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选择题完整版附答案

国际贸易选择题完整版附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论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单选题: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

A 世界出口总额B 世界进口总额C 一国进出口总额D 国际贸易量2.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3.5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7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为7000亿美元,当年国际贸易总额为()万亿美元。

A 7.9B 3.5C 7.2D 3.73.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可以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流量,是因为()。

A 它以商品计量单位表示B 它以货币金额表示C 它只计算有形贸易D 它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4.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的国际分工是()。

A 替代型国际分工B 混合型国际分工C 水平型国际分工D 垂直型国际分工5.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在它的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也越大。

A 初级产品B 工业制成品C 工业原料D 都不是6. 开放贸易给购买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

A 大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B 小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C 等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D 不可度量多选题:7.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A 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 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 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D 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E 各国的进出口总量占世界进出口总量的比重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统计商品进出口额时,一般对()。

A 出口商品按离岸价计算B 出口商品按到岸价计算C 进口商品按离岸价计算D 进口商品按到岸价计算E 进出口商品均按到岸价计算9.按参加分工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分,国际分工可分为()。

A 产业内国际分工B 产业间国际分工C 垂直型国际分工D 水平型国际分工E 混合型国际分工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单选题:1.晚期重商主义也称贸易差额论,主要政策主张是()。

A 禁止货币出口B 禁止贵重金属外流C 奖出限入,包装贸易出超D 由国家垄断全部货币贸易2.假设英国生产每单位酒需要劳动人数比美国少40人,生产每单位呢绒比美国少10人,则下列错误的是()。

A 英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B 英国在呢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C 英国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D 美国在呢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3.中国生产手表需要8个工作日,生产自行车需要9个工作日,印度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要9和10个工作日,根据比较成本学说()。

A 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B 中国宜生产和出口自行车C 印度宜生产和出口手表D 印度不宜参加国际分工4.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了指出,()。

A 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B 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C 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际可以从没有这获利更多D 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5.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主张的国际贸易政策是()。

A 管理贸易政策B 自由贸易政策C 保护贸易政策D 超保护贸易政策6.假定A国生产X和Y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别为100和120单位劳动,B国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90和80单位劳动,则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 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B 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D A国同时生产两种产品,B国不生产7.H-O理论说明()。

A 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富的国家并不具有比较优势B 一个劳动力资源对非劳动力资源比率较高的国家,应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C 一个非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获益D 国际市场的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大量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商品8.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一个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长期的结果是()。

A 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上升B 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下降C 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上升D 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下降9.H-O理论认为,导致不同国家间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

A 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B 价格的国际差异C 自然资源的国际差异D 资本生产率的国际差异10.里昂剔夫之谜的经验研究结果是()。

A 虽然美国资本丰富,但美国出口产品比进口产品的劳动密集程度更高B 美国主要与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C 贸易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美国国民的福利D 美国的长期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11.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应选择()。

A 海外直接投资战略B 商品出口战略C 技术转让战略D 海外间接投资战略12.产业内贸易日益增强的重要性()。

A 反映了规模经济的重要性日趋减弱B 解释了政府不愿意采取积极产业政策的原因C 主要表现在同类产品上D 通常表现在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的差别化产品上13.反映技术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对国际贸易,特别是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理论是()。

A 雷布津斯基定理B 斯托帕定理C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D 产品差异理论14.根据重叠需求理论,相互贸易容易产生于()。

A 产出水平相近的国家B 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C 投资水平相近的国家D 储蓄水平相近的国家多选题:15.规模经济与追求差异产品的矛盾的最佳解决途径是()。

A 国际分工B 国际贸易C 国际合作D 国际金融16.国家竞争优势论“钻石模型”的四因素指()。

A 生产要素B 需求状况C 相关和支持产业D 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E 政府政策17.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相同条件下,形成各国间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是( )。

A 各国要素禀赋差异B 各国规模经济程度差异C 各国要素组合比例不同D 各国贸易政策不同18. 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包括()。

A 人力技能的差异B 人力资本的差异C 要素禀赋的差异D 对其他生产要素的否定E 比较成本的差异19. 对于比较成本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意义B 解释了全部国际贸易现象C 是一种静态分析D 理论假设符合客观实际E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20.英国生产1单位酒需要120人/年,生产1单位呢绒需100人/年,美国生产1单位酒需要80人/年,生产1单位呢绒需要90人/年,根据比较成本理论()。

