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楚廷--全面发展九要义

张楚廷--全面发展九要义

三、全面发展,学校和社会的义务
全面发展是人享有的权利,谁来保障这种权利呢?人自己!可是,人通常组织成为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叫做社会,因而,社会应来保障这种权利。如果社会没有尽到这种义务,它就有了毛病,就应当进行改革或变革,使之能很好地履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的义务。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就包括了尊重和保障人的发展权,人的全面发展权。尊重是一种态度,保障是一种行为,这种态度和行为都是国家的义务。
全面发展具体到每个人身上而表现出来的时候便是个性发展,那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并非一模一样的全面发展。当马克思说丰富个性、自由个性的时候,就蕴涵了具体到个人的全面发展,不一样的发展。丰富,自由,足以导致相对的实际的全面。
反之,能够设想有离开了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吗?即使是相似的、共有的东西也将以独特的方式体现于一个一个人身上。
马克思在论述“多数个人”与“个人”的关系时,提到了“‘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15]
马克思在为了防止畸形发展而提出“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时,说那是根据“社会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16]前已引述,马克思说到了“人的多种多样的志趣和生产才能”,“个人有许多需要”,爱好、志趣、需要、才能,等等,都是具体的实际的个性。马克思直接间接地大量论及了个性。由此亦看出,马克思的全面发展是体现于个性发展的。
一、全面发展是人的解放
马克思说得很直接,很清楚:“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自己真正获得解放”[1]。让我们品味一下这句意味深长的话。简单一点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解放,人自己的解放,真正的解放,自己获得的解放。这句话不仅昭示了全面发展的含义,也昭示了人的解放的含义。这样,我们似乎也能更好地理解教育的目的,把教育理解为人的解放事业的一部分,教育是人获得解放的一条坦途。
全面发展即人的解放,人的解放又是指什么呢?指的是“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17]。人的解放是外部世界的作用为个人所驾驭而不是相反,不是个人的发展为外部世界所驾驭。
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离不开外部世界的作用,在这种作用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的时候,个人本身要去驾驭,当这种作用是消极的、阻碍意义的时候,个人本身还要去克服,去排除。其结果亦必体现于个性发展。
我们的国家自改革开放后便可期待它成为最先进的国家了,因而可以期待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自由发展了。最先进的社会应当保证人经历这样的过程,即自由发展的过程。这将成为衡量社会先进性的基本指标之一,教育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有因促进人的自由发展而可能是最先进的。
为什么说自由发展呢?为什么把发展说成自由发展呢?因为人本自由,所以其发展亦曰自由发展?为什么说人本自由呢?还是马克思说得好:“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9]人是“自由的存在物”[20],而且人“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21]。显然,马克思是把“有意识的存在物”与“自由的存在”联系在一起的。
二、全面发展是人的权利
马克思说:人“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6]人也生产自己,在全面的生产中,全面发展自己。全面发展是人的权利。生产是人的权利,发展也就是人的权利。
为什么人有这种权利?为什么人要发展并有发展权?其实,这是天赋权利。也是马克思说得好:“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而存在。[7]发展事实上就是人的生命力的表现形式,是天赋的,自然的。其全面发展权利也就是天赋的,自然赋予的。
六、全面发展的实在是审美发展
人在反省自己的时候,都有意无意地必然地运用美学尺度,人对于自己的工作对象或活动对象也运用美学尺度。马克思说:人“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个对象既可以是活动或工作对象,又可以是人自身。人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人自身,又“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之所以能直观自己,就是因为人已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于世界了,从而在创造的对象中看到自己(“直观自身”)。“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3]自己。那个内在的尺度主要是美学尺度。
全面发展意味着什么?这又恰是“教育是什么”抑或“人是什么”所包含的万千问题中特别重要的一个问题。因而,它格外惹人注意,又因为问题本身的深度和难度,它也经久不衰地为人关注。教育是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教育也应当明明白自地活着,所以教育要思考“教育是什么”,思考“全面发展意味着什么”。
有些问题是容易陈腐过时的,有些问题则是可能常议常新的。全面发展问题属于后一种可能。基于这种判断,也基于一种盼望,本文再次集中讨论一下全面发展的要义。
四、全面发展体现于个性发展
马克思谈到全面发展,同时更多地谈到个性发展。他在说到剩余劳动的贡献时,特别关注它“为发展丰富的个性创造出物质要素”。[13]司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之一是物质劳动(或物质生产)为精神劳动(或精神生产)创造条件[14],马克思的这一段话表明他是把精神生产与发展丰富的个性紧密联系着的。
