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xxxx工业云平台解决方案xxxxxxxx产品解决方案目录1.政策背景 (2)2.建设意义 (2)2.1.工业云能更好地促进xxxx市两化深度融合 (2)2.2.为实现智能制造提供技术支撑 (3)2.3.为建设智能制造新生态系统提供平台 (3)2.4.降低企业信息化应用门槛 (3)2.5.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3)2.6.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创新 (4)3.解决方案 (4)3.1.整体架构 (5)3.2.技术架构 (6)3.3.数据架构 (7)3.4.xxxx工业云平台 (9)3.4.1.资源聚集平台 (9)3.4.2.能力协同平台 (10)3.4.3.增值服务平台 (13)3.4.4.创新创业平台 (15)3.4.5.企业互联平台 (16)3.4.6.工业数据平台 (17)3.5.行业产业云设计 (17)3.6.xxxx服务云 (19)3.7.配套服务云 (21)3.7.1.高效物流板块 (21)3.7.2.金融服务板块 (22)3.8.集成设计方案 (24)4.商务模式与资费参考 (26)4.1.商务模式及操作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云服务租用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资费参考......................................................................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成功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政策背景为响应《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 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 号)、《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号)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指示要求,继续贯彻与落实《甘肃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的文件精神,根据甘肃省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实际需求,依托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甘肃省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平台,以及时收集甘肃省重点行业、重点工业企业的相关经济运行数据,掌握甘肃省相关产业的发展动态及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动态,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监测水平,为及早把握工业运行动向、科学判断产业发展态势、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及提高宏观调控能力,提供决策支撑。
1.《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8号);2.《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 号);3.《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 号);4.《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号;)5.《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8号);6.《关于深入落实<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的通知》(甘工信发〔2013〕667号)7.《甘肃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甘政办发〔2016〕151号)2.建设意义2.1.工业云能更好地促进xxxx市两化深度融合“互联网+”传统产业行动的实质是信息化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
“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是两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是推进智能制造。
实现智能制造,工业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推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资源的开放共享,将各类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虚拟化和服务化,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服务流统一构成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池,企业通过云服务平台随时获取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XX市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造资源的无缝对接。
2.2.为实现智能制造提供技术支撑开展xxxx市工业云平台建设实施,打造xxxx市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既是抢占新工业时代的城市发展制高点,也是抢占xxxx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强地企融合发展的有利时机,对xxxx市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3.为建设智能制造新生态系统提供平台xxxx市工业云为有效支撑智能制造新生态系统的形成,亟需建立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标准化、协同化、服务化、自主化”开发平台,遵从多租户云架构,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和海量用户支持能力,将共性业务模块标准化,减少重复性建设,提升建设效率,形成开放式的技术体系,有效支撑互利共赢的生态链建设与良性发展。
