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韩愈和柳宗元主要成就介绍

韩愈和柳宗元主要成就介绍

韩愈和柳宗元主要成就介绍 韩柳 韩愈和柳宗元 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 家,他们创作了大量的散文 , 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二人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 主张文道合一, 并称“韩 柳”。

“韩柳”的主要成就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 首领,古文运动不仅是反对陈腐的今体文(唐四六),更重要的是力图复兴 极衰的儒家学说,推翻声势极盛的佛道二教,所以韩愈古文富有战斗精神,不愧 为“凌云健笔意纵横”的伟大文学家和思想家, 宋人诗话说“韩以文为诗, 杜以 诗为文,故不工耳”。

韩诗与古文一样,象长江大河,浩浩瀚瀚,表现笔力雄健 才思富赡的极致,李白 杜甫 的精华,被韩诗吸收并神而化之,独成一大家,可以说杜文不很工,却不可 以说韩诗不工。

韩愈在 《调张籍》 诗里指出自己学李杜的心得说: “我愿生两翅, 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 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 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 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两句, 说明韩诗与李杜诗精神融合成一体,经营不必太忙,却自然合于李杜。

韩诗变化 怪奇,主要得自李白,法度森严,主要得自杜甫,他在《调张籍》诗中斥责李杜 优劣论 (当以元稹为此论代表) , 说, “不知群儿愚, 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

不是学李杜同样有得,对李杜同样深知,是容易偏袒李杜立在某 一方的。

韩愈是中唐创硬体诗的一大家,有如白居易 创通俗诗也是一大家。

韩派诗人多有名人, 最著者张籍孟郊贾岛樊宗师卢仝 李翱李贺等人。

张籍于唐德宗时登进士第, 深得韩愈重视,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


云“张籍学古淡, 轩鹤避鸡群”。

《调张籍诗》 云“乞君飞霞珮, 与我高颔颃”。

韩愈承认张籍学李杜,与自己有同样的成就,可以颉颃同飞。

所谓学古淡,古是 指张诗擅长乐府,多用古乐府为题,淡是指辞意通显,不作雕饰,张籍与白居易 元稹唱和,诗句 通俗,但不同于元白末流,所以说“轩鹤避鸡群”。

如《野老歌》:“老农 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 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这种意境,也是 从学杜得来。

韩愈给张籍诗评价很高,《病中赠张十八》诗云“龙文百斛鼎,笔 力可独扛”。

张诗往往语已尽而意有余,扛鼎的笔力当是指此。

柳宗元在文学上,与韩愈齐名,同是唐朝古文运动的领袖,也同为“唐宋散 文八大家”之一。

他创作丰富,可分为论说文、寓言 、传记、山水游记和诗歌 五类,各具特色。

他主要成就在散文上,代表作有《三戒》、《蝜蝂传》等。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 可行。

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

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 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他 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 》、《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

在诗 歌理论方面, 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

与白居 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

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 的进步倾向。

柳宗元一生留下 600 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

其骈文有近百篇,不 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

古文大致为五类。

“韩柳”风格的比较 阅读韩愈、柳宗元文集,感觉二人散文总体风格之差异是存在的。

韩愈的文 章内容比较广、立意比较高远、构思新颖、气盛言宜,其文章具有多样性特点, 但共同的特色是雄奇奔放。

柳宗元文章对现实无不再有一种强烈、 抑郁而激愤的 色彩, 而立意新颖、 结构细密, 语言简洁精美, 形成浓郁而峻洁的风格特色。

一、 散文文体 韩愈的散文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韩愈在创作众多的散文中论说文占有重要的地位。

韩愈的论说文,发挥 了散文的战斗性的功能,不少作品达到了思想艺术完整的统一。

《原毁》,通过


对当时社会想象的精辟分析, 揭露了当时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诋毁后进之士的根本 原因。

他指责当时社会人情的恶薄,自鸣不平,并发出了主张公正用人的呼吁。

作品理论鲜明,语言平易,虽多阐述孔子、颜渊、子路、孟子等人的意见,而不 引经据典, 这是散文创作中的一种新的形式。

他不顾流俗的诽谤, 大胆地为人师, 作《师说》,指出师的作用及相师的重要。

他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都可 以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 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

这种见识打破了封建传统的师道观念,对 于我们今天也有参考价值。

文章感情充沛, 说服力也很强。

他的 《马说》 , 以“千 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贤才难遇知己,“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寄寓了 他对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

文章简短明快,而多转折变化,十分饱满地表达了一 腔的委屈。

2、韩愈的叙事文有许多文学性较高的名篇。

著名的《柳子厚墓志铭》,有 重点地选取事件, 通过富于感情的语言, 不仅指责了官僚士大夫社会的冷酷无情, 叙述了柳宗元一生不幸的政治遭遇, 而且也突出了“论证古今, 出入经史百家” 的一个古文家的形象。

3、用散文抒情,韩愈也是很成功的。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 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悼念其值韩老成的《祭十二郎文》是前人誉 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名篇。

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4、赠序文是一种文体, 指古人惜别赠言的文章,内容多推重、赞许和勉励之词。

序的意义和原意不同。

韩文中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

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 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 。

柳宗元的散文内容丰富,其主要特点有有: 1、柳宗元的议论文,主要 是对各类哲学、政治、社会、人生问题的冷静思考。

如《封建论》,对古代社会 的分封制度作了细致的分析, 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见解。

他严厉地抨击封建落整 的割据局面,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帝王“受命于天”的谬说。

2、柳宗元的专辑 散文,大都取材于封建社会中那些被侮辱损害的下层人物,如《种树郭橐驼传》 借郭橐驼养树“能顺木之天, 以至其性”的道理, 讽刺了统治者政令烦苛对人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