、呼吸加快。 出现惊厥 不供氧则5分钟后失去知觉
2. 负压活门 防止座舱内的压力低于座舱外的压力。
3. 座舱高度警告系统 座舱高度高于某值(一般为10000ft座舱高度左右) 时发出音响警告。
航空工程学院
飞机氧气系统
功用: 保证飞机座舱失密后 的供氧,以及飞行中 的紧急医疗救助、着 火和其他紧急情况。
航空工程学院
飞机氧气系统
一、机组氧气系统 大多数由高压氧气瓶供氧,向机组供应低压氧气。
航空工程学院
座舱环境控制系统概述
三、克服不利环境的技术措施
2. 气密座舱(增压座舱) 3)气密座舱环境参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