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关于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摘要】合理的校园生态景观设计,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成为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规划校园的生态景观,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成为当前很多设计者追求的目标。

笔者曾参与盘锦地方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和沈阳医学院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投标,因此,本文在笔者实践基础之上结合理论主要分析了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试图更进一步完善校园景观的规划,创造更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场所,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康品质。

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是校园文化的积淀与拓展,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激发师生对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具有一定的教育参与功能
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具有一定的教育参与功能。

校园生态景观的教育功能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方面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规划有利于改善校园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还具有教育的功能。

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可以营造出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一方面有利
于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有利于调节师生紧张繁忙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从而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2、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有利于陶冶情操
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有利于培养师生良好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园一方面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场所,同时另一方面也是师生陶冶情操、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

校园中的名人雕像、优美的建筑小品、丰富多彩的植被丰富了校园环境,师生们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不断地加强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修养,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3、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规划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作为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一种载体和平台,体现了大学灵魂的内涵。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合理与否关系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准。

高标准,高水平的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延伸,影响着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精神与思想。

二、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
校园生态景观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校园文化的积淀与拓展。

大学校园生态景观应以所处的城市背景、文化背景和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出发,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文环境,实现校园生态景观与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

校园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其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有其自身独特之处,总的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平实自然
总体而言,校园生态景观的设计应该平实自然。

校园是一个教书育人、培养学生、丰富个性的空间。

所以,校园生态环境应该是一个平实而又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自然大课堂,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从而丰富学生的心灵。

2、和谐丰富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

在这个大自然无声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利于学生道德、品格、修养的提升。

3、功能完备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要具有完备的功能。

一般而言,一个校园可以分区生活区、学习区、娱乐区和运动区等,所以,校园的生态景观设计也要根据不同的区域划分设计不同的功能。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需要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

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对学生的生活场所、学习场所和娱乐场所进行不同的规划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三、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为人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思想,让学生在繁杂的学习之余享受到宜人的景观环境,得以休养身心。

因此,首先要充分利用现状地形、配植色块及色叶植物等营造人性化的空间,同时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满足不同层次需要。

至于绿化植物的配置应选择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和能消除疲劳的芬香植物。

不同空间中的设施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应充分考虑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和审美习惯。

2、统一规划的原则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要根据校园总体绿化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布局。

要统一规划校园生态景观。

学生的学习区、生活区、娱乐区、运动区都要安排在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范围之内,以达到整体校园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缺陷将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的,所以要合理统一规划校园生态环境设计,方能实现人文合一,塑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

此外,还要做好平面绿化,并进行垂直绿化和布景,同时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空中花园,以形成立体景观。

3、因地制宜的原则
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结合其自然环境特色,把地域文化同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创造出一个清新,舒适,活泼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的功能。

在植被的选择上,应尊重客观规律,遵循它们自身的特性,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植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教学区是师生学习工作的地方,其环境设计应强调宁静、优雅、宽松怡人的气氛。

校园的休闲活动区绿地是学生们课余活动最为丰富的场所,绿地规模较大,绿地景观优美,环境亲切宜人,可以满足师生学习、交流、娱乐、观赏等需求。

学生生活区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休息和生活环境,其绿地景观设计应以美化环境,观赏为目的,并努力营造出轻松、惬意、积极、向上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生活氛围。

设体育活动区的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运动区的功能、性质,其设计总体上要美观、实用、安全、便于开展各种体育运动。

4、可持续发展原则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交通体系,另一方面要设计良好的资源利用系统。

学校是一方面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同时另一方面也是一个需要安静环境的地方,因而需要一个良好的交通体系解决学校中越来越为严重的交通问题。

在校园规划化中要设计良好的交通流向,人车以绿化分隔相对隔离,人车交叉部分可以设置路障以限制车速。

在主要教学区内,尽量限制小汽车的进入,同时栽植行道树以降低噪音污染;在校园休闲和休息区,构建合理的交通系统,尽量达到人车分离;对于来往车辆,修建临时停车场。

另一方面,要设计良好的资源利用系统。

众所周知,加强雨水利用和生活污水的重复利用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

在校园规划建设中要设计独立的雨水系统,收集雨水以用于绿化灌溉;同时,可以选用快速渗水型人行路面铺设材料,
使一部分雨水可以快速渗透,缓慢蒸发,以提高空气湿度,改善环境等。

四、结语
校园生态景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创造一个具有丰富内涵、情景交融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阎凤霞, 车代弟.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0,(03) .
[2] 刘慧娜.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4).
[3] 王植,王嘉. 大学校区改造的园林规划设计探讨[j]. 沈阳大学学报, 2005,(04) .
[4] 陈孝青,朱建新,许秀环. 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规划模式探讨[j]. 中国园林, 2002,(03) .
[5] 王文友. 空间文化个性情趣──关于高等学校校园环境的思考[j]. 规划师, 2000,(02) .
[6] 黄厦. 高校校园环境营造的几点思考[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
[7] 吴正旺,王伯伟. 大学校园规划的生态化趋势——华中农业大学校园规划[j]. 新建筑, 2003,(06)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