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疗:即氧气吸入疗法,是通过提高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增加肺泡气氧浓度,促进氧弥散,提高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缓解和纠正机体缺氧的医疗措施. 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和病理状况下机体对氧供需求的明确增加存在低氧血症,机体又缺氧;无低氧血症,但机体处于高危缺氧状及机体不能耐受低氧。
轻度低氧血症:SaO2>80%,无紫绀,如有呼吸困难,可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氧流量1~2L/ min)氧气中度低氧血症:SaO260%~80%,有紫绀、呼吸困难,需氧疗重度低氧血症:SaO2〈60%,显著紫绀、呼吸极度困难、出现三凹征,是氧疗的绝对适应证。
氧浓度与氧疗种类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低浓度吸氧:低于40%;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患者中等浓度氧疗:40~60%;用于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患者高浓度氧疗:高于60%;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患者。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
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2。
患者吸氧过程中,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
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3。
吸氧时,注意观察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皮肤颜色等情况有无改善,及时调整用氧浓度.
4。
持续鼻导管吸氧者,每日更换鼻导管2次以上,双侧鼻孔交替插管,并及时清楚鼻腔分泌物,防止鼻导管堵塞。
5。
吸氧水每天更换一次,吸氧管、湿化瓶及湿化芯每周更换两次(周二、周五)。
6.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时,即不可再用。
氧疗副作用及预防措施表现: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继而出现呼吸增快、恶心、呕吐、烦躁、干咳。
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给氧.表现:烦躁.呼吸、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昏迷. 预防措施: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多咳嗽,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表现: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
鉴于2型呼吸衰竭病人,由于PaCO 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氧划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吸入高浓度氧,解除了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
预防措施:给予2型呼吸衰竭病人,给予低浓度、低流量给氧表现:仅限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
由于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最后出现不可逆的失明。
预防措施:氧疗时应控
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