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装配基础知识本篇主要介绍各种眼镜的装配加工及检验方法,力求深入浅出,易学易懂,让眼镜定配员了解和掌握眼镜的加工制作流程。
第一章镜框的几何中心距和瞳距。
学生身高是其中之一。
眼镜架几何中心距及测量方法。
眼镜架水平标准调整后,两个眼镜架几何中心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其几何中心距离。
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框架主要采用带有“m”符号的盒子法。
测量方法是:两个框架透镜对角线的交点为其两个几何中心点,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框架的加工几何中心距离。
第二,瞳距1.远用瞳距与测量方法远侧瞳孔距离是指当两只眼睛处于前方或抬头状态时,两个瞳孔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
以字母“PD”表示,计算单位为毫米,成人正常瞳孔距离为54至73毫米。
根据人眼的生理状态可将瞳距分为双眼瞳距和单眼瞳距,通常处方中所指的瞳距都是患者在视远状态下的双眼远用瞳距。
测量方法可用瞳距仪和瞳距尺测量,单眼瞳距测量,可用瞳距尺取顾客鼻梁中线,按“四目相对”参照物法测定,要比用瞳距仪测量更为精确。
2.近瞳距的计算方法人眼在注视近处目标时双眼处于集合状态(辐辏),所以近用瞳距要比远用瞳距小,视近距离我们通常定正常阅读距离33cm,由此得公式:近用瞳距=【(注视距离-镜角距)/(注视距离+眼球中心距)】*远用瞳距。
也就是近用瞳距=【(330-12)/(330+13)】*远用瞳距,即0.927*远用瞳距=近用瞳距。
三,瞳高的定位为了保持客户眼镜的光学中心与视觉轴完全一致,装配更加标准和舒适。
调整好镜框后,让客户戴上,然后确定瞳孔高度。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调整好镜架,嘱患者戴上,操作者与患者相对而坐,双方眼部高度保持水平一致。
用“四目相对”法持油笔在患者镜架胶版上点出两瞳孔中心点。
此两点既是患者瞳高,由镜架鼻梁中分也可得出患者两眼标准左右瞳距,总远用瞳距。
(2)近用瞳高的计算理论上,当两只眼睛注视着近距离的视觉目标时,两只眼球同时向下移动(会聚)。
在装配过程中,镜角距离与眼球向下运动之间的夹角应考虑为15°,公式sin 15°(12+13)=5.7mm,即瞳孔高度应减少5.7mm。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戴花眼镜的老年人往往有向下移动花眼镜的习惯(目的是通过镜框向上看,看得远),因此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在实际处理中,如果患者没有严重的屈光参差,尽量使用镜框的几何水平线,因为视觉近瞳孔高度是理想的,因为他上下运动产生的棱镜总是会相互偏移。
然而,重度屈光参差者应考虑这些因素。
第二章透镜加工中心的定位一、单光透镜单光镜片的加工中心确定和移心量计算相对较为简单,用查片仪或用十字法标注出镜片的光学中心,再用瞳距尺在选定的镜架几何中心线上作出一道连线,找出镜架的两个几何中心点,然后根据患者瞳心的印点,按实用移心需求计算水平内外移心和垂直上下移心即可,同样方法在中心仪上或中心板上确定加工中心。
pc镜片具有美观、健康、安全、环保等特点,化学名称叫聚碳酸脂(聚碳酸酯),加工聚碳酸酯透镜只需要一个磨边轮,磨边过程与其他材料的透镜相同。
研磨上吸盘前,使用表面保护胶带。
它起到防止划伤的作用,有助于防止磨边时透镜滑动,并减少磨边时吸盘给减反射膜透镜带来的过度压力。
如果吸盘的压力过高,镜片会在磨边时弯曲,从而引起镜片的膜层龟裂。
避免吸盘在镜片上超过一小时,因为吸盘与镜片表面膜层接触时间过长会对膜层有所损害。
很多定配工习惯把吸盘吸附在镜片的光学中心。
当所要加工的pc镜片的宽度比高度大很多,如长方形或扁椭圆形,移光心较多时,最好将吸盘吸附在镜片的几何中心。
这样可避免因过度不对称而导致磨边的过程中使镜片变形。
无pc镜片工艺设定的手动或半自动磨边机,则要在粗磨阶段人工断水,进行干磨。
然后在细磨进行至最后1至2转可开启水源加水细磨和抛光,可使镜片边缘较光亮。
装配镜片时,要考虑将内应力降到最小,过大的内应力会导致镜片膜层龟裂,装金属全框镜时,螺丝松紧要适中,装板材全框镜时,尤其要注意镜片的大小避免造成镜片中心部位的过大变形,否则有发生ar膜龟裂。
装无框镜时,锁螺丝处加上垫片,螺丝不要拧得太紧,从而减少镜片的内应力。
优化后的非球面透镜可以获得最佳的光学性能和薄而美的视觉效果,但其加工工艺不同于球面透镜。
如果稍微忽略,它的光学性能比球面透镜差得多。
非球面透镜的加工和装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瞳孔中心距与非球面镜片同心圆的圆心距必须相等。
2.应分别计算并准确组装患者的左右瞳距,以确保患者的视轴和透镜的光学中心在最大程度上处于同一水平。
