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降损增效-- 电力企业线损管理试点工作汇报材料(2009年10月日)×××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线损、售电量、售电平均单价三大指标共同形成供电企业利润的来源,售电量受电力市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售电平均单价受用电结构变化和电价定价机制的制约,两者不能通过人为因素产生大幅提高,但线损的降低对于供电企业大有可为之处,是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有效方式。
对此,我局将线损率作为衡量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指标,按照《赤峰市农电系统线损管理办法》,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电力企业线损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了技术降损、管理降损过程控制,各部门目标、责任、分工明确,按照既定的目标全面开展线损管理工作。
现将我局线损管理试点工作的思路、举措及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电力企业概况电力企业成立于1973年8月,全局共有在编正式职工325人,农村电工202人,下设10个供电营业所,担负着全旗10.5万用电客户的供电任务。
供电营业区域内共有局属产权66kV变电站14座(其中在建2座),主变22台,160.95MVA;66kV输电线路16条(其中在建2条),364km;10kV配电线路37条,1914km;配电变压器2303台/160.015 MVA;低压线路2156 km,户通电率100%。
2006年,先后被国网公司评为先进集体、文明单位、电能损耗规范化管理达标单位,2007年在东北电网公司直属农电系统中率先跨入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行列。
二、线损管理试点工作指导思想我局坚持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现电网科学发展这一线损管理工作主导思想,以企业效益为重,社会效益优先为宗旨,以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监督完善作为线损管理工作原则,将线损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掌控点,积极构建“全局上下关注线损,全员努力降低线损”的良好氛围,不断挖掘技术降损空间,创新管理降损手段,稳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线损管理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三、线损管理工作的主要举措(一)完善组织保障体系,建立高效的线损管理配合、协调、联动机制线损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涉及点多面广,需要各部门、全员积极支持,充分协调。
为此,我局从切实强化全局线损管理的组织领导出发,成立了局节能降损工作领导小组,在节能降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下设了三个专业职能小组,分别为管理降损专业领导小组、技术降损专业领导小组和监督考核领导小组。
在职能小组的直接组织调动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具体职责分工为:企划办:负责企业经营目标制定,线损管理指标测算,分解和下达及考核,并监督考核营销科、生技科、计量所、调度所等线损管理部门职能的履行情况,月汇总,季兑现。
营销科:负责全局线损小指标的分解、下达、统计、分析,总体安排全局节能降损阶段性工作任务,并对全局线损按线按台区承包管理直接考核,同时做好理论线损计算和安排用电检查、营业普查、稽查工作。
计量所:负责全局关口表计的完善和安装、校验、检定,用户表计的周检、强检,计量装置的规范性检查指导,二次压降测试,计量“五率”执行等。
调度所:负责按季度进行电网潮流计算,根据潮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运行方式,确保电网经济运行。
生技科:负责科学、合理地制定电网规划,每三年依据电网实际情况制定或修改中长期节能降损规划。
每年年初制定出技术降损措施计划并组织落实,负责按月做好各电压等级功率因数、电容器可投运率及电压合格率、无功电压等小指标的管理、控制和考核。
供电所:是线损管理的最终执行者和线损管理效果的检验者,是线损管理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负责年初制定辖区内线损按线按台区承包管理考核实施细则,每月末组织召开线损分析会,从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两个方面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和落实相应降损措施。
(二)充分依靠先进科技,挖掘技术降损空间,不断提升电网装备水平,稳步降低线损我局深刻认识到电网是供电企业服务于经济社会和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第一资本,要想切实降低线损率,技术措施是基础,是关键。
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国家“十一五”节能目标,紧密结合全旗电网现状,超前规划,合理布局,不断加大对电网的投资建设和升级改造力度,通过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加大电网的科技投入,实施无功优化项目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节能降耗效果异常显著。
科学规划电网布局,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增强电网经济供电能力。
近年来,我局在合理预测供电区近期和长期负荷增长的基础上,坚持“小容量、密布点,近电不远送,有电能送出”的原则,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农网改造的有利时期,加大了电源点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截至到2008年末,我局共完成6个变电站的新建和6个变电站的升级改造任务,2009年我局又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新增农网完善资金新建66kV王安池变电站、三山变电站,实施变电站增容改造等工程项目。
