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分析Chapter14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Chapter14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Chapter6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类型水杨酸类:水杨酸、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邻氨基苯甲酸类:甲芬那酸芳基丙酸类:布洛芬吲哚乙酸类:苯并噻嗪甲酸类:一,构性分析1 酸性:具有游离的羧基邻位取代苯甲酸结构—COOH的酸性>间位、对位取代吸电子基团,酸性增强,—NO2、—OH、—X供电子基团,酸性降低,—CH3、—NH22 水解性: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

酯键、酰胺键3 苯环:UV吸收光谱特性4 特征元素:酮洛芬的二苯甲酮可与苯肼缩合显色。

二,鉴别试验1 与三氯化铁反应:1.1水杨酸反应:水杨酸+三氯化铁→紫堇色配合物(强酸溶液中水解)1.2 酚羟基反应:对乙酰氨基酚水溶液+三氯化铁→显蓝紫色1.3 烯醇结构:可呈红色配合物2 缩合反应酮洛芬(二苯甲酮)+苯肼→橙色偶氮化合物3 重氮化偶合反应对乙酰氨基酚具有潜在芳伯胺基。

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亚硝酸钠→重氮盐,碱性条件下、β—萘酚→偶合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4 氧化反应:甲芬那酸+硫酸、重铬酸钾→深蓝色→棕绿色吲哚美辛+硫酸、重铬酸钾→紫色或者+盐酸、亚硝酸钠→绿色→黄色5 水解反应阿司匹林+碳酸钠,加热水解→水杨酸钠+醋酸钠→加稀硫酸→白色水杨酸沉淀+醋酸臭气SSss双水杨酸酯+NaOH→水杨酸钠+HCl(稀)→白色水杨酸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可溶解)三,杂质检查法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1 来源:生产过程中乙酰化反应不完全;贮存过程中发生水解2 显色剂(酚羟基易被氧化剂氧化变色):稀硫酸铁铵溶液Fe3++水杨酸→紫堇色配合物3 药典采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防止阿司匹林的水解四,含量测定1,直接滴定法(1)药物溶于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滴定应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以防止局部碱浓度过大,致使阿司匹林酯结构水解(3)本法缺乏专属性,易受水解产物水杨酸以及醋酸的干扰,故不适用于水杨酸含量较高的试样测定2 剩余滴定法(1:2)3 水解后剩余滴定法(☆两步滴定法)3.1原理及流程:(1)中和:酸性水解产物(水杨酸)+醋酸+稳定剂(酒石酸、枸橼酸)+中和阿司匹林的游离羧基(2)水解与滴定: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4 非水溶液滴定法吡罗昔康具有吡啶环,显示碱性,在冰醋酸溶液中,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至显蓝绿色。

5 紫外分光光度法:标示量%=(As*C R*D*W平均/A R*W*B)*100%Chapter7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分析一,构性分析1 酚羟基特性:与重金属离子(Fe3+)配位呈色,遇光热易被氧化2 弱碱性:氮原子为仲胺氮,显弱碱性。

3 紫外吸收特性:显弱碱性4 旋光性:手性碳原子,具有光学活性二,鉴别试验1 与铁盐的反应:Fe3++酚羟基→配位显绿色→加入碱→显紫色2 与甲醛硫酸反应:3 还原性反应:酚羟基易被碘,H2O2、铁氰化钾、氧化呈色4 氨基醇的双缩脲反应:供试品+CuSO4+NaOH→显蓝紫色→加乙醚后,醚层显紫红色,水层为蓝色5 脂肪伯胺的Rimini试验:供试品+亚硝酸铁氰化钠+丙酮(不含甲醛)+碳酸氢钠→显色三,含量测定1 非水滴定法☆常用非水溶剂:(1)酸性溶剂:冰醋酸(增强有机弱碱的相对碱度)(2)碱性溶剂:二甲基甲酰胺(增强有机弱酸的相对酸度)(3)两性溶剂:甲醇(4)惰性溶剂:甲苯、三氯甲烷、丙酮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多采用高氯酸非水滴定1.1原理:(1)盐酸多巴胺盐类+高氯酸(置换过程)→强酸置换出与有机弱碱结合的较弱的酸,HA酸性越弱,越利于反应进行。

