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RP成功的三大关键点

ERP成功的三大关键点

ERP成功的三大关键点
1 科学评价ERP
“企业决策系统”,ERP是什么?有的企业老总认为ERP是“拯救企业的稻草”、
“ERP让管理上层次”,只要一安装ERP系统,则企业内部的许多管理、营销、财务、生产等等问题都迎刃而解。

问题真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不能科学评价ERP的功能,企业在方案设计或选型时就会提出许多理想化甚至超出目前理论、技术水平的要求,实施的结果可想而知。

信息化怎样成功?如果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很差,可以考虑先建设其他投资更小,见效更快,实施更简单的项目打基础,如实施OA,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这些都是不太强调各部门合作而且对实施人员素质要求相对不太高的项目,等这些都初见成效后,大家对实施ERP的目的都明白再实施,那成功率会高很多。

企业到底应该指望ERP来解决什么问题呢?“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现象”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问题,启航准备到什么地方,到过什么地方,返航后发现的“新大陆”到底是什么地方?如果投资几百万“摸着石头过河”,打水漂的学费就太高了。

2 ERP架构的灵活性
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结构、流程等的重大变化,都需要根据客户特定的需求,修改系统的源代码来解决。

定制这些系统的间接成本确实很高,付出的人力成本好比写新的程序,与长期维护的成本一样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ERP系统架构的灵活性不足,难以及时应对企业的持续发展。

国内ERP/CIMS实力派代表之一李力教授指出:“谁真正掌握了可装配的软件构件化技术,谁就掌握了ERP市场的未来。

”当时,ERP定制开发的路越走越窄,最后钻进牛角尖。

所以ERP软件开始采用中间件系统,在这个平台上它把ERP软件分解成以Web服务出现的更加粒状的自我描述构件,用户就能够组合这些构件,以生成定制的松散耦联的复合应用。

对于ERP这样的大型应用软件,采用基于构架和构件技术,分布系统,可以跨任意平台,系统庞大而灵活、运行效率高,为成功实施ERP提供了可能。

3 信息化人员知识结构的转变
许多企业IT人员常以技术精英自居、对业务知识不屑一顾的现象,埋头于数据库、网络、JA V A等技术,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具体的技术细节上,整天拘泥于技术陷井中不能自拔,造成了技术与业务的脱节。

所以企业的信息化人员要想真正做好企业的信息化,必须要下到生产车间、下到销售、采购、财务部门去虚心请教,了解业务流程、了解管理结构,做到学习业务知识、实现知识集成,这样才能为企业信息化出谋划策,避免“为IT而I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