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创造,每一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的艺术,几千个不同民族创造了亿万种不同的艺术。人类史证明了马克思论断的正确。
人因审美需要而创造了艺术,人因欣赏科学美而喜爱数理,人因对自身美的追寻而健身,而寻求完善人格,人在衣食住行的每一方面,人在琴棋书画的每一方面,人在教科文卫的每一方面都与审美活动相伴而行,人又在所有的这些审美活动中发展自身,人在全面的审美活动中全面发展自己。所以审美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实在。
这个问题虽然思考得最多最久,但人并不厌烦,还是去思索;虽然也最难,但人还是知难而进,仍然去思考。
从事教育的人就常思考“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人是什么”的一个子问题。如果没有弄清楚“人是什么”,“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恐怕是难以弄得很清楚的。所以,一些教育学家也努力研究“人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无论多么困难,教育也得以更高的自觉去研究;另一方面,在我们研究“教育是什么”的时候,反过来也还有利于我们去理解“人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
刘翔是刘翔的全面发展,姚明是姚明的全面发展,华罗庚是华罗庚的全面发展,吴文俊是吴文俊的全面发展,各自的发展,个性的发展。
五、全面发展的过程是自由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到“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共十条)之后,紧接着说道:在这种“最先进的国家”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
由于人类的这种需要,人类便创造了教育,以便更好地发展,全面地发展。我国宪法中明定的受教育权即反映了对人天赋的发展权的认可[9];2004年我国又正式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0]写人宪法,而发展权即人权的基本部分。
全面发展是人的,首先是青少年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庄严地承诺了这种权利:“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1]
如果有教育投入不足的现象,教育指导不当的现象,都可以视为学校或社会对自己应尽义务的认识不足或不当。
学校或社会有没有资格(或权利)去要求、去敦促学生全面发展呢?有,但只有当它们越是充分地履行了自己的义务时,它们才越拥有这种资格(或权利)。学校或社会的权利是由人的权利派生出来的,它们首先不足拥有这种资格或地位,而是首先要尽义务,因尽义务而获得权利。
马克思说“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12]。人所组成的社会和国家便也不是抽象的存在物,它因其组成成分之活生生而充满生机。
国家如何履行其义务呢?国家即以兴办学校、兴办教育的方式来保障人全面发展的权利,来尽到自己的义务。从而,国家的义务便转移到学校身上,学校直接承担起保障青少年全面发展权利的义务。
人类对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不能乱捕乱杀,对植物(尤其是珍稀植物)不能乱砍乱伐,这是人类的一种觉悟,觉悟到它们跟我们一样拥有生存权。人类还有一种觉悟,觉悟到我们自己还拥有发展权。
马克思还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8]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亦即他们的权利,发展便是他们许多需要中最重要的一种。
学校或社会为此而实际履行一些什么样的义务呢?它们应当尽到提供尽可能好的师资条件、文化条件、物质条件的义务,尽到提供良好环境的义务,乃至于可将其制订恰当的方针和正确的政策本身也视作一种义务,当某些政策、方针有缺陷的时候,它们有义务及时修正。恰如1999年国家在教育方针中将几十年未予提及的美育加进去了那样,使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更切实更准确!也更全面。
学生有没有全面努力学习、努力全面发展自己的义务。然而,当他尚未意识到自己的义务的时候,他所应享有的权利仍在,他所拥有的权利不是派生物。并且,越是希望学生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学校就越是要充分地履行学校的义务,以利于学生在享有自己的权利的时候也能觉悟到自己的义务。
动物也有生存权,牛、马、虎、豹……都有生存权,樟树、松树、杉树……也有生存权,这是作为植物的生存权。但是,人这种生命不只有生存权,不只是吃饱穿暖,人还要吃好穿好,还要文化,还要获得智慧,获得创造,这都叫发展,所以,人还有发展权。生存权、发展权都是天赋人权。动植物也有发展权吗?它们是由小长大,由幼到老,那是生长权,是生存权的具体表现,与人的发展权有根本的不同。
关键词:教育目的;全面发展;学生权利
全面发展是很久以来很多的人讨论过很多很广的议题。很可能,这会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议题。为什么会经久不衰呢?
自古以来,人类思考的问题数以万计,数以亿计,人类智慧的触角伸向每一个可能的角落。其中,思考得最多,时间最长,又最难以获得满意答案的问题是:人类自己是什么?或者,人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思索,是人特有的自觉意识发展到最高处同时也是最深层处的典型表现。人希望自己明明白白地活着;人也由此探讨自己应当怎样活着。
马克思的上述论断针对性极强。全面发展就是要防止畸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避免片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使人不受压抑和限制,就是人的解放。而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则正是使人摆脱片面性、获得解放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根本,教育的根本使命,原来就是求得人的解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