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案例

第八章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案例


内生产总值将增加约5%,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
2004年12月,欧盟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决定,罗马尼亚和保加
利亚将于2005年4月签订入盟条约并于2007年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
欧盟25国的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近8.4兆美元,占全球 的24.1%,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36.9%,其经贸影响 力日渐扩大。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 完全经济一体化 (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 )
5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自由贸易区
设 A.B.C 三国对进口小麦征税如下, A 国 15%,B国12%,C国11%。结盟后,内部关税 免税,对外 A 国征收 10% 进口税, B 国征收 12%,C国征收15%。
10
(一)欧盟的扩大历程 (二)欧盟产生及扩大的背景原因 (三)欧盟东扩对我国经贸的影响 补充P34、35 补充P6
11
1951年4月18日,法、德、意、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 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巴黎条约》)。1952 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1957年3月25日,上述6国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正式组建。 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 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67年7月1日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1981年1月1日,希腊加入欧共体。 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经济与 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 ,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 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起源于1989年提出的“美加自由贸易区”,1994 年1月吸收墨西哥加入而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议。 NAFTA三国的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合计超过 12.3 兆美元,占全球的 35.2% ;贸易总额占全球比重为 18.2%,次于欧盟。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原因 教案P4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趋 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
1
区域经济一体化
学习目标
掌握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理论和主要形式 了解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原由和发展趋势 了解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了解当前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状况和历史沿革
2
第一节 势
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趋
一、概念、发展和形式 Economic Integration
9
第二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
一、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 EU)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 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 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 关系……。 ——维克多·雨果
简称欧盟,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 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3年11月1 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据 WTO 统计其成员有 95%以上参加03年5月,全球WTO/GATT的区 域贸易协议已超过 265个,大多数属双边 FTA性质。到 2005年正式生效的区域贸易协议可能达到300个。
4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形式(6种,由低级→高级)
优惠贸易安排 (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s)
12
5 2
6
1 3 4
13
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决定邀
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 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 2004年5月1日,上述10国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 此次扩大后的欧盟成员国增至25个,人口增至约4.5亿,整体国
1995年扩大为15国
中东欧
谈判中
FTA
北非与地中海 沿岸9国
15
1、贸易转移效应的消极影响
2、纺织品出口面临考验 3、对农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 4、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面临严峻挑战 5、技术性贸易壁垒东扩 6、吸引外资对手竞争力增强 7、原有的双边互惠贸易协议失效
16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概念:是指在组成贸易集团的成员国之间逐步取
消所有歧视性障碍和其他非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
易,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无障碍流动, 并为此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
3
战后经济一体化进程
发展时期(第一次浪潮) 停滞时期 第二次浪潮 第三次浪潮 50-60年代
70年代中期-80年代时期中期 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 90年代末期-至今
各国寻求新发展的促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地理位置相邻为建立区域经济集团提供可能 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 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建立一体化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一体化的形成 增强对外抗衡实力需要经济一体化
8
三、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积极影响: 促进了集团内经济贸易的增长; 促进集团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增强了经贸集团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消极影响: 影响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贸易的扩大。
14
欧洲板块
(以欧盟为核心,向周边扩大整合)
以色列
1975年 欧洲自由贸易协会 1960 (EFTA)
南非
1999年
FTA FTA
FTA
墨西哥
1999年
南方共同市場 FTA
MERCOSUR
欧盟逐渐向东扩大13国 欧盟15国 1999年底开始 2004年预定完成 展开谈判 1957年罗马条约 1992马斯里克条约 第一阶段整合
*成员国内部商品可以自由流通,但各自保持独
立的对外政策。
6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关税同盟
甲、乙两国原来分别对钨矿砂征收7%和 15% 的税,现在两国相互间进口进口予以免税, 但对第三国进口的钨矿砂统一征收 6%的进口关 税。
*成员国之间商品自由流动,并对非成员国实行 统一的关税政策。
7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