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节能减排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李副局长和环保世纪行* *领导班子访谈: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一下我县的基本情况,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1,基本情况* *被誉为“临海明珠,茶祖之源,芒果之乡”。
全县总面积7550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35个村(居)民委员会,1943个村(居)民小组* *有许多民族。
境内有汉族、傣族、彝族等26个民族,总人口29.7万。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6.3%。
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各民族的风俗是不同的。
优越的自然条件创造了独特的自然资源,如森林、矿藏、热点、能源等。
占地894万亩,森林覆盖率74.7%,活立木蓄积量4800多万立方米,是云南省重要的林板、林化、林浆基地。
煤炭储量700万吨,石油储量1200万吨,天然气储量3亿立方米,斑岩铜矿储量196万吨金属;热区面积732万亩,有23座大小水坝。
年径流量4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67.2亿立方米。
* *年,全县总产值2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834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增长22.7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
消费品零售总额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消费品总价格上涨6.5%。
农民人均纯收入2254元,比上年增长1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00元,比上年增长12.1%。
城镇化水平为26%,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3.85‰和4%以内。
2。
我县节能减排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采取优良措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得到有效遏制,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持续下降,县域节能指标超过年度控制目标。
(一)重点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 * 10月16日,县政府与市政府签订了《xx节能目标责任书》:“xx”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15”期末下降13%,节能31200吨标准煤;*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年能耗下降2.6%,节能6224万吨标准煤;*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年能耗下降3%,节能7157万吨标准煤;* *年底淘汰落后产能:吉时顺兴铁合金厂根据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计算表,*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平价为1.6546(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平价为 1.4931(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9.76%。
* *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可比(吨标准煤/万元)1.4438,同比下降3.3%,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节能降耗任务。
(2)按照隶属关系、属地管理和“谁投资、谁负责、谁承担风险、谁审批、谁清理、谁淘汰”的原则,努力淘汰落后产能。
9月30日,* *县人民政府成立领导小组,淘汰落后产能的吉市顺兴铁合金厂。
12月29日,* *吉市顺兴铁合金厂被关闭,并按照相关程序被淘汰。
该企业现已拆除所有生产设备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节能监察办法〉等12件节能降耗文件的通知》(云政办发[* * 145)文件要求:* *四浦铁厂3台落后产能设备(1台1000千伏安硅铁炉、1台1800千伏安硅铁炉、1台XXkva硅铁炉)年底前淘汰,3台炉于7月份拆除* ** * 2003年3月29日,省经委重工业部进行了现场核查和检查,指导我县淘汰落后产能。
赴吉时顺兴铁合金厂、四浦铁厂现场检查淘汰落后产能设备情况,并现场拍照存档,充分肯定了我县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
全县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县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提前两年完成了吉时顺兴铁合金厂的淘汰和关闭。
(3)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宣传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法律、政策和重大措施,宣传节能减排先进模式,揭露和批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倡导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节能减排、节能环保意识同时,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主题,结合我国节能形势十分严峻、节能降耗任务十分艰巨的实际,认真组织各企业贯彻学习《节约能源法》,在基层宣传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国家和有关政策,节能降耗法规,加强企业相关岗位人员培训,已有4家企业获得培训证书,45家企业被省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委员会认定为“云南省发展循环经济100家重点试点企业”。
* *特色工业园被列为云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10个试点园区。
“* *林业”11月通过省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云景林纸”、“动力生物”、“宇泰建材”三家企业已经获得清洁生产岗位培训证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人人节能环保的社会氛围。
(4)重点加强节能减排检查我国在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方面做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包括省、市、县政府组织的检查,乡镇、部门和企业组织的检查。
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县领导为组长的检查组,开展节能减排重点检查,定期和不定期对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进行检查,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通过开展各项监管工作,有效推动了全县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
(五)重点加强节能降耗的重点企业“云景林纸”已成立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并已制定节能减排工作职责和实施方案;委托云南省节能技术中心对公司进行能源审计,并完成现场审计。
审计单位正在编制审计报告,并计划在审计报告发布后完成“xx”节能减排计划。
引入“美国道评”方法,辅以计算机数据处理,对企业生产进行全面审查,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节电方面,投资175.4万元完成锅炉风机和引风机、碱炉风机和引风机、污泥提升泵电机变频控制系统的改造。
变频改造后,* *每吨泥浆耗电量为964度,比* *低11%,每年可节电1200万度。
目前,企业已有55人获得“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内审员”证书,2人获得“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员”证书,2人获得“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员”证书(6)努力推进节能减排1。
认真落实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制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和温总理重要讲话精神,确保“xx”期间我县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目标确定任务的完成根据省市下达的约束性目标,到2020年,我县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在* *年的基础上减少10%,即主要污染物cod(化学养分需求)控制在XX吨以内,so2(二氧化硫)控制在2890吨以内。
县人民政府于3月30日召开全县环保工作会议,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并与五家重点排污企业(林业局、林化、中糖、永平糖厂、建材有限公司)签署了《* *傣族彝族自治县重点企业“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责任书》,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
进一步提高对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完成责任书签署的各项指标和任务,把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在责任书目标范围内,不突破。
2.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能源消耗年度削减计划。
根据签订的目标责任协议,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分析了我辖区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和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xx省市下达的总量和控制目标,我们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县xx污水能耗总量的年度削减计划。
我们已经把减排额度分配给了耗能企业,让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我们在一些领域和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
我们对国有企业的主要污染物实施了在线监测。
我们要求尚未完成减产任务的企业限期停产。
我们已经授权县环保局关闭那些“云景纸业”等6家与市、县政府签订了责任书的重点排污企业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了《节能减排规划》,积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加大对家庭和农业污染源的控制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工作有序实施。
3.加强节能减排监管,确保总量减排如期完成将节能减排目标总量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资机制,有效解决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将节能减排任务总量分解落实到重点排污和用能单位,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落实到部门、企业,同时分层次落实措施和资金。
加强执法监督。
加大节能减排执法力度。
对于那些忽视节能减排、不降低能耗、不减少污染、反而增加的企业,将坚决实行暂停贷款、关停和停电管理。
严格控制“耗能专家”,切断“污染黑手”,确保减少污染总量和减排任务如期完成。
4.严格审核制度,坚持环保和节能优先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能耗审计制度,将能耗和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项目审批和开工的强制性门槛,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制定和实施产品能耗定额,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结算。
坚决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权,对不符合能耗、环保标准和节能环保设计规范要求的投资项目不予审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5 .认真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在* *排污许可证的发放中,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有机结合。
对消耗能源和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市、县环境保护部门必须核定污染物总量,否则不得发放排污许可证。
6 .认真开展污染源普查,准确掌握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全国性调查根据国家和省市的安排,我县开展了污染源综合调查。
我们成立了以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以环保、统计、财政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
我们已经部署了93名调查教师和调查人员,对全国范围内的工业源、农业源和家庭源的污染物排放进行调查。
目前,已经调查了140个工业来源、340个国内来源和785个农业来源。
我们已经通过了调查。
准确了解污染物排放情况,有利于正确判断环境状况,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为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有效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共3页,当前页1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