3,禁止棱镜移心和制作棱镜,处方中有棱镜需求,要更换球面镜片。
4,其他加工方法同球面镜片。
偏光镜是一种特殊的滤光材料,可以滤除水、雪、阳光、道路和湿沙的反射光。
偏振轴方向是垂直的。
物体的反射光通过偏振膜后,垂直于偏振轴的振动被滤除,平行于偏振轴的振动完全通过,两者之间的振动被减弱。
,剩下的有用的垂直光进入眼睛,让人感到舒适和清晰。
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在具有屈光度的偏光镜装配中,偏光轴是衡量偏光镜性能的重要指标。
如果偏光轴偏离90度的垂直角超过10度,将严重影响消除漫反射的功能,并失去偏光眼镜的功能和意义。
加工时,加工基准线应与镜框的几何水平线平行一致。
二,双光镜片在双焦眼镜加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加工基准线是水平的,透镜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之间的距离应根据镜框的瞳孔高度、子片的顶点高度和近瞳孔距离确定。
平顶双光由于子镜片上面是平面的,加工基准线应与子镜片上顶线平行,按近瞳高计算法在远瞳高线下移4mm并作内移,移动时保持平行。
如图圆顶的双光加工基准线的制造非常复杂。
首先找出远光中心和副透镜的光心,然后在纸上做一个“十字”标记,计算出近光瞳距离。
将远瞳孔距离之差除以2,得到中心位移。
根据十字下方的中心位移,画两条垂直线。
图(1)然后将透镜放置在十字标记上,使远光学中心垂直于十字点,根据子透镜近瞳距的要求移动子透镜,使子透镜中心与位移重合,并沿水平交叉线指出镜子上的加工基准线。
注意左右透镜的方向,如图(2)和(3)所示。
加工方法与单光透镜相同。
三,渐进多焦点镜片加工通过科学设计,渐进式多焦透镜可以在中心固定的条件下实现远、中、短距离的全视野效果。
在视觉矫正方面,这是任何传统镜头都无法替代的。
渐进式多焦透镜处理的主要问题是注意左右瞳孔距离和瞳孔高度标记之间的差异。
它需要准确的标点符号。
装配前调整后视镜框架。
首先,将直尺连接到镜架的几何中心线上,检查模板的加工基准线是否与镜架的加工基准线平行。
如果出现并行错误,最好重新建模模板。
然后根据左右位移和瞳孔高度确定透镜位移。
请注意,镜头的远交叉参考点必须与瞳孔高度(心脏)完全一致。
第三章,装配与眼镜架调整透镜经磨边机打磨成型后,锁紧整个框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镜片的边缘厚度不得小于1.2mm,高度负镜的棱角太厚要作手工倒棱处理,手工倒棱要做到棱边均匀一致,美观。
无明显不匀和缺陷。
2.组装好的透镜和框架的几何结构应基本相同,包括左右两侧。
锁紧螺钉后,不得松动或外露。
双光透镜在框架上的定位应完全对称。
3,镜架装上镜片锁紧后,锁头接触间隙不得大于0.5mm.螺丝刀将螺丝上紧后适当回拧半圈,防止过紧造成镜片曲面受强力变形和破损。
4.玻璃应无破损边缘和外观缺陷。
塑料板应无烧伤、烧焦和扭曲。
金属框架应无卡痕和涂层脱落。
半框架的镜片开槽时要注意低度的边缘过薄,引起崩边。
槽沟深度应能将丝线完全埋入,忌过松或过紧,造成脱片与断丝。
高度负镜片边缘棱角厚,也要开槽沟后作倒棱角处理。
无框透镜钻孔时,注意四点,孔点对称,小心加工边缘,防止裂纹和边缘塌陷。
组装前,应调整后视镜曲率和鼻桥。
防止在二次调整和上膜调整过程中,由于透镜曲率和橡胶板曲率将来不一致而损坏透镜。
镜架调整包括镜面、鼻托、挂耳、镜角距、颞距的调整在标准成型过程中,应遵循从前框架表面到后视镜支腿的顺序,因为在后视镜框架前部进行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后视镜框架的后部。
步骤如下:1.检查两镜片是否在同一水平面首先调整鼻梁和两个透镜板之间的对称性,然后完全打开两个透镜腿并将其放置在水平面上。
从上到下观察,看看它们的前倾角是否不同,或者两个透镜腿是否不能同时接触水平面。
从侧面观察两个透镜是否错位,或两个透镜是否平行,以及一侧是正面还是背面。
两个透镜的镜面曲率约为175°。
2.配装好的眼镜左右两鼻托是否对称用瞳距尺作为参考标记,将瞳距尺分别放在镜框的中心线上和两侧对称处,确认两个鼻托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角度是否相同。
用尖嘴支撑钳调整,使其对称。
3.检查后视镜的开启角度当镜角完全张开时与框面的夹角应成80-95夹角,两镜腿并不是平行,有向内收的弧度。
镜框的定向成型也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1。
水平成形;2.检查倾斜角度;3.检查镜框的宽度;4.检查侧弯;5.检查后视镜角度弯曲点的长度镜架框面位置已经调整正确,外观也很好;镜脚位于耳根,松紧适当。
接下去就是沿着镜脚继续检查,确认镜脚弯度是否与配戴者头部形状相符,是否能适合佩戴者头部形状。
适当的整形镜架弯曲部,既可以改善外观,也可以避免对耳朵造成不适压力。
针对顾客的个体差异调到最舒适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