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中数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数字的用法

一、零数表示法:用“有(又)”字,连接整数与零数。

1、为字共三十有四。

(《核舟记》)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二、分数表示法
1、“天下三分之一。

”(《汉书•地理志》)
省去“分”与“之”:
2、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

(《塞翁失马》)
3、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
4、脱逃者未及百一。

(百分之一)
三、虚数表示法
虚数是指不实在的数字,一般用来突出数量的少或多。

1、用数词“一”表示“少”:若九牛亡一毛。

(《报任少卿书》)
2、用“三、九、十二、百、千、万”及倍数表示“多”。

①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
②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
③策勋十二卷,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
④将军百战,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四、概数表示法
概数表示与实际数目接近的数目。

1、用“十”“百”“千”“万”等整数表示约数。

①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石钟山记》)
②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2、用两个邻近的数字表示。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游褒禅山记》)
②择其一二扣之。

(一两块石头)
③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伤仲永》
3、在基数词前加“且、将、约、几、盖、可”等表示。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4、在基数词后加“所”“许”“余””、“有余”、“有奇yòujī”等表示。

①一车炭,千余斤。

(《卖炭翁》)
②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

《西门豹治邺》
③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
④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序数表示法
1、在基数前加“第”。

这种情况较少见。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活板》)
2、不用“第”而直接用数字表示。

这种情况较常见。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六、两数相乘表示法
有时两个数字相连,表示两者相乘。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农历每月十五)《项脊轩志》2、一个女子,年约二八。

(十六岁)《灌园叟晚逢仙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