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圣才出品】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圣才出品】

第八章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
一、概念题
1.两枝世界政治论
答:两枝世界政治论最早由詹姆斯·罗斯诺教授在1990年提出,两枝格局是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无政府体系”与“多中心国际体系”相结合的格局。

两枝世界政治包括分散化的主义国家、处于危机的资本主义经济、脆弱的国际政治关系和骚动不安的民众等基本特征,该理论强调两枝世界政治是由“三层面、三参数的分析”构成,冷战后世界已出现从“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无政府体系向这一无政府体系与多中心国际体系相结合的“两枝”世界政治过渡。

2.地缘经济学
答:地缘经济学是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出现的颇有新意的国际关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爱德华·卢特沃克。

该理论主张:①意识形态的差异已不如以前那样重要;②按地缘政治标准划定的对手或敌手,在地缘经济时代可能同时是贸易伙伴;③对全球的最大威胁已从核战争危险转向经济危机和生态破坏,国际关系中“低级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第一次明显地超过“高级政治”(军事对抗和核威慑)。

3.后国际政治观
答:罗斯诺以“后国际政治”来表示冷战后时代国际政治的本质特征。

“后国际政治”主要表达以下三方面的意思:①它要说明,随着冷战后时代中跨国家行为体和次国家行为体的兴起,以往界限较为明确的国内事务和国外事务如今不再泾渭分明,而是日渐让位于不断扩张的“国内-国外边界”。

因此,国际政治的时代正在被后国际政治的时代所取代。

②后国际政治仍然强调政治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并以探讨新条件下世界政治权威结构的变动为己任。

③后国际政治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三个基本政治范畴(个人、集体和全球事务的整体结构)正经历重大变革。

他认为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理论已不够用了,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应该寻求新的途径,以新的理论思路去反映变革的时代。

两枝理论就是这样一种新思路。

4.地区主义[南开大学2016年研]
答:地区主义是指地理上相邻或相近的一组国家为了特定的共同目标而推动相互间整合的理论和实践,又称“区域主义”。

强调地区内国家在共同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规制,通过共同行动实现一体化。

既可在安全、经济、社会等方面,也可是综合性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非洲等地开始发展,欧共体即是其典型产物。

地区主义的全球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欧共体发展的深化、全球化步伐的加深,以及随后而来的东欧巨变、前苏联解体,复活了冷战格局掩盖下的地区认同,导致了新一波的地区主义发展浪潮。

目前在世界各地具有广泛影响,各种地区组织纷纷建立。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地缘经济学的内容和特点。

答:地缘经济学是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出现的颇有
新意的国际关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爱德华·卢特沃克。

该理论主张:意识形态的差异已不如以前那样重要;按地缘政治标准划定的对手或敌手,在地缘经济时代可能同时是贸易伙伴;对全球的最大威胁已从核战争危险转向经济危机和生态破坏,国际关系中“低级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第一次明显地超过“高级政治”(军事对抗和核威慑)。

(1)地缘经济学的内容
①地缘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研究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国家间的新的竞争关系;
②研究对象是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利益而损害对方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竞争行为;
③研究范围是经济战场,而不是军事战场。

地缘经济既是冷战后国家间进行交往的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政策,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能力和意愿推行地缘经济政策。

(2)地缘经济学的特点
①地缘经济学的“地缘”与传统意义上的地缘概念并不完全吻合,它指的是民族国家以国家领土作为地理含义的竞争单位。

②从本质上讲,地缘经济学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有很多相似之处。

③地缘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而非发展中国家之间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地缘经济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发达国家的国际关系理论。

2.简要回答知识经济的特点。

答: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知识经济是直接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基础上的经济,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为依托,以追求知识价值不断更新为目标的经济。

它是信息发展高速化、科学技术高新化、经济关系全球化的产物,是以知识和信息为支柱的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
段的产物。

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包括:
(1)经济活动的重心从物质生产转向知识生产,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代替资源的经济。