1.2指示剂:结晶紫,酸式色:黄色;碱式色:紫色1.3注意事项:(1)非水溶液滴定时,有机弱碱盐类药物被置换出的酸在醋酸介质中的酸性,排列顺序如下:氢溴酸>硫酸>盐酸>硝酸>磷酸>有机酸(2)有机弱碱盐中被置换的HA,其酸性较强时,则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处理方法:加入定量的醋酸汞、冰醋酸溶液,使其生成在醋酸中难解离的卤化汞,以消除氢卤酸(HX)对滴定的干扰与不良影响。

掩蔽剂:醋酸汞(稍过量不影响测定结果)Chapter8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和酰苯胺类一,构性分析对氨基苯甲酸酯类:1 芳伯氨基特性(除盐酸丁卡因外):显重氮化—偶合反应。

与芳醛缩合成schiff碱反应。

易氧化变色。

2 酯键易水解: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水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PABA)盐酸丁卡因水解产物丁氨基苯甲酸(BABA)3 弱碱性:脂烃胺侧链为叔胺氮原子(苯佐卡因除外),具有碱性,可以成盐。

生物碱沉淀剂反应,非水溶剂滴定(在水溶液中不能直接用酸滴定)4 溶解性:游离碱,油状液体或低熔点固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盐酸盐白色结晶粉末,具一点的熔点,易溶于水和乙醇,难溶于有机溶剂。

典型药物:盐酸普鲁卡因(procaine hydrochloride)盐酸丁卡因(tetracaine hydrochloride).酰苯胺类药物1芳伯氨基特性:芳酰胺基酸性溶液中水解为芳伯胺基化合物,重氮化反应。

但是盐酸布比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在酰胺基邻位存在两个甲基,空间位阻而稳定。

2弱碱性:脂烃胺侧链为叔胺氮原子,具有碱性,可以成盐。

生物碱沉淀剂反应,非水溶剂滴定(在水溶液中不能直接用酸滴定)3与重金属离子络合:酰胺氮原子在水溶液中与金属离子铜或钴络合成有色配位化合物沉淀。

可溶于氯仿呈色。

例如: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二鉴别试验1芳伯氨基: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盐酸普鲁卡因胺——NaNO2/HCl 、碱性β-萘酚——有色偶氮染料(橙黄到猩红色)潜在芳伯氨基:对乙酰氨基酚、醋氯苯砜----盐酸或硫酸加热水解--- NaNO2/HCl 碱性β-萘酚有色偶氮染料(红色)区别丁卡因——加亚硝酸——乳白色沉淀2与金属离子反应2.1与盐酸利多卡因铜和钴离子反应(具有芳酰胺结构的)供试品加硫酸铜、碳酸钠试液→蓝紫色配合物→溶于氯仿显示黄色【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和盐酸丁卡因不发生此反应】供试品加氯化钴、酸性溶液→亮绿色细小钴盐沉淀↓2.2与汞离子反应芳酰胺类,如盐酸利多卡因→硝酸汞/硝酸,煮沸→黄色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如苯佐卡因→硝酸汞/硝酸,煮沸→红色或者橙黄色2.3 盐酸普鲁卡因胺羟肟酸铁盐反应(具有芳酰胺结构的)加浓过氧化氢、三氯化铁/加热至沸→羟肟酸铁(紫红色)3水解产物反应3.1 盐酸普鲁卡因+10%氢氧化钠溶液→白色↓(加热变为油状物)继续加热→蒸气(二乙氨基乙醇)↑(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加热至油状物消失→放冷、加盐酸→白色↓(能溶于过量的盐酸)3.2 苯佐卡因+氢氧化钠试液/煮沸→生得乙醇→加入碘试液/加热黄色↓(碘仿臭气)三特殊杂质检查盐酸普鲁卡因及其注射液需检查对氨基苯甲酸(PABA)原料药及注射灭菌粉末限量不得超过0.5%,注射液不得超过1.2%检查方法:TLC法,对氨基苯甲酸对照品对照,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显色。

四含量测定1亚硝酸钠滴定法(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1.1基本原理:芳伯氨基或水解后生成的药物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定量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可用永停法(外指示剂法、内指示剂法)指示反应终点1.2反应条件:(1)加入适量KBr加快反应速度。