通过实施一系列电网建设和改造,一方面有效改善了供电区的电压质量,另一方面极大地缩短了10kV供电半径,降低了10kV线损率。
据统计,我局从98年开始实施一期农网改造工程至今,全局10kV高压损失率从1998年的18%降低到了2008年的2.4%,因少损电量累计增加的收入约2000余万元。
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电网实际,科学制定全局年度节能降损技术措施,分别纳入大修、技改等项目安排实施,有效降低了线路损耗。
此外,积极优化线路通道,截至目前共清理线路走廊树障8万余株,在林木茂密地区更换绝缘导线2.5公里,提高了供电可靠率,减少了因树木“吃电”引起的电能损耗。
目前,全旗电网66kV电源点布局基本合理,迂回供电现象和线路“卡脖子”问题得以根本解决,整体电网结构得到大幅优化,经济供电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全力推进农村低压配电台区改造,降低农网低压线损。
在大力优化电网布局,积极实施送配电线路技术改造的同时,我局将农村配电台区改造作为提高全旗广大农村用户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降低企业线损率的一项惠民兴企工作扎实推进。
近年内,充分利用国家网改资金并积极筹措企业自有资金共改造低压台区800余个。
2008年我局又利用自有资金850万元,完成了69个低压台区的改造,使低压电网改造面由2007年的62%提高到了2008年的75%。
今年我局又充分利用中西部农网完善资金950万元继续对低压台区进行改造,积极淘汰高耗能变压器,合理分配台区三相负荷,尽量缩短架空线与接户线之间的距离,目前正在进行紧张施工。
预计到今年底使全旗农村低压台区改造面将达到90%,2010年底彻底改造完毕。
届时,全局0.4kV线损率将降至6.0%以下。
及时调整台区三相平衡,较少电能损耗。
在对农村低压电网进行大规模更新改造的基础上,供电所人员加强了对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度测试,通过对10kV线路的核相,在转角杆、分支杆上挂相序牌,对电表箱进行核相分相,对抄表卡上每户所在相位标注等手段明确不同相序所带负荷,根据变压器特殊时段,典型时段测试情况,以及台区承包人结合所辖范围负荷特点和工作经验,及时调整台区三相不平衡度,增强了不平衡度控制的可操作性,有效减少了因三相负荷分配不平衡造成的电能损耗。
合理进行无功补偿,降低农网线路损耗。
近年来,我局按照“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电力部门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降损与调压相结合,以降损为主”的原则,累计投入300万元,大力实施了无功优化项目。
截止到目前,全局安装变电站集中补偿电容器已达到5250kVar,装设10kV线路补偿电容器8860 kVar,0.4kV随器补偿电容器4888kVar,全局10kV线路功率因数均达到0.9以上。
以碧流台供电区为例,经无功优化后平均功率因数由0.81提高到0.92,从去年6月份完成无功优化至今,该供电区少损电量48.7万kWh,直接减少经济损失24.9万元。
2009-2010年我局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大对无功优化的投入,计划投入资金200万元,陆续完成南塔、林东镇、隆昌、十三敖包、浩尔吐、哈拉哈达、花加拉嘎供电区无功优化建设。
届时,全局10kV出线平均功率因数将提高到0.94以上,线路损耗将会得到大幅下降。
积极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提升电网科技装备水平。
我局坚持科技兴网的电网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电网的科技投入。
在林东镇内实现配网自动化,9个农村变电站的18条10kV出线以联络开关方式实现互为备用,全旗电网调度率先实现自动化,调度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调度自动化的“五遥”功能,随时监控电网有功、无功电量的变动及潮流变化情况,适应性地调整电网运行方式的基础之上,从提高供电可靠率、电能质量、降低电能损耗的角度出发,今年全局投入1200万元,计划到年底实现全局除十三敖包外的所有变电站双主变互为备用,且至少拥有一台有载调压主变,并在今后逐年增加有载调压主变台数。
通过依据负荷变化及时调节变压器分接开关,有效地保证了运行电压在合理范围内,降低了线路损耗,提高了电网经济运行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用户端电压合格率,我局投入20余万元,从2005年开始在各变电站母线和高低压配电线路共安装电压监测仪58只,有效地方便了各供电所依据运行电压值及时调节配电变压器分接开关和进行无功补偿装置投切。
此外,我局今年投资5.4万元,在线路落雷集中区段装设线路避雷装置20组,减少了10kV线路因遭雷击而造成的绝缘子击穿、导线断线等故障,降低了因线路接地造成的电能损失,此举明年将在全局范围内继续推广。
(三)全方位深入实施管理降损措施,努力提升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切实降低不明电能损耗在充分挖掘技术降损空间,切实提高电网安全、可靠、节能运行水平的基础上,我局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降损途径,从指标分解承包、日常营业、电费回收、计量管理等多方面不断强化了管理降损水平。
合理进行线损指标分解承包,充分调动广大员工降损工作积极性。
年初,我局修订完善了《按线、按台区线损率指标承包管理办法》。
将66kV线损分解承包到营销科、计量所、通调所、生技科。
对10kV和0.4kV线损率承包指标,按季度以各供电所每条线路的理论线损计算值和前两年按季度实际完成情况、潜在的降损因素和供电负荷变化情况,真正按线、按台区测算、分解、承包落实到位,彻底杜绝承包指标下达“一刀切”现象,并用供电负荷调整系数合理调整供电所与供电所之间因供电量、用电负荷构成等因素造成的奖金分配不合理现象,有效地保证了营销指标承包考核奖罚的公平、公正和合理性。
通过按线按台区线损率承包充分调动了广大基层员工主动参与线损管理的积极性,全局形成了人人关注承包指标、时时刻刻关注承包指标和千方百计挖掘降损空间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