(2)知识成为衡量一国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居中心地位。

(4)知识经济突出新的价值取向。

劳动价值观是工业经济的产物,而知识价值观则是信息知识经济的反映。

在信息知识经济中,价值首先通过知识的应用而增加,知识成了价值的杠杆。

3.简述经济/生态政治学的基本观点。

答:经济/生态政治学是根据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依托国际政治经济学而产生的。

经济/生态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
(1)国际关系从地缘政治学转向经济/生态政治学,原有的冷战机制已不适用,目前迫切的任务是改革国际经济体制,调整国际经济关系,以适应冷战后经济和生态政治因素增长的需要。

(2)冷战后,军事威胁减弱了,但威胁可能来自其他方面。

战争不可取,实力不可无,经济与生态将成为实力的主要构成部分。

(3)随着苏联解体,原来意义上的东西方意识形态对抗也相对削弱,今后的趋势是影响大于对抗,控制取代遏制。

经济/生态政治学主张以影响促进变化,即以经济和生态的优势促使其他地区的演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谁掌握国际经济和生态的优势,谁就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最大的发言权。

(4)冷战的结束带来了“安全”概念内涵的扩大。

经济/生态政治学认为,冷战后时期
使“发展”成为国际关系中突出和活跃的主题,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环境问题和经济因素自然地在更深层次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影响国际安全的因素,不仅有政治的和军事的,更包括经济的和生态的。

4.地缘经济学与传统现实主义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1)地缘经济学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含义
①地缘经济学是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出现的颇有新意的国际关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爱德华·卢特沃克。

该理论主张:意识形态的差异已不如以前那样重要;按地缘政治标准划定的对手或敌手,在地缘经济时代可能同时是贸易伙伴;对全球的最大威胁已从核战争危险转向经济危机和生态破坏,国际关系中“低级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第一次明显地超过“高级政治”(军事对抗和核威慑)。

②传统现实主义主张人性本恶,该理论强调均势对国际权力斗争的限制,有重视外交对彼此冲突的国家利益的协调,以保证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同时谋求国际体系的稳定。

(2)地缘经济学与传统现实主义的相似之处
①地缘经济学和传统现实主义一样,仍然把主权国家作为研究冷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对象。

正是由于国家的地域经济活动才使得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有了新的内容。

因此,在地缘经济学家看来,今天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仍然应当是国家。

②地缘经济学家和传统现实主义者一样,认为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冷战后仍然主要是竞争和对立的关系。

③地缘经济学和传统现实主义一样,也强调权力。

传统现实主义强调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和国家的军事安全;地缘经济学家强调的是国家的经济权力和国家的经济安全。

④国家利益的概念最早是由传统现实主义理论家提出来的。

地缘经济学家完全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观点,认为国家所有的经济较量都是由国家利益驱动的。

传统现实主义所重视的国家利益是政治上的国家利益;而地缘经济学家的国家利益是经济上的国家利益。

三、论述题
地缘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基本特征、本质。

[四川大学2019年研]
答:地缘经济学是在冷战结束后出现的颇有新意的国际关系理论。

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前美国华盛顿战略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地缘经济学项目主任爱德华·卢特沃克。

卢特沃克教授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地缘经济时代,标志着国际关系从地缘政治学向地缘经济学发展,是“发展”,而不是“取代”,故有人称之为“后地缘政治经济学”。

他强调,地缘经济学是一种战略,对军事对抗起“缓冲作用”。

(1)地缘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①冷战结束后,国家间的竞争关系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了。

对这种新的国际竞争方式进行研究,就是地缘经济学的任务。

正如卢特沃克所说:“这种国家竞争的新形式,我就称为地缘经济学。

”他还说:“所有官僚机构发现的地缘经济作用的结果和由利益集团控制的地缘经济的结果,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案例中虽然各式各样,但是,从根本上讲,国家将按地缘经济的方式行事。


②国家要想尽办法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由此自然会损害对方国的经济发展。

这种由国家和政府参与的、为了“我们”的国家利益而不顾“他们”的国家利益的经济竞争行为,即是地缘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

③地缘经济学家承认,地缘经济学研究的范围是经济战场,而不是军事战场。

从近代以来,国家间早就存在着商业战争。

但是,过去的商业战争与冷战后商业竞争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