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试卷编制策略

小学语文试卷编制策略

小学语文试卷编制策略
新课标中称:“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法之一。

”但现在的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与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作为评价手段之一的考试与新课标的距离更是相差甚远,具体表现在:①重读写、轻听说;②没有把“说”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③测试的研制缺乏科学性;④未能兼顾测试的信度和效度等;⑤没有对思维能力、课外学习等方面进行评价;⑥以考试主导教学;⑦考试次数频繁,令师生疲惫;⑧考试内容重课本、轻课外知识及活动。

一、降低难度
降低难度不是降低要求。

我们过去命题过于强调学生对难点知识的掌握,好像学生在解决难度上水平越高越好,殊不知,学生书本成绩的提高是有代价的——牺牲了他们的其它方面的发展。

难度问题过于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导致为训练而训练,如小学阶段对于拼音的学习,不过就是让学生借助于拼音来认识汉字,达到会认会写,会借助拼音查字典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让学生给汉字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序。

二、试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我们的考试命题的形式呆板,字、词、句、段、篇、章样样不缺,答案唯一。

学生在呆板的试卷上徘徊,被死答案“一刀切”,很难评价学生理解认识问题的个体差异,更谈不上想象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围着教材兜圈儿,死记条款,应付考试,这样失去了考试的正确目的。

可以说考试是为教学服务的,不是教学为考试服务。

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它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的一种方式。

因而,新课程标准最为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发展学生的良好的个性,要求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有自己的见解。

在试卷命制上,可以先让学生听一个故事,再让学生谈谈个人对故事内容的感受,也考查了学生的听、说能力,理解能力等;在阅读方面,让学生多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多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多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
试卷命制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既重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和
非智力结构不断完善。

我在命制小学三年级语文单元目标管理试卷(广安区教研室主管)时,阅读题安排两篇文章(或选段),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让学生明确考试不一定是考学过的内容,而是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如:《赵州桥》一文选段(第二自然)中,除了基础知识考查外,增加“画一画”,根据文字描述,用简笔画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词句含意,又让学生结合画面感受到赵州桥不但“雄伟”,而且是一个“创举”,实现了课内课外的联系,实现了学科间的沟通,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四、考查方式多样化
尽量采用形式多样的考查方法,使学生在考试中有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知过程呈现出来,使终结性考试既是一次测试,又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如:在比较组词一题中,我先出示几组形近字,然后让学生自由编制一组或两组形近字后再组词。

古诗的考查,结合教材内容,按提示自由默写一首古诗或有关佳句。

通过这种形式多变的方式考查学生,打破了死搬教材、死读书、读死书的局面,促进学生多渠道开拓视野,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

五、考试过程轻松活泼
一套试卷分版块出现,如知识游乐园、积累运用港、快乐阅读站、综合大舞台(芳草地)等。

让“勇士”(学生)们闯关,浏览语文大观园。

试卷中设计富有激励性和儿童情趣的卷首语、卷尾语,还有引入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素材。

卷首出现温馨话语,提示性地概括本单元(章节、半期、学期)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回忆知识,认真闯关。

如:亲爱的同学们,一个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一定非常想了解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

下面,老师就出几个小题目考考你。

不过请相信,老师既关注你语文学习的水平,更关注你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只要你做这份试卷时,能像平时那样开动脑筋,认真思考,那你就是好样的。

如果做题你能轻轻地对自己说上一声“我能行”,那你就更棒了!充满自信,轻轻松松做题吧!每道题以第一人称出现:“我能……”,“我会……”。

如读拼音写词语时,题首语为:“有我写得漂亮?”一句话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把字写得工工整整。

卷尾:考试即将结束,你觉得有必要再次复查吗?亲爱的同
学们,我们切不可带着遗憾走出考场。

整张试卷处处以对话形式的激励语走近学生,这样,学生既轻松自如地把自己的语文水平真实地发挥出来了,又愉快地完成了期末(阶段)考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