重氮化反应在HBr 酸性条件下速度最快,但是昂贵。

体系中溴化钾与盐酸起到氢溴酸的作用(2)加入过量盐酸加速反应,到药物与其比例1:2.5到6(3)反应温度,控制在室温10到30摄氏度进行,15度结果最准。

(4)滴定速度,一次加入大部分亚硝酸进行反应,在缓缓滴定。

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2/3处2非水溶液滴定法(盐酸丁卡因、盐酸布比卡因,含弱碱性氮原子仲胺叔胺基。

也不适用于酰胺基)供试品→溶在冰醋酸与醋酐溶液中→用高氯酸滴定终点→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

注意:加入醋酐的作用,有利于布比卡因碱性的增强。

滴定突跃敏锐;滴定前加入醋酸汞溶液以除去氢卤酸的干扰。

Chapter9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物的分析一构性分析母核:苯基-1、4-二氢吡啶典型药物: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1 二氢吡啶环还原性:氧还鉴别以及滴定法含测2 硝基氧化性:被还原重氮化3 二氢吡啶环氨基质子解离性:碱性条件,1、4位氢均可解离发生颜色反应4 稳定性:遇光极不稳定,发生光化学歧化反应。

药物分析应避光操作。

5 旋光性,药物大多数为消旋体。

二鉴别试验1化学鉴别法1.1 与亚铁盐反应:供试品→加乙醇溶解,新制硫酸亚铁铵,硫酸溶液,氢氧化钾溶液→强烈振摇→沉淀由灰绿色变为红棕色。

1.2 与氢氧化钠试液反应:供试品→溶于丙酮,氢氧化钠→显示橙红色1.3 沉淀反应:尼莫地平→加氯化汞→白色沉淀尼群地平→加碘化铋钾→橙红色沉淀1.4 重氮化偶合反应:供试品苯环硝基→酸性条件下,加锌粉→加亚硝酸钠溶液,β萘酚→显示红色2分光光度法注意避光操作三有关物质的检查大多采用HPLC,在避光条件下进行有关物质检查。

四含量测定铈量法原理:强酸条件下,以硫酸柿为标准溶液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用邻二氮菲作指示剂。

优点:(1)硫酸柿标准溶液稳定,长时间放置,曝光,加热浓度均不变。

(2)Ce4+还原为Ce3+是单电子转移,反应简单,副反应少。

(3)大部分有机物不与硫酸柿反应,干扰少。

(4)本法特别适用于糖浆剂、片剂等制剂的测定。

指示剂:邻二氮菲应现用现配,防止因放置后,Fe2+被氧化为Fe3+失效终点:Ce4+(微过量)与指示剂中Fe2+反应,将其氧化为Fe3+,使橙红色消失,以指示终点。

Chapter10巴比妥类及苯并二氮杂卓类镇静催眠药的分析一构性分析巴比妥类(母核环状酰脲类)1 弱酸性:母核环状结构中1,3—二酰亚胺基团。

弱酸与强碱形成的巴比妥钠盐,加酸酸化后,析出结晶性的游离巴比妥类药物。

2水解反应:酰亚胺结构,与碱液共沸水解放出氨气,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与金属离子的反应:丙二酰脲或酰亚胺基团,合适PH下与金属离子显色或者有色沉淀。

(1)与银盐的反应:巴比妥钠盐+硝酸银溶液→可溶性银盐+硝酸银(过量)→难溶性二银盐,白色沉淀(2)与铜盐的反应:巴比妥类+Cu2+→紫色或紫堇色;硫喷妥钠→绿色(3)与钴盐的反应:巴比妥类在有机碱(异丙胺)甲醇或者乙醇溶液中可与钴盐生成紫堇色配合物(4)与汞盐的反应:巴比妥类药物与Hg(NO3)2或者HgCl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胺试液中。

4与香草醛反应:丙二酰脲基团可与香草醛在浓硫酸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红棕色产物。

5紫外吸收:PH10,一级电离,240nm处最大吸收,PH13,二级电离,红移255nm苯二氮杂卓类药物1 弱碱性:具有生物碱特性2 水解性:弱酸性条件下水解。

除地西泮水解后生成仲胺外,奥沙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均水解后生成伯胺→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二鉴别试验巴比妥类药物1丙二酰脲反应:(1)取供试品加碳酸钠试液,振摇滤过,滤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振摇,沉淀即溶解;继续滴加过量的硝酸银试液,沉淀不再溶解(2)取供试品加吡啶溶液,溶解后,加铜吡啶试液,即显紫色或生成紫色沉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