A 英国应生产和出口酒B 英国应生产和出口呢绒C 英国不宜参加国际分工D 美国应生产和出口酒E 美国应生产和出口呢绒21. 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A 规模经济理论B 产品差异理论C 偏好相似理论D 相互需求理论E 相对成本理论第五章贸易条件1.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1990年为基期是100,200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下降了10%,为90,进口价格指数上升了10%,为110,则2000年与1990年相比,净贸易条件()。

A 改善了22.2B 改善了11.1C 恶化了10D 恶化了18.26.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与中心是()。

A 供求关系B 垄断C 国际价值D 经济周期7.贸易条件指()。

A 一国进口商品价格与出口商品价格之比B 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值之比C 一国出口商品数量与进口商品数量之比D 一国进口商品数量与出口商品数量之比8.净贸易条件只考虑()。

A 进出口价格变化对一国出口能力的影响B 出口价格变化对一国进口能力的影响C 进口价格变化对一国出口能力的影响D 进出口价格变化对一国进口能力的影响9.净贸易条件大于1,表示()。

A 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幅度B 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幅度大于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C 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幅度大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幅度D 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10.收入贸易条件考虑的是()。

A 出口规则变化对一国出口能力的影响B 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对一国出口能力的影响C 收入状况变化对一国出口能力的影响D 出口规模变化和进出口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对一国出口能力的影响11.如果净贸易条件为58.3%,收入贸易条件为175%,表明()。

A 该国进口能力提高了B 该国进口能力下降了C 该国贸易条件恶化了D 贸易条件无法判断12.单因素贸易条件考虑的是()。

A 收入贸易条件基础上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B 净贸易条件基础上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C 收入贸易条件基础上出口商品数量变动对贸易利益的影响D 净贸易条件基础上出口商品数量变动对贸易利益的影响13.约翰.穆勒认为()。

A 国家间商品交换的比价由两国相互供给决定B 国家间商品交换的比价由两国相互需求决定C 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价由两国间进口数量决定D 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价由两国间出口数量决定14.提供曲线理论认为()。

A 贸易条件越接近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率,本国分享的贸易利益大B 贸易条件越接近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率,本国分享的贸易利益小C 贸易条件越远离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率,本国分享的贸易利益大D 贸易条件越远离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率,对方国分享的贸易利越小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选择题(含单选,多选).1.在西方的国际贸易理论中,所谓的两大基本体系指()。

A 比较优势论B 要素禀赋理论C 自由贸易理论D 保护贸易理论.. 2.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表现在()。

A 顺差对国民收入的倍增效应B 顺差对国内投资的倍增效应C 逆差对国民收入的倍缩效应D 逆差对国内投资的倍缩效应3.保护关税论主张以()措施来保护本国的()产业。

A 关税,农业B 非关税,制造业C 关税,制造业D 关税,幼稚产业4.李斯特认为,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首先考虑()问题。

A 获取交换价值B 发展生产力C 增加社会财富D 提高福利水平5.李斯特认为,处于农工阶段的国家应采取的贸易政策是()。

A 自由贸易政策B 保护贸易政策C 管理贸易政策D 超保护贸易政策6.超保护贸易政策保护的对象是()。

A 幼稚工业B 成熟工业C 衰退工业D 以上三项都包括7.重商主义属于()。

A 自由贸易理论B 保护贸易理论C 超保护贸易理论D 管理贸易理论8.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的主要观点是()。

A 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B 强调生产力的发展C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应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D 拥有比较成本说9.普雷维什认为,外围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主要有()。

A 技术进步的利益分配不均B 制成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C 经济发展阶段差距D 中心国家的工资刚性得到工会组织的强化10.凯恩斯主义的贸易理论属于()。

A 自由贸易政策B 保护贸易政策C 关税同盟理论D 超保护贸易政策11.外围国家要改善其贸易条件,可采取的发展战略有()。

A 出口导向战略B 进口替代战略C 出口退税政策D 补贴政策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1.一般来说,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会导致()A 进口国国内价格上涨,进口数量减少B 进口国国内价格上涨,进口数量增加C 进口国国内价格下跌,进口数量增加D 进口国国内价格下跌,进口数量减少2.一个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征收的进口税外,往往还根据某种目的加征额为的进口税,这种加征的额外关税叫附加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