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故事
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 ,1782.10.27--1840.5.27),意大
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
他的技巧影响了后来的小提琴作品,也影
响了钢琴的技巧和作品。
他的作品有《bE大调协奏曲》、《二十四首
随想曲》、《女巫之舞》、《无穷动》、《威尼斯狂欢节》、《军队
奏鸣曲》、《拿破仑奏鸣曲》、《爱的场面》、《魔女》、《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另外,还作有吉他曲二百首,以及各种室内乐曲。
帕格尼尼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一生遭遇了很多苦难,但这并没妨碍他成为一
个音乐界的巨人。
4岁时,帕格尼尼患上了麻疹和可怕的昏厥症,险些丧命;儿童时期,他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中年时他口腔疾病严重,口舌
糜烂,满口疮痍,拔掉了所有牙齿,紧接着又染上了可怕的眼疾,走
路都无法看清;50岁后,相继发作的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身体;后来,他完全失去了发音的水平,儿子只能通过口
型来判断他的意思;57岁那年,他走完了多灾多难的一生,离开了人世。
从4岁到57岁,帕格尼尼一直在与苦难为伍,但这并没有让他退缩,更没有将他压垮,反而让他在音乐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是
凭什么做到这些的?
在病痛的折磨下,帕格尼尼爱上了音乐。
他闭门不出,疯狂地练琴,每天十多个小时。
13岁时,他开始带着一把琴周游,过着流浪者
的生活。
同时,他还坚持学习作曲与指挥,创作出了《随想曲》、
《无穷动》、《女妖舞》和6部小提琴协奏曲及很多吉他演奏曲,这
些都让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与汗水。
15岁时,他成功举办了一次音乐会。
就是这次音乐会使他震惊了世界,一举成名,他的名声传遍英、法、德、意、奥、捷等国。
有多少人能如帕格尼尼一般,经历诸多苦难,而又有多少人能够
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对于帕格尼尼来说,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苦难,才
让他的人生更加精彩,充满了挑战的乐趣。
也正是这些磨砺,才让他
的意志开始变得坚强,内心变得勇敢,从而战胜了命运。
在弱者眼里,苦难是鞋里的细沙;在强者眼里,苦难是一颗华丽的
珍珠。
苦难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苦难让我们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苦难让我们知道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它让我们学会了对
生活的感恩,学会了对生活的珍惜法国哲学家和作家卢梭在成名前曾
做过仆人。
在一次宴会上,人们因为一幅画所表现的内容而争执不下,眼看场面越来越尴尬,主人就找来卢梭来解释这幅画。
人们都不相信
一个仆人能说出什么令人信服的话。
但卢梭关于那幅画的解释是那样
清晰明了,那样具有说服力,他的表现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有人很尊敬地问卢梭:“先生,您是从什么学校毕业的?”
“我在很多学校学习过,先生。
但是,我学的时间最长、收益的
学校是苦难。
”这是卢梭给出的答案。
当然,卢梭在苦难中付出的代
价是值得的,虽然在当时他还是一个贫穷卑微的仆人,但不久之后,
他就以超群的智慧震撼了整个欧洲。
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成功者站在财富之巅时的风光,却不了解他们
在风光背后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任何一种成功都不是唾手可得的,不
能吃苦、不肯吃苦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而那些被人们看成天才的人,
往往会被赐予更多的苦难,这似乎成了一个不可更改的定律。
所以,
如果你正在承受苦难,不要抱怨不要气馁更不要放弃,要记住“吃苦
就是吃补”的道理,把吃苦当做磨炼意志的磨刀石,在磨炼中积累经
验和财富。
请相信,上天为你安排这些苦难,是在协助你获得更大的
成就。
只要坚持下去,你就会拥有更开阔的人生。
开悟箴言
苦是人生的增上缘,吃苦是成功必经的过程。
幸福中有苦难,生活就是享受与受苦、幸福与悲哀的混合体。
吃苦能够增强我们的免疫力,吃多少种苦,我们就会在多少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免疫,并自动获得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