2.4.降低企业信息化应用门槛工业云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产业生态环境,企业既能够方便、灵活、低成本地从工业云平台在线获取所需资源和工具,又不必占用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来购置和维护,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在业务中应用信息化的所需的财务成本和人力成本,降低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利用信息化开展创新成本和门槛,有效地推动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提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2.5.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业云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服务互动平台,推动企业创新模式变革,有效整合社会上丰富的创新型设计和生产资源,以多种方式汇聚个人和企业创新成果,为企业创新提供智力和资源支持,协助企业开展创新,提高企业研发效率,充分利用社会化智慧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速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同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平台与环境。
2.6.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创新工业云促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创新要素配置、生产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推动生产互联化和社会化制造资源共享,盘活存量制造资源,破解制造能力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社会整体的资源使用成本。
通过工业云平台,企业既能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抓住市场机遇,拓宽企业业务渠道;又能快速寻求所需要的其他企业的优势资源,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发挥“1+1>2”的协同效应。
3.解决方案xxxx工业云将以高性能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为基础搭建IaaS环境,以开源开放的主流系统软件和运行资源为核心构建PaaS平台,以服务于政府工业管控及企业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运营互联网化为重点构建SaaS应用,以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大数据的理念为xxxx工业提供DaaS服务。
xxxx工业云的总体建设思路:按照“一组云群----一条主线-----两个核心------三项配套------四步迭代”的模式循序迭代式推进,逐步丰富和扩展xxxx工业云的业务范围和功能,总体建设思路如图3.1所示。
一组云群:即“1+N的模式”,由“1朵主工业云”+ “N朵产业云”组成。
“1朵主云”是xxxx市xxxx总体引领云,“N朵产业云”是xxxx市主要的化工循环和有色冶金2个产业云。
一条主线:xxxx工业云以用户在线开展业务功能为主线,关注产业用户的业务需求和工业运营数据采集分析,并围绕用户业务需求提供各类服务。
两个核心: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聚合、协同融合特性,xxxx工业云在以用户业务需求为主线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增值服务、企业互联、创新创业和工业数据处理等功能平台,突出“资源聚集”和“功能协同”两大核心。
三项配套:以“提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为服务理念,为用户打造资源共享中心、能力协同中心、产品交易中心。
xxxx工业云总体建设思路四步迭代:xxxx工业云的建设遵循四步迭代原则,第一步研发公共基础平台及相关应用功能,促进各级工业管理部门的管控服务功能和企业业务开展的在线应用;第二步,在云平台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的资源聚合功能聚集各类工业设计模型、数字化模具、产品和装备维护知识库等制造资源,培育基于工业云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形成行业的在线生产运营管控新模式,并推动企业在线业务生态环境形成,同时促进产业数据的积累;第三步创新工业云服务内容与模式,利用INDICS平台的API接口协议开放和共享功能,实现xxxx工业数据集成,构建以新型工业操作系统和工业APP架构为核心的智能服务生态。
第四步,提升工业云与大数据服务能力,通过物联网通信协议、数据接口、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可让智能装备接入工业云的数据采集、网络连接和调度管理等重点环节,提升工业云平台系统解决方案的供给能力,推动工业软硬件与工业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工业信息安全系统和智能装备的集成应用,推动大数据在工业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以此迭代循环,进而对xxxx工业云的建设提出新需求,促进xxxx工业云的功能完善和发展。
3.1.整体架构xxxx工业云将基于“互联网+”的理念,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通过云计算的方式为企业解决信息化需求,全面整合全市范围的产业配套需求与能力,借助工业云的技术平台与市场化运营体系,结合云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化能力,建立起xxxx市的云端产业智能配套模式,系统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xxxx工业云系统架构图3.2.技术架构xxxx工业系统将采用当前最先进的云架构技术,技术架构如本节下图1所示。
数据服务层(DaaS层):数据中心存储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通过ETL服务转换为主题数据进而形成数据仓库。
利用hadoop等技术完成将来工业大数据的分析处理。
基础设施服务层(IaaS层):将数据中心内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和接入的制造资源进行虚拟化和服务化,从而提供云主机服务、云存储服务、云数据库服务、制造资源服务,对外提供API、控制台、命令行等形式的调用方式,为平台上的应用提供运行环境支撑、数据支撑和物联接入支撑。
平台服务层(PasS层):核心为工业云开放平台,其底层为工作流引擎、搜索引擎和仿真引擎,并可提供系列基础服务,及多类开发工具。
利用开放平台,可快速开发系统应用,并对部署在平台中的应用进行管控。
第三方应用可通过企业服务总线与云网平台中系统应用进行业务数据集成,利用统一身份认证的API 接口快速接入云网平台。
图1 白眼工业云技术架构图平台应用层(SaaS层):提供桌面云和移动云,桌面云以WEB门户的形式提供用户使用,移动云以APP商店的形式提供用户使用。
3.3.数据架构为支撑xxxx工业云公共支撑系统及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的建设,xxxx工业云核心数据逻辑架构,如下图所示:xxxx工业云数据架构图xxxx工业云数据架构由五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次组成,自下而上为:业务数据层、数据采集层、数据管理层、数据服务层和数据应用层。