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Automobile Design
课程编号:MACH21??
学时:32 (理论学时:16 实践(设计)学时:32 上机学时:0 课外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工艺学、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工实习、公差与技术测量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 王望予,汽车设计(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ISBN:7111076133.
[2] 刘惟信,汽车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I S B N :9787302045298.
[3] 过学讯、邓亚东,汽车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8,ISBN:9787114056499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100字左右)
性质:选修课
目的:
1. 熟悉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有关机动车安全和性能相关标准,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开发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学习并掌握汽车设计人员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学习汽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程序,具备一般方案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
3.理解有关汽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分析和评价汽车及其各总成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合理方案及有关参数选择,掌握主要零部件总成主要参数和载荷的确定及其设计计算方法。

4.培养学生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网络信息等工具收集、利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简介(200字左右)
《汽车设计》是为车辆工程专业开设的必修的专业课,内容包括:汽车总体设计、离合器设计、机械式变速器设计、驱动桥设计、悬架设计、转向系设计、制动系设计等。

课程实验包括典型汽车部件的方案、参数选择、结构设计、载荷校验等。

同时可以根据课程进度安排选择参观汽车解剖模型、汽车制造工厂等进行现场教学等。

三、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汽车设计的一般知识、机动车相关标准的基本要求,了解汽车典型零件的类型、性能、结构特点、应用材料等。

2.熟练运用机械设计的知识,进行典型汽车零部件、总成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应力状态、失效分析,选定适当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法,理解提高零件疲劳强度和工艺性的途径和方法。

3.掌握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和制图技能,实验技能,编制技术文件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
1.本章的基本内容
(1)总体设计的要求与原则(2)汽车形式的选择
(3)汽车主要参数选择(4)发动机的选择
(5)车身形式
(6)轮胎的选择
(7)汽车的总体布置
(8)运动校核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总体设计的要求与原则难点:汽车的总体布置
第二章、离合器设计
1.本章的基本内容
(1)离合器结构方案分析(2)离合器的主要参数选择(3)离合器的设计与计算(4)扭转减振器的设计(5)离合器的操纵机构(6)离合器的结构元件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离合器结构方案分析、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离合器的设计与计算
难点:离合器的设计与计算
第三章、机械式变速器设计
1.本章的基本内容
(1)变速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2)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3)变速器的设计与计算
(4)同步器设计
(5)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6)变速器的结构元件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变速器结构方案分析、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变速器的设计与计算
难点:变速器的设计与计算
第四章、万向传动轴的设计
1.本章的基本内容
(1)万向节结构方案分析
(2)万向节传动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
(3)万向节设计
(4)传动轴结构分析与设计
(5)中间支承结构分析与设计
重点:万向节结构方案分析、万向节的设计与计算
难点:万向节传动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
第五章、驱动桥设计
1.本章的基本内容
(1)驱动桥结构方案分析
(2)主减速器设计
(3)差速器设计
(4)车轮传动装置设计
(5)驱动桥壳设计
(6)驱动桥结构元件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驱动桥结构方案分析、主减速器设计、差速器设计难点:主减速器设计
第六章、悬架设计
1.本章的基本内容
(1)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2)悬架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
(3)弹性元件的计算
(4)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
(5)减震器设计
(6)悬架的结构元件
重点:悬架结构形式分析、悬架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弹性元件的计算
难点: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
第七章、转向系设计
1.本章的基本内容
(1)机械系转向器结构方案分析
(2)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3)机械式转向器的设计与计算
(4)动力转向机构设计
(5)转向梯形
(6)转向减振器
(7)转向系结构元件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机械系转向器结构方案分析、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机械式转向器的设计与计算
难点:转向梯形
第八章、制动系设计
1.本章的基本内容
(1)制动器结构方案分析
(2)制动器主要性能参数
(3)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
(4)制动驱动机构机构设计
(5)制动力调节机构
(6)制动器的主要结构元件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制动器结构方案分析、制动器主要性能参数、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
难点:制动力调节机构
五、课时分配
六、实践环节
1.课程设计,完成汽车典型部件、总成的、方案选择、结构设计、强度校验等工作,32学时
2.选择参观汽车解剖模型、汽车制造工厂等进行现场教学等。

(4学分)
六、课外学时分配??
七、考核方式
闭卷+设计;
理论知识闭卷考试成绩占50%,课程设计作业占50%;
八、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度见下表(仅工科试
点学院填写,其他学院自愿参加)??
注:1、各专业课程贡献度表根据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填写。

基础课程贡献度根据学校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填写。

2、贡献度显著表示为◎,贡献度一般表示为○
大纲制定者:王晶、王小章
大纲审核者:曹秉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